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2015-10-20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益气活血例数

章 颖

湖北省汉川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湖北汉川 4316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病理比较复杂,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诊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2]。该研究旨在分析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特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诊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发性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试验组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 (54.82±16.7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5.84±16.88)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维生素E1等常规治疗,甲钴胺用药剂量为500 ug,维生素E1每次剂量100 mg,将以上两种药物混合肌肉注射,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处方药物包括:黄芪30 g,白芍、丹参、桑枝、鸡血藤各15 g,川芎、地龙、僵蚕、木瓜各10 g,以上药物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自发性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消失,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3 m/s以上;有效:患者的自发性疼痛、四肢麻木等症状得到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水平在3 m/s以内;无效:无以上改善者[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该病病理复杂,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大部分临床研究者认为该病与血管、氧自由基、代谢、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损伤、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方式。而西医治疗主要通过降低血糖、应用B族维生素、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因子、钙拮抗剂等对症治疗,而单纯的西药治疗疗效不够满意。

从中医角度上讲,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日久,气血津液亏耗,气虚不能行血,血络瘀滞,不通则痛,由此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在治疗上应按照益气活血、通痹止痛、舒筋活络的原则入手。基于此,采用了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处方药物着重应用黄芪,该药属于补气之圣药,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同时,方中的丹参、川芎具有良好的活血行气之功效,通过与白芍配伍能够发挥良好的养血作用,鸡血藤、木瓜、桑枝的作用主要是舒筋活络,其中,鸡血藤还具有一定的行血补血作用,而僵蚕和地龙的作用主要是祛风通络,联合应用以上药物共奏益气活血、通痹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目的[4]。

该研究主要对该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甲钴胺、维生素E1等常规治疗,对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曾露萌,郭进,林敏,等.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22):158-159.

[2]陈茜,马丽,李凯利.甲钴胺穴位注射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4):309-312.

猜你喜欢

益气活血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