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与“十三五”展望

2015-12-16安晓明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十三五转型区域

安晓明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应当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区域经济转型是指区域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进行的在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等经济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是因为受到外力作用,也可能是因为对未来发展变化的认识。因而,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外,欠发达地区从农业化社会迈入工业化社会,实现现代化也属于区域经济转型的范畴。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推进了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历程回顾

目前中国最为普遍的区域划分方法是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四大板块,四大区域所面临的形势不同,存在的问题各异,因而其经济转型模式与道路也都各不相同。随着各区域问题和矛盾的不断显现,其经济转型任务也先后提了出来。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00年3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正式开始运作。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标志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在200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治理城市病”第一次进入我们党的政治文件。城市病在区域经济学领域也称为膨胀病,这是发达的城市地区必然会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①。

西部大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改变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中国落后区域经济转型的代表。东北振兴战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改变老工业基地萧条的局面,实现区域复兴,是萧条区域经济转型的代表。东部地区率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产业与人口分散,保持区域发展活力是膨胀区域经济转型的代表。中部地区综合征缠身,关键是要解决中部塌陷的问题。四大区域在经济转型之初的初始条件可以得到印证。因中部地区同时存在落后、萧条和膨胀问题,所以下文的区域经济转型按照落后区域、萧条区域、膨胀区域的经济转型进行分类。

(一)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区域经济转型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定是顺利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包括成长初期、成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四个阶段。除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明确区域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还包括识别区域类型,包括落后区域、萧条区域和膨胀区域三种类型。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以区域经济总体水平、区域经济结构情况、区域空间结构情况、区域开放水平、区域技术水平和区域福利水平六大子系统,各子系统包含对应的经济发展指标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定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进行赋值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AHP法和德尔菲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判定指标进行赋权;最后综合加权得到我国时间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②,见表1。

表1 2000、2003、2010年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

经过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之后,可以较为容易地区分出落后区域,即处于成长初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0.2)的区域,但是萧条区域和膨胀区域的辨别还应借助于这两种区域的特性进行具体分析。根据萧条区域的特征,按地理位置位于非经济中心、GDP指数低于平均值、单位GDP能耗高于平均值、失业率高于平均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平均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平均值等6个指标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筛选,以非经济中心作为硬性指标,筛选出其中频次≥5的省份,再将其中的落后区域排除,得到2003年我国萧条区域识别结果,见表2。根据膨胀区域的特征,按地理位置位于经济中心、GDP指数低于平均值、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低于平均值、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高于平均值、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高于平均值等5个指标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筛选,以经济中心作为硬性指标,筛选出其中频次≥4的省份,得到2010年我国膨胀区域识别结果,见表2。

综上,中国各类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即2000年的落后区域、2003年的萧条区域以及2010年的膨胀区域汇总如下,这与实际大体相符,见表2:

表2 2000、2003、2010年中国各类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二)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历程

1.落后区域经济转型历程

落后区域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按照纳克斯(1953)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要想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因此,落后区域经济实现转型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国家针对落后区域的整体开发。中国落后区域经济转型以西部地区为典型代表。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是打基础阶段;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30年的2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31年到2050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阶段。围绕这个目标,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福利改善等经济转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坚持走能耗低、污染少、排放低、经济效益高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战略措施。坚持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空间结构调整方面,以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等为指导,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加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托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优先培育的经济中心主要有:成渝地区、西咸地区、关中城市群、呼包鄂地区、乌昌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北部湾经济区等。通过这些经济增长极的培育,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一方面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下产业:以特色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依托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优势的能源加工业;发挥西部地区风景优美、民俗文化差异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区域福利改善方面,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牧民收入的大幅提升;通过城镇化建设,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就业结构的非农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和中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依靠当地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初步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为主涵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萧条区域经济转型历程

萧条区域一般是由于老工业基地的逐渐衰落造成的。因此,萧条区域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形式是对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中国萧条区域经济转型以东北振兴为代表。

