APP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测算和阶段划分

2015-12-16侯璐璐张燕华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区域间差距系数

侯璐璐 张燕华

一、文献回顾:区域差距“倒S型”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增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2012年间的中国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520美元、8382美元、9162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然而,求稳的渐进性改革开放进程也使中国各地区产生了巨大差异。依据国际经验,那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更高阶段成功转型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都是一些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可见,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规律,以便适宜缩小区域差距是中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前提。

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指标测度或计量模型检验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规律。分时段来看,1978年到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杨伟民(1992)考察了1978—1992年间的人均GNP洛仑兹曲线,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在缩小[1]。Chen和Fleisher(1996)利用索罗模型检验出1978—1993年中国各省人均GDP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并结合真实GDP测度的CV变化趋势,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缩小态势[2]。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90年代末,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魏后凯(1996)观测基于1985—1995年间人均收入测算的泰尔系数及其分解项的变化趋势,认为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不断下降,城市间收入差距却在逐渐扩大,从而表现为区域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3]。周玉翠等(2002)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增大,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扩大,而沿海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缩小的趋势[4]。Zhang(2005)考察1952—2000年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规律,发现80年代中期—2000年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5]。李会宁等(2006)研究发现1991年以来,中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GDP增长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指标间的差距在扩大[6]。进入21世纪后,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态势有所缓解,并有缩小倾向。彭国华(2005)从产业视角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发现虽然1990—2002年间各地区工业呈现发散趋势,但是在1997—2002年间出现绝对收敛特征[7]。许召元、李善同(2006)认为,与90年代相比,2000—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有所缓解,2004年后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迹象[8]。刘生龙等(2009)通过西部大开发实施效果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年均增长率明显提高,促使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趋同[9]。李文陆等(2007)结合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通过计算GDP、人均GDP、人均GDP加权变异系数,探讨了1978—2004年间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形成的外在特征,发现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呈现微弱的“倒S型”特征,以说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特征[10]。杨锦英等(2012)选取1978—2010年的数据,基于时间序列方法检验威廉姆斯或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在中国的存在性,发现现阶段相对差距则处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后半段[11]。

通过上述文献的追述,可以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异质化程度正逐渐减弱,但上述文献并没说明中国是否已具备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前提条件。本文认为这一条件的成立标准应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缩小,既包括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内部的差距缩小,也包括四大区域间差距缩小。因此,本文参考Shorrocks和Slottje(2002),万广化(2008)选择地区差距测度的标准[12-13],采用可分解的泰尔—T指数①和基于斜方差法测算的基尼系数②对1978—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规律进行全面的阶段划分,并通过Fisher分类方法对划分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在分析各阶段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给予相应解释,最后,提出在国内外新形势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阶段划分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阶段划分

本文测度指标为1978—2013年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均GDP、GDP和人口,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依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将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ini和Theil系数具备相对指标的基本属性,可以剔除量纲的影响,无需价格平减。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1978—2013年间的全国Gini和Theil系数变化趋势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倒S型”特征,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阶段初步划分思路为:1978年至90年代初的全国Gini和Theil系数几乎每年都有所下降,虽然在1989年前后下降幅度有所差异,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整体呈现不断缩小趋势,故此时段归为第一阶段。而后两类系数下降趋势先后于1990年和1991年发生逆转,并于90年代期间持续大幅度上升,全国Gini和Theil系数分别从1990年的0.26和1991年的0.09上升到1999年的0.33和0.14,上升幅度分别达到期初的20%和50%,故可将其归为第二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Gini和Theil系数上升趋势有所缓解,2000—2007年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幅度不大。其中2000—2004年间的系数几乎不变,2005—2007年间的系数下降幅度均不到10%,此时段的平稳态势特征可被归为第三阶段。2008年后全国Gini和Theil系数显著下降,到2013年,下降幅度分别近乎为初期的20%和35%,此时段的全国区域差距加速缩小特征可视为第四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1978—2013年全国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变化趋势

进一步考察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间以及四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距演变规律,如图1所示,1978—1989年间,区域间Theil系数小幅度上升,由1978年的0.078上升到1989年的0.093,上升幅度近似达到期初的20%。在经历1990、1991年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以后,四大区域间差距变化趋势开始与总体差距的规律相同。分区域来看,1978—2013年间,东部地区内部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但是1978—1987年间的东部Theil系数下降幅度是1987—2013年间的3.2倍,故以1987为分界点将东部内部差距变化趋势划分为两个阶段。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呈现扩大态势,而1978—2002年间的Theil系数上升幅度是2002—2013年间的近4倍,因此,西部内部差距演变趋势的两阶段分界点为2002年。中部与东北地区内的Theil系数呈现波动性的缩小态势,分别从1978年的0.0123和0.022下降到2013年的0.001和0.0019,各区域内部差距变化基本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1978—2013年四大区域内部差距变化趋势

