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坡度分析的丘陵城市形态设计策略研究

2017-12-01田建芦军

价值工程 2017年33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设计坡度

田建+芦军

摘要:地形在丘陵城市设计中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城市的气候状况、经济、文化等也会对丘陵城市的建设形态造成影响。本文以丘陵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丘陵城市的设计原则以及方法,希望对从事丘陵城市设计的工作人员有所启发。

Abstract: Terrain is a key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hilly cities. The climate status,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will also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lly cit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hilly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hilly city, and hopes to inspire the staff engaged in the design of the hilly city.

关键词:坡度;城市设计;城市形态

Key words: slope;urban design;urban form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3-0184-03

0 引言

丘陵是介于平原和山地之间的特殊地形,覆盖我国国土面积的1/10之多。

为了避免城市单一的建筑面貌,应大力推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及城市设计风格。因此,有效地结合本地的地形地貌来对对城市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特色城市的形成。

1 概论

1.1 丘陵城市的概念

在地理学上,丘陵是指那些坡度较缓、高低起伏、连绵不断隆起的低矮坡地,一般海拔高度不会高于500m,相对起伏低于200m。

也有學者认为,丘陵的特点并不在于绝对的海拔高度,在有的城市中,丘陵和山地无法完全区分开来,所以可以依据丘陵和山地所占的比例来判断它是不是属于丘陵地区。本文研究的丘陵城市是指那些城市建设区范围内最大地形高差在20~200m之间,地形坡度总体较缓的城市,一般这些城市中的低矮山丘连绵不断,坡形复杂多变。

1.2 丘陵地区城市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丘陵地区城市通常是依山傍水的,景观丰富,山水交融,城市景观比较容易形成;同时,丘陵地区水、矿产、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时空景观变化丰富,因为地形变化、气候变化、起伏景观变化,使得城市有着动态的美;丘陵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具备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以及人文景观。

不利因素:丘陵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区别是地形复杂,受到高度、坡度的制约,开发难度较大,所以相对平原地区地区来说,在丘陵地区开发城市建筑的投资成本高一些。由于多山水阻隔,所以丘陵地区的地理地质状况比较复杂,交通联系也有一定难度。从停车场到目的地可能需要一些步行,可达性受到制约。多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城市建筑布局不当,必然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另外,丘陵城市建筑必须额外投入一些能量(如财力、时间、人力等)来克服重力、地形等自然因素,特别是建设中驾车的能耗比较高,车辆损耗大。

丘陵对城市设计的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它的好的方面,并采取方法改善不好的方面,使城市设计和丘陵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起来。

1.3 研究角度

因为丘陵比山地要低缓,更适合城市的开发和利用,深入研究丘陵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成为将来进一步科学利用低缓坡地以缓解城乡用地冲突的关键命题。所以本文把丘陵城市从山地城市中分离开来,把它看做一个独立的城市类型进行研究,探讨高度差不大、坡度比较缓和、开发难度不大的丘陵城市需要遵循的城市设计形态策略和准则[1]。

决定丘陵城市形态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坡度,所以为了方便研究,本文选取了丘陵城市中典型山丘的剖面片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依据剖断面相对高度位置的不同,把它划分成丘底、丘身和丘顶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坡度和高度变化状况,决定了丘陵城市地形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

很明显,如果把典型丘陵断面中丘底、丘身和丘顶的坡度大体分成可以进行建设的缓坡以及不可以进行建设的陡坡两个类型,就可以组合得出丘陵地形片段几种类型:除了坡度太陡的类型不适合进行建设外,其他类型的丘陵地形在一定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下,会对应出现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发建设状况,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城市形态和建设格局。

城市建设形态和用地功能会随着山丘各部分坡度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平地能够适合全部类型城市开发建设的需要,能够容纳和汇集各类城市功能;缓坡,通过安排周边式街区、行列式或点式建筑,能够承载多样化的城市功能,局部地区也可以安排大体量的建筑。所以,缓坡适合用作商业、公共服务、工业、居住等功能区;陡坡也能够进行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当坡度或地质状况不能支撑或不必进行建设的时候,陡坡可以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一个部分保留它的原始面貌,从而形成城市关键的景观界面[2]。

2 丘陵城市形态设计的原则

第一,从地质灾害对丘陵城市形态的影响来看,不宜在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或地质断裂带上建设丘陵城市。体量大的高层城市建筑应该不自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的平原地区,以防地质环境变化或更严重的地质灾害导致城市建筑坍塌。

第二,从自然气候对丘陵地区城市形态的作用方面看,在冬季结冰起较长的北方地区,多雨的南方,以及土质松软的西部地区,对建在这些地区陡坡上的城市建筑必须严加控制,城市建筑用地的最大坡度应该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严防坡度超标出现交通事故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endprint

第三,从视觉审美对丘陵城市形态的影响来看,因为审美感受具有共通性,所以我们应该以共识性的审美原则为基础,保护和创造那些对城市特色风貌有重要影响的景观视廊、标志物、山形等[3]。