东北地区经济转型以“十一五”时期为重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总体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城乡、区域发展相对协调,资源型城市良性发展,社会和谐,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③。围绕转型目标,东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实践。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从过去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让国有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空间结构调整方面,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加快重点经济区、重点城市的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优先发展辽中南经济带,增强沈阳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强化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功能;重点开发哈大齐工业走廊、牧绥地区和哈吉图经济区;对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④。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发挥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推动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以生物制药、新兴电子、军工为代表的轻工业,多元化发展能源工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继续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精品畜牧业基地建设;加快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以冰雪游、草原游、边境游、工业景观游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业。

在区域福利改善方面,将扩大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展开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在内的重大民生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3.膨胀区域经济转型历程

膨胀区域一般是全国或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存在于大都市区的“城市病”即是膨胀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膨胀区域的经济转型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对大都市区的膨胀进行治理,使其保持区域发展活力。城市病其实已经较早地出现在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或大都市区,各地区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措施,但引起全国性的关注还在2010年。中国膨胀区域经济转型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的经济转型为代表,主要涉及北京、天津、上海三个东部沿海直辖市和江苏、浙江、广东三个东部沿海省份。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与城镇密集区,东部沿海地区承担着率先推动实现现代化和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功能,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转型既是实现自身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全国的经济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经济发展动力由过去的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主线,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体系。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从过去以物质资源为主向资本和人力资源为主转变。

在空间结构调整方面,通过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促进空间结构整合优化,围绕北京、上海、广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微观层面,拓展城市空间,进行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控制中心城市建设增量,疏解优化中心城市功能,缓解交通和环境压力。如北京的亦庄、通州新城,上海新区、松江新城,天津的滨海新区建设,南京的仙林新区等。新旧城区的互动发展模式是拓展城市空间,有效治疗“城市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一是优先发展服务业,打造全国和全球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上海重点发展金融、航运等服务业,北京重点发展文化、教育、科技研发等服务业,杭州重点发展创意产业、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二是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轨道交通制造业、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等。三是加快产业转移,将加工制造业由城区向郊区转移,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如北京的首钢迁到曹妃甸工业区,上海和广东通过对口支援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四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民用航空航天为主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五是通过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区域福利改善方面,一是通过提升政府的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二是依靠实力雄厚的财政收入,建立更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三是通过提供发达的基础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四是通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三)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效果分析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时间跨度的原因,对于中国各区域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以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评价和以转型内容为主体的区域经济转型绩效评价⑤。

1.以TFP来评价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绩效

以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落后区域、萧条区域和膨胀区域的投入及产出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DEAP2.1软件测算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区与落后区域、萧条区域和膨胀区域TFP及其分解情况,结果表明:

2000—2012年间,中国TFP年均增长9.2%,实际GDP年均增长12.15%,从业人员年均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2.96%。将TFP进行分解,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0.9%,技术效率年均增长-1.6%。31个省的TFP年均增长都在7.1%以上,实际GDP年均增长均高于10.5%。可以看出,由技术进步引起的TFP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表明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发生转变,逐渐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中国的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2000—2012年间,中国落后区域TFP年均增长9%,对TFP进行分解可知,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2.5%,而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1%。落后区域各省的TFP年均增长率均高于7.4%,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均高于10.5%。落后区域的TFP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有所恶化。另外,落后区域的实际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7%、1.63%,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则达到了12.54%。可以看出,由技术进步引起的TFP的增长对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其次为资本存量的增长,这表明这期间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逐渐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2003—2012年间,中国萧条区域TFP年均增长9.6%,对TFP进行分解可知,技术进步年均增长9.4%,而技术效率年均增长为0.2%。3个萧条区域的TFP年均增长率均高于8.5%,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均高于8.9%。萧条区域的实际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9%、1.73%,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则达到了9.37%。由技术进步引起的TFP的增长对萧条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要素投入贡献相对很小,这表明转型期间中国萧条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经济转型效果初现。