(二)阶段划分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运用Fisher分类方法对上述划分结论进行检验,Fisher分类方法是对有序样本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具有指标多元化、不破坏样本顺序等特点,能够根据定义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优阶段数,其分类依据是样本的总离差平方和最小,其原则是使得各类内部样本之间差异最小,而各类之间的差异最大,即变化相对较为平稳的时间段为一类。部分学者应用该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阶段划分,如梁炜等(2009)基于该方法将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性[14]。定义和计算各类{xi,xi+1,…,xj}的直径D(i,j),并计算损失函数L[b(34,k)],即k阶段数的直径之和,求其最优值。通过观测各阶段数的最优损失函数随k变化曲线,取该曲线拐弯处为最适分段数,本文基于损失函数的递减率进行判断,较大的递减率则为适合的阶段划分数。

各类系数的适宜阶段划分数如表2所示,基于Gini和Theil系数测算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优损失函数L[b(34,k)]在4阶段划分的递减率较大,故为适宜的阶段划分数。可见,全国的Theil系数演变规律的4阶段划分结果为:1978—1991年,1992—1999年,2000—2007年,2008—2013年,与前文一致。但全国Gini系数却有所不同,通过比较该系数的3阶段和4阶段划分结果,可以发现1978—1990年以1981年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阶段,而由表1可知,1978—1990年间的全国Gini系数仅于1981年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余年份均是下降的,故可将1981年的系数值视为特殊点,可能是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使其差距发生突变。进一步将该1981年的Gini系数排除后再划分,发现Gini系数的4阶段划分依然为最适合的阶段数,其划分结果为1978—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7年、2008—2013年,与前文初步划分结论一致,从而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阶段划分是可靠的。

表1 1978—2013年间中国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及其分解测算结果

表2 基于Fisher分类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的阶段性划分

东、中、西部与东北地区间Theil系数的3阶段划分最优损失函数递减率较大,故而为最适合的阶段划分数,主要包括1978—1991年、1992—2007年、2008—2013年。但是,进一步将其与4阶段划分结果相比较,发现1978—1991年间区域间Theil系数以1989年为分界点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考虑到1990、1991年两年的经济整顿,可视为特殊点,将其排除后再进行4阶段划分结果为:1978—1989年、1992—1999年、2000—2007年、2008—2013年,可见,后3阶段与全国范围相同,从而验证前文的分析结论。从各区域来看,东部与西部Theil系数的最适宜阶段数为两阶段划分,其分界点分别为1987年与2002年,与前文结论相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Theil系数的损失函数递减率均在5阶段划分数中最大,较大的适宜阶段数,且每个阶段所包含的时间段较短,说明区域内部差距变化的波动性较强,结合图2来看,可充分说明两地区内部差距变化规律的阶段性特征并不明显,其变化态势呈单一的缩小特征。

综合上述分析,1978—2013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规律呈“倒S型”特征,其中,1991—2013年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先后经历快速扩大、缓慢扩大和缩小、快速缩小三个阶段,呈现“倒U型”特征。从空间结构来看,东、中、西部与东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变化在1992年后与全国层面类似。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内部差距处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后半段,但是东部的后半段更为陡峭,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处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前半段。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内部的不断扩大现象,意味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未进入全面缩小阶段,故而现阶段还不具备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前提条件。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阶段特征解释

下面基于泰尔系数分解公式考察区域间和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对全国层面的贡献,如图3所示,1982—2013年间,区域间差距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均值达到66%,大于区域内差距34%的贡献均值,意味着区域间差距是中国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但区域内差距变化趋势也不能忽视。分区域来看,由图4所知,东部内部差距对全国层面的贡献大于其他三大区域,并呈下降趋势。而西部内部差距贡献度持续上升,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地位有所提升。事实上,由表1可知,2008年之后的西部Theil系数已超过东部,但由于东部总量经济的绝对领先,才导致其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贡献度大于其他三大区域。相对而言,中部和东北内部差距贡献度一直较低,且1978—2013年间变化不明显,从而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阶段性特征由四大区域间差距、东部和西部内部差距的变化趋势所体现。进一步对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特征进行解释。

图3 1978~2013年区域内和区域间差距贡献度变化趋势

图4 1978—2013年四大区域内差距贡献度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1978—1991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但是在1989年前后缩小的幅度有所差异。改革开放初期,依托区位优势享有倾斜式对外开放政策的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促使区域间差距扩大。同时为提升农业生产率,全国范围正实施农业家庭承包制,以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得农业生产总值占比偏大的非东部地区获得更多实惠,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间差距的扩大态势。此外,由于优惠政策主要向东部局部地区倾斜,如优先在广东和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等,促使相对落后省份的经济实力逐渐向领先的上海靠拢,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得1978—1989年间的东部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大幅度缩小,且大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缓慢扩大程度,从而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势头。直到1989年后,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倾斜政策在东部内得以普惠,促使东部内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变化。同时,政府连续3年实施紧缩式宏观调控政策,以缓解经济过热增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在1990、1991年陷入低迷,对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偏高的东部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区域间差距大幅度缩小,结合区域内差距小幅度缩小趋势,促使198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出现了大幅度缩小的特征。