3 丘陵城市的形态设计方法

3.1 显丘露坡

城市建设避开重要的林地、裸岩以及坡度非常大的场地,从而使丘体的一部分可以完整展现出来。比如斯图加特在中世纪曾在丘底谷地中建城,但工业革命后,城市扩展的速度加快,平地资源不足使得城市建设向坡地发展。为了防止位于丘顶的林地受到建设侵蚀以及破坏,城市对相关地区设定了特别严格的控制标准,通过保护丘顶林地,尽量为城市保留很好的地形以及生态基底。在雅典,因为卫城四周的陡坡被大量暴露,极度显示了卫城的严肃。巴斯、匹兹堡等地方也使用了相似的方法进行设计建设,在开发丘陵的时候留下余地,保护和显示了地形特点。显丘露坡的设计方法能够加大自然景观面在视域中的比例,为城市增加自然性或神圣感。

3.2 随坡就势

在地形起伏比较连续、坡度不陡的状况下,城市建设可紧随坡势,虽然不大范围暴露丘体,但通过城市轮廓使人感知丘体的原始面貌。例如,伊斯坦布尔以中低层、高密度建设形态在地形表面上自由生长,只露出很少的开敞空间和大体量公共建筑,使得城市空间非常紧凑,使人工和自然密切结合起来。

3.3 强化丘形

通过有意识的建筑高度控制以及引导,人为强化丘地坡势的视觉感受,加强城市的戏剧感。旧金山的设计导则中,为城内的俄罗斯山等地方指定了这种控制原则,在保护丘底低层小尺度建筑群风貌的同时,把中高层塔式建筑安排在丘顶,而且建筑高度随着丘势逐渐变高,以建筑方法加强并修饰自然地貌,创造出具有特点的城市天际线。加强丘形的城市设计手法有着明显的设计控制导向,在有的丘陵地区的新城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3.4 避丘就平

在一些城市中,丘底缓坡有着特别高的经济价值,容易进行高强度开发,而丘顶因为有非常高的景观价值汇聚了很多高档别墅,并建设了休闲旅游区。例如,香港沙田新市镇,其很多城市建设都集中在岸线附近开发成本不高的地方,以尽可能少的土地实现尽可能高度的开发强度,提高设施的效率,丘上坡地一般都用于郊野公园的建设,努力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结合起来。这种方法保证了城市建设的经济性。

3.5 丘景视廊

当城市地形起伏比较大、坡向非常复杂的时候,为形成城市的整体艺术,有的城市通常使用视线控制的方法,通过预留城市内部和四周地区重要公共视点到重要标志性建筑、构筑物以及山体的视域空间,形成建筑物高度的包络控制面,形成了有着视觉引导性的城市面貌和特殊的城市剪影。为了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景观,加强教堂钟塔、城堡和丘顶景观小品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防止新建的建筑遮挡公共视点的可能性,爱丁堡按照这种方法,制定了规范的视线以及视觉走廊控制导则,从而使得这个城市有着强烈的历史积淀感。爱丁堡控制的是建筑物上部的绝对海拔高度,而不是相对高度,防止了复杂地形对城市设计目标的干扰。

4 案例分析

某河的地形状况特别复杂,总体城市设计按照本文提出的坡度分析方法,先对城市建成区和四周潜力建设范围内的丘陵地形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各类地形区对应的城市形态建设指引,随后,城市设计在总体以及局部片区两个层次上全面利用本研究提出的丘陵城市设计方法来塑造有地方特点的城市形态。

该河的现状城市建设大都分布在适合建设的坡地上。未体现城市风貌,总体设计把“显丘露坡”设定为该河城市建设的总体形态策略,并结合地形的海拔高度和坡度在相关区域划定增长边界来保护显露的丘体不被开发,以此作為策略实施加护保障。在总体策略的指导下,某片区的设计策略是“强化丘形”,在丘顶的地方适当建设点式中高层建筑,同时严格控制丘身和丘底的新建建筑高度,以还原被无序建设所破坏的山体轮廓。城市将来开发重点区域,遵循“显丘露坡”的片区设计方法,丘底处结合高铁站前区规划布置综合体和周边式街区,引导商贸功能集聚。丘身处主要是行列式街区,并通过点式建筑、视觉廊道来获得城市建成区和山体之间的形态过渡,确保山体在关键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视觉主导地位。城区外围沟峪中的产业区都采用“避丘就平”的方法,以减少土地开发成本,保护城市外围地区的生态效应。

5 结语

丘陵城市的形态设计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本文通过构建坡度类型和城市形态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种从自然形态到城市形态、从类型分析到设计策略的研究方法,并总结出了显丘露坡、随坡就势、强化丘形、避丘就平和观丘视廊这五种基本的丘陵城市形态设计方法。不论使用哪种设计方法来引导丘陵城市建设,抑或工程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的观念都应该贯穿于丘陵地区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

[1]唐燕,郭磊贤.基于坡度分析的丘陵城市形态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06):85-92.

[2]寇志荣.中心活力型城市街道形态的设计策略研究——基于机动交通与步行活动的和谐共生[J].中外建筑,2015(03):113-115.

[3]王静文,毛义立.基于城市形态网络的绿地规划设计策略浅析——Kadikoy历史街区更新案例的介绍[J].华中建筑,2012(11):11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城市设计坡度
关于公路超高渐变段合成坡度解析与应用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抽象与现实
基于图像处理的定位器坡度计算
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
坡度在岩石风化层解译中的应用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