2010—2012年间,中国膨胀区域TFP年均增长5.9%,对TFP进行分解可知,技术进步年均增长6.3%,而技术效率年均增长-0.4%。5个膨胀区域的TFP年均增长率均高于4.5%,技术进步年均增长均高于6.2%。膨胀区域的TFP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此外,膨胀区域的实际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从业人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8%、0.53%,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也仅为1.47%,要素投入和实际产出增长都不显著。并且,膨胀区域经济增长主要由TFP的增长所导致,要素投入贡献相对很小。这表明这期间中国的膨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缓慢地发生了转变,经济转型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以转型内容来评价区域经济转型绩效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2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12个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所上升。其中内蒙古、重庆、陕西已经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期阶段。大部分区域的区域经济各子系统水平有所上升。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幅度不大,大部分落后区域仍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初期,到2012年底,仍然有9个区域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子系统水平上升并不均衡,甚至从全国范围内的比较来说,有少数区域的经济子系统水平有小幅下降。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9年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改造顺利进行,开始焕发新的活力。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和黑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小幅下降,吉林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上升。在区域经济各子系统方面,各区域有升有降。从识别萧条区域的指标来看,辽宁和吉林的萧条程度大为缓解。总的来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区域经济转型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任重而道远。

膨胀区域经济转型实施两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江苏和浙江有所上升。在区域经济各子系统方面,北京、上海、广东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从识别膨胀区域的指标来看,膨胀趋势没有缓解。我国膨胀区域的经济转型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功,这可能和转型实施的时间太短有关。

二、“十三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趋势分析

(一)面临的机遇与有利条件

1.区域发展新棋局正在形成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区域发展新棋局的核心内涵是依据梯度发展理论,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依托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实施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强化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与经济联系,推动产业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把全国区域经济总体战略的“四大板块”和客观发展中形成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有机联系起来⑥。如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继续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开始谋划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区域规划相继得到批复;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等新区设立。纵横交错,点线面铺开,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棋局正在形成,为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支持。

2.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加快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推进时期,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目前,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省、市、县、镇不同层级、东中西不同区域共62个地方开展试点,着重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验。

3.国内外产业转移进程加快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为促进地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国家已批准设立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跨山西、陕西、河南3省)等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加快了我国的产业转移进程,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明显。

4.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从中央到地方,围绕经济社会管理创新的改革举措不断出台。习近平主持召开多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就建章立制,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薪酬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区域创新管理等方面周密谋划。各省市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医疗、社保等各项事业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改革红利正在形成,为中国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5.依法治国战略落到实处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系列涉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定出台,如权力清单、限制寻租、保护产权、加强监管、反对垄断、激励创新、惩戒失信等,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二)面临的挑战与不利条件

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述了新常态的9大特征,表现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9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经济新常态对区域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

2.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

一直以来,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现在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了难度,极不利于经济转型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2013年16-59周岁的劳动人口净减少244万,社会抚养比持续上升,2013年总的社会抚养比已达到35.3%,高出上年0.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上学、居住、养老、医疗等重大民生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劳动者的工资诉求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

3.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资源短缺时代已经来临,支撑我国经济长达几十年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大量消耗,目前已经不得不主要靠进口来维持。另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态势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随着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能源等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资源环境压力将更为严峻。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成为进行区域经济转型的推动力,但是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4.国际形势仍然严峻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危机逐渐转化为债务危机,各国政治和社会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全球性的两极分化加剧,政治激化导致对抗性因素上升。乌拉克问题、卢布崩盘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力量对比旧的平衡被打破,大国博弈加深。国际安全局势恶化,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挑战。地区冲突加剧、国际秩序调整加速,和平与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⑦。

5.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由于新旧体制并存、各种改革和变革不同步、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转型期的“制度缺失”或“制度真空”等原因,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主要表现在:社会就业问题突出,劳资纠纷频发;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增多;民族、宗教问题日趋复杂;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困难,社会治安形势可能恶化,等等。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展望

自2000年西部地区实施经济转型开始,经过10多年的经济转型,中国区域总体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区域协调问题得到改善,区域差距有所缩小。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相继进入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成长期。萧条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先降后升,有望走出萧条的泥潭,焕发新的活力。虽然膨胀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中,仍能保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引领着区域经济转型的发展。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纵深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整体提高,四大区域经济转型将取得成效。

1.区域经济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

中国总体的区域经济转型取得进展。“十三五”期间,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不利条件,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和依法治国的具体实施,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移的推进和区域发展新棋局的形成,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体来说,中国整体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合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将基本实现,从而加快中国区域经济转型进程。