第二阶段(1992—1999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扩大态势。在经历1989—1991年间的经济秩序整顿后,1992年正式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增长开始高涨,早先集中于东部地区政策优势得以迅速发挥,使得东部与非东部间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逐渐扩大。同时财政体制的二次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促使非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本向东部地区转移,区域间差距幅度扩大,而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内部的政策环境逐渐转向普惠,导致各自内部差距缩小幅度较为平稳,故而1992—1999年间,东部与非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的扩大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2000—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态势得以缓解,并逐渐出现小幅度的缩小势头。进入21世纪后,为抑制全国区域差距扩大态势,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中部崛起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相继得以实施,反倾斜的优惠政策促使非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同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也带来东部地区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逐渐成为辐射全国的经济增长极。故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态势仅仅是缓解,并未转变为缩小,但2005年后中国碳排放量开始高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迫于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责任,开始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有所减速,同时东部地区生活成本的普遍提升,对其经济吸引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故2005—2007年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出现小幅度的缩小。此外,西部各省地理位置、自然禀赋、文化历史等因素差异较大,导致各类要素资源流入不均,同时伴随高速增长的空间聚集也造成西部内部经济适度发散,而针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战略实施时日较短,且地理面积相对偏小,故而未出现明显区域聚集现象,省际间差距变化不大。总体上,区域间的差距变化趋势依然决定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态势。

表3 四大区域间差距和各区域内部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度(单位:%)

第四阶段(2008—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大幅度缩小特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市场的萎缩,使得对外依存度偏高的东部地区经济受挫,同时,国家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一些系列措施,如4万亿元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支撑体系也越加完善,各项区域性的规划相继出台,带动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开始大幅度下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有效实施,成渝、关中—天水以及北海湾经济区正处于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的成长期,区域聚集效应显现,故而西部内部差距扩大态势日益凸显,而东部内部的产业活动开始出现分散趋势,促使内部差距进一步缩小。中部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省际间经济距离较短,各省积极力争成为区域中心,故现阶段形成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省际间差距缩小态势并不明显。因此,东部内部差距和区域间差距缩小态势共同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幅度的缩小,而西部内部差距的扩大则预示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未进入全面缩小阶段。

四、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先后经历缩小—扩大—缩小的“倒S型”特征。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正处于库兹涅茨威或威廉姆斯“倒U型”变化态势的后半段。但是,因为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持续扩大,故地区差距还未进入全面缩小阶段。现如今,一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经济呈现“三期”叠加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速呈现下降态势;另一方面,高铁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低碳、节能技术的推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借助东部地区经济优势,实现非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阶段“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遇到瓶颈,产业结构急需向绿色低碳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投资成本会由于环境成本内部化而有所增加,有可能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中西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大,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环境保护投资成本大于东部地区,但是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决定着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将会对东部地区产生较大的正外部性,故中西部地区可以借助东部地区强劲的经济、技术和人力资源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以弥补环境投资成本偏大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而建立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2)依托非东部地区后发优势,缓解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导致东部地区经济严重受挫,迫使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开始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发优势明显,可以通过有序承接东部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提升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此外,通过大力发展非东部地区经济如加大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非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也有助于化解东部地区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促使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化。

(3)大力推进非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中国市场化改革存在广泛的地区性差异和行业间差异,突出表现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偏高,而国有经济也较多地集中在重工业和基础性产业,如煤矿采掘、天然气、铁矿石、炼油、化工、钢铁、电力及交通运输等行业,这也是中西部地区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加大力度推动非东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以提升其经济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在非东部地区打造核心增长极。经济增长伴随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东部地区内部具备较长的沿海线,故而在“南北东”分别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经济增长极,促使东部地区形成多核均衡发展格局。而西部地区依托经济基础实力较好的四川、重庆和陕西,打造的成渝、关中天水经济区两大经济增长极地理位置较为毗邻,其余省份的核心增长极尚不成熟,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逐步打造多个经济增长极,以形成多核心均衡发展格局,如将毗邻东盟十国的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中部和东北地区内部发展格局较为均衡,且省际间地理位置较为集中,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省际合作,协同打造全国性的核心增长极,以发挥区域聚集经济效应。

注释

[1]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2,(1):70-74.

[2]Chen J, Fleisher B M.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6,22(2):141-164.

[3]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J].经济研究,1996,(11):66-73.

[4]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近10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动态变化特征[J].地理研究,2002,(6):781-790.

[5]Kanbur R,Zhang X.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 reform, and openness[J].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9(1):87-106.

[6]李会宁,叶民强.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2):4-11.

[7]彭国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差距的来源[J].世界经济,2005,(9):42-50.

[8]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9]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94-105.

[10]李文陆,张正河,王英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S形”发展差距态势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7,(3):88-92.

[11]杨锦英,郑欢,方行明.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的理论分析与经验验证[J].经济学动态,2012,(8):63-69.

[12]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1):347-359.

[13]Shorrocks A, Slottje D. Approximating unanimity orderings: An application to Lorenz dominance[J].Journal of Economics,2002,9(1):91-117.

[14]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3-18.

猜你喜欢

区域间差距系数
这些待定系数你能确定吗?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打雪仗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过年啦
试说幼儿园区域间各个区角学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两张图弄懂照明中的“系数”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