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肾病中医药疗法探究

2015-10-20王宪华张新峰蒋克广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蛋白尿尿蛋白空腹

王宪华 张新峰 蒋克广

河北省临西县中医院糖尿病科,河北邢台 054900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其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探求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性肾病为消渴病并发病,是因消渴病久治不愈,病情进一步发展损及肾脏,损耗气血阴阳,致下元亏虚而引起。有研究证实[2],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该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以来采用该院协定处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对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糖尿病性肾病患者92例,均符合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有男 21 例,女 25 例;年龄 43~75 岁,平均(58.2±11.4)岁;糖尿病病程2~21年,平均(8.5±1.9)年;糖尿病性肾病病程4个月~7年,平均(2.3±0.8)年。 观察组有男 19 例,女 27 例;年龄 44~72 岁,平均(59.1±10.8)岁;糖尿病病程 3~20 年,平均(8.2±2.3)年;糖尿病性肾病病程 3个月~8年,平均(2.1±0.9)年。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严格的血糖控制方案,并坚持饮食控制。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糖适平(国药准字H10940258,规格30 mg×24片)治疗,每次服用30~60 mg,2次/d。观察组采用自拟养气益阴活血汤加减治疗,组方为生黄芪、丹参、生地黄各30 g,怀山药20 g,芡实、白茅根各 15 g,枸杞子 12 g,黄连、丹皮、红花、酒大黄各10 g,并随症加减:气短、神疲乏力者生黄芪加量,加人参;血糖高且饥饿感明显者加熟地黄、玉竹;夜尿频繁者加菟丝子、山茱萸;浮肿、尿少者加猪苓、旱莲草、车前子;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肉桂、附子。1剂/d,水煎后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尿蛋白定量低于30 mg/24 h,血肌酐低于103μmol/L,空腹血糖低于6.0 mmol/L;有效:尿蛋白定量低于150 mg/24 h,血肌酐低于106μmol/L,空腹血糖低于6.8 mmol/L;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6例,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观察组经治疗后,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空腹血糖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尿蛋白定量(mg/24)空腹血糖(mmol/L)观察组(n=46)Ccr(mL/min)对照组(n=4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09±55(82±46)*#111±52 123±48 94±10.7 93±10.2 92±11.4 87±7.2 10.08±2.64(7.46±1.96)*11.20±2.37 7.64±2.57

3 讨论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减少蛋白尿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肾病属于“水肿”、“关格”范畴,患者出现蛋白尿与肾封藏失职、肾虚不固有关。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其中病本表现为肾虚,病标则表现为淤、热,可分为肾虚血瘀和气阴两虚两型,其中气阴两虚常兼夹瘀血证[5]。益气养阴活血汤方中生黄芪、生地黄、怀山药可补益脾肾,生津养阴;大黄、红花、水蛭、丹参活血化瘀,其中黄芪是治气虚证的主药,配黄连、大黄可泻热毒,助津液来复,配丹皮、芡实、白茅根可扶正固涩、益气摄精、活血利湿,有效改善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诸药合用可健运脾气,促血行气旺,保肾精充盈,防止尿中精微物质流失,进而有效减少蛋白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糖、降压、降低蛋白尿和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大黄可延缓肾衰竭进展,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黄连抗血小板集聚,改善血液高黏状态[6]。该次研究对观察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之后发现,该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可有效消除或减少尿蛋白;同时该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治疗,提示该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另外,该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提示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药疗法是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理想方案,采用该院协定处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消除或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薛勇,蒋茂剑.自拟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269.

[2]龚全友.糖尿病性肾病6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4):78-79.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27.

[4]王丽,于世家.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尿液转化生长因子1测定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71-672.

[5]石园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肾病临床论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6):126-128.

[6]赵建明.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性肾病蛋白尿40例[J].陕西中医,2013,34(9):1153-1154.

猜你喜欢

蛋白尿尿蛋白空腹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采血为何要空腹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空腹喝水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