跨区域合作协调加快,推动区域经济转型。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多个跨区域规划的实施推进,跨区域合作协调进程加快,区域分工协作、产业转移、生态共建共享等进程加快,将推动各区域实现经济转型,也将加快中国总体区域经济转型的进程。

2.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出现转型区域分化

经过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阶段(2001—2010年)的打基础,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改善,自我发展能力逐渐提升,2011年到现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赶上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四大区域中,GDP增速独占鳌头。“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将延续这种发展趋势。加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各省的增长极加快发展,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以及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西部地区前景看好,有望实现经济的腾飞。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在之前的经济转型中已经出现分化迹象,“十三五”期间,这种分化将更加明显和突出。经济基础较好、生态环境较有利、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将会加快发展,摆脱落后病,实现区域经济由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成功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期阶段并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发展,如陕西、重庆、四川和内蒙古。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生态环境较好、区位优势相对较好、政策利好的地区将会加速发展,可能成功跨越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如新疆、广西、宁夏、青海。由于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区位较为不利,再加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连片贫困区集中于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区稳步发展,但是落后病仍然难以摆脱,要步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期阶段还需一定时日。

3.东北地区加快转型,有望实现区域复兴

东北地区经济转型以“十一五”时期为重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2020年正好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转型,东北地区加快发展,从原来的经济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已经转向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取得成效的新的发展局面。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东北地区振兴提供了指导。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东北地区将延续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势头,有望在“十三五”末实现东北地区复兴。

“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转型进程的加快,东北地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东北地区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制造业产业层级向高精尖发展,将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区位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辽宁、吉林经济转型进程加快,有望摆脱萧条病,实现区域复兴。相对而言,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实力较弱、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黑龙江的经济转型进程则相对较慢,但仍有可能加快内生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早日摆脱萧条,实现区域复兴,重振老工业基地的昔日雄风。

4.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引领全国经济转型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创新资源最丰富也是人口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转型代表着中国经济最成熟区域的转型,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转型。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引领全国经济转型,既是责任,也是客观要求。虽然近几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在四大区域中一直垫底,但是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转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合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在新常态背景下,反而更能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的势头。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东部地区将延续经济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的趋势,经济转型有望在“十三五”末取得较大成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推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周边地区有序转移,上海自贸区发展,以及大都市区功能分散和新城建设,腾笼换鸟的策略将取得明显效果,东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将加快,产业分散、人口分流将取得一定效果,体制机制的创新将为东部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将更加合理,总部经济优势将逐步凸显,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明显。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经济网络化更加明显,中心区域产业与人口相对会向外围区域扩散。

5.中部地区全面转型,应对多重区域问题

中部地区虽然不是落后病、萧条病、膨胀病的典型区域,但是落后病、萧条病和膨胀病并存,可以说,中部地区的区域问题是综合征。因而中部地区需要进行全面转型,包括中部地区中的落后区域的经济转型、萧条区域的经济转型和膨胀区域的经济转型,以应对多重区域问题。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已逐渐由中部塌陷转向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继续实行全面转型,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的势头,在应对多重区域问题上将更为有力,整体上有望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

随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进一步实施,借助黄河金三角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转移载体,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山西将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较好地解决产业接续发展问题,有望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随着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实施,借助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载体,河南将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有望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随着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实施,借助湖南湘南、湖北荆州两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北、湖南将加快转型发展,以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发展壮大增长极,加强扩散效应,加快湘西、鄂西落后地区的发展,加快鄂中、湘东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加快武汉、长沙等地的大都市区治理,有望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江西将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步伐,推进经济转型,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薄弱,在中部6省中,江西经济仍将处于较低位置,到“十三五”末,仍可能停留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长期阶段。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依托长三角,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有着良好的先天优势,借助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载体,“十三五”期间将加快经济转型,有望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阶段。

三、实现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其转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要取得成功,必须抓住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点。

(一)准确定位,合理选择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并及时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之一在于:首先要准确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认清区域内外部环境,合理设计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并及时监测环境变化,根据环境变化相应调整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最后要根据对先前区域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结合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设计。

