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检测分析
2015-02-12李婷婷
李婷婷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鞍山 114048
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检测分析
李婷婷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辽宁鞍山 114048
目的对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二者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设为比对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测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203例患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血浆粘度各值依次平均为(1.36±0.32)mmol/L、(5.74±0.51)mmol/L、(6.78±0.49)mmol/L和(1.47±0.25)mp˙as;比对组的200例研究对象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血浆粘度各值依次平均为(1.24±0.21)mmol/L、(4.57±0.24)mmol/L、(4.56±0.42)mmol/L和(1.38±0.21)mp˙as。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粘度与患者血液胆固醇之间关系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液粘度,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血液流变学检查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要定期进行,为患者的临床有效治疗提供数据依据。
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主要为高血糖,因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共同作用所致,在高血糖的长时间作用下,患者的肾、血管、心脏、神经、眼等组织被慢性损害,造成功能障碍[1]。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胰岛素调节功能均发生异常,甚至血脂、血压等处于异常[2]。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多的并发症,严重的如慢性血管性病变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为了进一步研究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测与糖尿病欧之间的关系,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2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有89例女性患者和114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有30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1岁,患者年龄平均为(53.47±5.04)岁,观察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设为比对组,其中有80例女性患者和120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研究对象为29岁,最大的体检者为70岁,年龄平均为(53.03±4.28)岁。观察组患者排除心、肝、肾、肺功能严重损伤者。
1.2 方法
在进行检测前1 d,指导受检者停用会对血液成分指标产生影响的药物,同时,还要指导患者避免进食高糖、高脂食物,并且饮水总量要在300 mL以下。血样抽取8 mL,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为5 mL,在抗凝管中放置,用于检测肝素抗凝;另外一份为3 mL,用于检测三酰甘油、血糖及胆固醇。
1.3 统计方法
SPSS 17.0统计学软件;t检验;χ2检验;直线相关、回归检验;0<r<1为正相关。
2 结果
观察组203例患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血浆粘度各值依次平均为(1.36±0.32)mmol/L、(5.74±0.51)mmol/L、(6.78± 0.49)mmol/L和(1.47±0.25)mp˙as;比对组的200例研究对象的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血浆粘度各值依次平均为(1.24±0.21)mmol/L、(4.57±0.24)mmol/L、(4.56±0.42)mmol/L和(1.38±0.21)mp ˙as。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粘度与患者血液胆固醇之间关系呈正相关,0<r<1。
3 讨论
该研究中,从两组患者的血液测定结果来看,在三酰甘油、血糖、血浆黏度及胆固醇等项目的指数,糖尿病患者均高于健康者;患者血液中这些指数升高,充分说明患者血液中增加聚集红细胞,减弱变形性。红细胞增加聚集性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发生代谢紊乱,特别是血液中增加血脂成分,会导致血液细胞表面减少负电荷,提高细胞聚集黏附[3]。另外,该研究结果还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越高,血液中就会聚集更多红细胞血小板,增加血液粘度,导致红细胞膜上增多分泌过氧化脂质,使血液黏度上升,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对糖尿病患者只控制血糖仅能减少眼睛和肾病并发症,而威胁生命的心脏病和脑卒中并没有减少,必须控制血压、血脂,同时控制血糖才能综合控制糖尿病性心血管病,糖尿病许多并发症都在高血压基础上发展的[4]。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要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就必须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减少发生并发症。
[1]张耀平.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与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3):354-353.
[2]吴海娅,贾伟平,魏丽,等.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3): 290-293.
[3]李荣华.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检测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2(上):962.
[4]黎巨成,林泉根.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与血脂检测分析[J].当代医学2011(25):150-151.
R587
A
1672-4062(2015)01(b)-0107-01
2014-10-27)
李婷婷(1978.3-),女,辽宁台安人,本科,辽宁沈阳医学院毕业医学检验专业,职称:主管检验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