(二)加强区域合作,共谋区域经济转型大计

从全国层面来说,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转型时间并不长,既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转型经验及借鉴其转型的教训,更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转型的大潮,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首先,“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如果将全国看作一个区域整体,那我国现在正处于中间梯度地区,既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产业技术,合理有序地承接发达国家的部分产业转移,还要积极谋求走出去的道路,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业输出技术,如我国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南沿海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部分产业向越南、非洲等地转移。其次,通过各种区域合作组织和对话机制进行合作。通过WTO、APEC、东亚峰会、CAFTA、G20、BRICS(金砖五国)等各种有影响力的区域合作组织和对话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革命、产业革命、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多边与双边合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促进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

从地方层面来说,要加强各类型区域间的合作。中国地域广阔,区域类型众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区域之间虽有竞争,但区域的差异性更是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机遇所在。首先,加强引导,重点示范,合理有序地推进产业转移。引导膨胀区域、萧条区域将那些不再适合本地发展却能发挥落后区域优势并且适合落后区域发展的产业和存量产能向落后区域有序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创新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落后区域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相结合,并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谨防“毒鸟西飞”。依托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等6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围绕对接区域主导产业进行承接。其次,依托区域发展新棋局战略,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区域发展新棋局跨越了以往分块的区域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打通了东中西区域连接的通道,应当积极依托区域发展新棋局,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共同实现区域的转型升级。

(三)推进改革,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转型的纵深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尤为迫切,应当推进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经济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完善政绩考核机制。要在区域经济转型中实现积极的政府作为,现有的政绩考核方式应当进一步完善。一是将政绩考核内容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转变;从偏重经济建设考核向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考核转变。二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如以农业为主或自然条件恶劣的落后区域,政绩考核指标还应当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维护和生态系统的改善⑧。

其次,严格环境规制。要与时俱进,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机关执法权限,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和合作;健全绿色认证、环境标准等产品规范。要大力推行环境税制度,将环境税与现有税费体制融合,逐步提高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税率。要实施地区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环境污染却“东低西高”,因而环境规制也应当有所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者城市规模较大的地区,应更多地实施市场化的环境规制,通过政策性优惠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自愿减排;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或者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应更多地进行政府的强制性政策规制,防止高污染行业的过度集中⑨。

(四)解放思想,为区域经济转型消除思维桎梏

区域经济转型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落后区域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深刻认识到自身才是发展的主体,经济转型终究只有通过培育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实现。经济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落后区域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主动出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增强区域竞争力,早日步入现代化轨道;要克服盲目求快、不重质量的思想。短时间之内实现经济飞跃是不切实际的,落后区域要选准发展路子,做到稳中求快、持续推进。萧条区域要解放思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曾经的辉煌和今日的衰落,对于萧条区域来说刺激巨大。萧条区域要抛除杂念,坚定信念,化危为机,借全球经济转型的东风,积极主动地谋求自身经济转型之道,争取早日从萧条的泥潭中摆脱出来,重新谱写新的辉煌篇章。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区域,膨胀区域处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熟期或成熟后期,要大胆革新,力争上游,勇于先行先试,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经济转型,最终实现区域经济永葆发展活力的目标,也为将来其他区域走到成熟阶段需要再转型时积累经验教训。

(五)抓住重点,实现中国各区域经济转型重点突破

1.落后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

落后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做大做强是重中之重。现代化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做支撑。一方面,落后区域要加快自身积累,尽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和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工业,提升资源能源加工业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壮大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加快物流、金融、保险、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落后区域要继续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依托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产业转移平台,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吸纳劳动力强、带动致富快、环境污染少的产业。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核算生态GDP。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确保落后区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促进落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来此旅游置业,为落后区域带来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更好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通过生态补偿的实现也可以为落后区域带来经济社会效益。当前,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加快生态GDP的核算。2014年,我国首次公布了生态GDP:2009—2013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达12.68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GDP的22.3%⑩。我国大部分的森林、草原、水源地生态系统集中在落后区域,这些生态系统为周边区域甚至全国提供生态服务,其价值与地位非常重要,应当尽快对其进行价值评估。

三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落后区域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落实到资金与劳动者的投入上。首先,要多方筹措资金,为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将财政拨款、长期建设国债、“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和各种扶贫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采取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商业银行资金流向落后区域;推动建立西部区域性证券市场,充分培育与发展西部资本市场;鼓励西部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⑪。其次,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继续加大对落后区域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大“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力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素质,以适应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落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通过远程教育,为落后区域提供教育资源。

2.萧条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

萧条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寻找替代产业,实现工业再造是重中之重。寻找替代产业,实现工业再造通常采用培育并发展接续产业的做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第一,产业链延伸模式。该模式通过延长产业价值链,延长了原有产业的生命周期,适应于还未绝对衰退的产业,能够有效利用现有产业的资产和资源,降低产业替代的风险,减少产业替代的成本。第二,产业更新模式。该模式基本上不依赖原有资源,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或需求变化的前瞻式思考,为社会提供全新产业或服务⑫。第三,复合模式。适应于综合条件比较优越的资源型城市,一般是从比较优势明显的矿产资源深加工起步,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综合型现代化工业城市⑬。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弥补生态欠账。首先是重点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对废弃的无主矿山,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地乡镇政府组织修复,或按“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引入民间资本进行修复;对已关闭的有主矿山或能确定责任单位的塌陷地点,由持证矿山企业和责任单位进行修复;对已建、在建的矿山,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实行边开采、边恢复。其次是打造矿山生态修复带和环城生态恢复带,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再次是加强水系生态修复。以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修复,改善水系生态环境,维护水系生态安全⑭。

三是促进就业再就业,保障民生。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口是萧条区域的典型特征,也是萧条区域经济转型面临的难题。萧条区域要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就业,通过实施大项目扩大就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多元化发展,带动就业结构的改变,为城乡居民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工作,在产业转型时能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3.膨胀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

膨胀区域经济转型的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构筑新型城市产业分工体系,实现产业与人口分散是重中之重。分散膨胀区域过密的产业与人口,有利于膨胀区域轻装上阵,在产业结构上,要向“三二一”调整;在产业布局上,加强膨胀区域核心层的整合和提升,构筑新型的城市产业分工体系与“哑铃型”格局。一方面,大都市区要控制总部和研发、市场营销环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有条件的城市要力争建成为中国的区域性国际管理控制中心;另一方面,要把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大都市区近远郊以及周边地区,在近远郊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高附加值的现代都市工业基地⑮。

二是加快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精明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土地扩张迅猛,每年新增大量城市建设面积,应当适当放缓土地城镇化的步伐,通过加快各大都市区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型来适应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要改变以往“摊大饼”的发展模式,明确城市功能组团,根据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实现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此外,还要合理开发新区、新城建设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要以能有效分散原有膨胀区域的人口、产业和交通运输为前提。

注释

①张可云:《“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新意和思路解读》http://theory.people.com.cn/GB/13076521.html。②详细过程参见:安晓明:《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③国家发改委:《东北地区振兴规划》。④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⑤详细过程参见:安晓明:《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⑥喻新安、郭小燕、王新涛:《区域发展新棋局与中部崛起新机遇》,《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4期。⑦徐娟、金瑞:《当前国际形势演变的十个特点》,《学习时报》2014年12月1日。⑧蒋文龄:《完善政绩考评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红旗文稿》2010年第8期。⑨孙久文、赵霄伟:《如何发挥环境规制作用》,《中国环境报》2012年7月9日。⑩《我国首次公布生态GDP:每年服务价值近13万亿》,《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0月23日。⑪萧少秋、任丁、左志强:《西部大开发资金筹措问题研究》,《西南金融》2010年第4期。⑫曹芳萍、曹怀香:《替代产业选择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⑬关晓吉:《资源枯竭型城市替代产业选择探析》,《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⑭王友华:《把生态建设的历史欠账还上》,《中国老区建设》2013年第9期。⑮安树伟:《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的国家治理政策》,《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3期。

[1]安树伟.中国大都市区膨胀病的国家治理政策[J].改革与战略,2009,(3).

[2]安晓明.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3]孙久文,年猛.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4]孙久文,姚永玲,文余源,等.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初探[J].开发研究,2011,(1).

[5]魏后凯.沿海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中国发展观察,2009,(7).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十三五转型区域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分割区域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