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医学人文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2015-02-09王云龙
重视医学人文教育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王云龙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摘要: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医学科技的突飞猛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的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却仅能成就一个只会行医看病的“人”,而非“医者”。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而就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来看,人文教育存在着明显不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刻不容缓,而关键在于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在统一。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情感的人,医学为解除人类的病痛、使人类能够拥有由内而外的喜悦和幸福感而诞生,医学的发展不仅为了延长寿命更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医学和人文的脱离势必不利于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行医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的始终,渗透到医疗行为的方方面面,以期实现人性化的医疗。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14-12-29
作者简介:王云龙(1976-),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心血管内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DOI:10.13555/j.cnki.c.m.e.2015.02.023
中图分类号:G40-012
“医学是伴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医史学家A·Castiglione如是说[1],医学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医学的关键在于用技术解决人的问题,技术固然重要,但人的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更是不可忽视的。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的身心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越来越多的人遭受亚健康甚至疾病状态的困扰。这时,医务工作者的作用日渐突显而且任重道远。然而在普遍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物欲横流,功利主义正在愈发严重地侵蚀一代人的心理防线,尤其对于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在应试教育体系下以及就业压力逐年上升,人文教育一度被忽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S·E·Laris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她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滋养[2]。”注重科学知识、临床技能教育的同时,人文教育也需不断提升重视程度,将人文理念深入思想并应用于实践,以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才能应对日益增加的患者群体,减轻人们所承受的生理和(或)心理上的痛苦。
1以人为本,换位思考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应运而生的是由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精神和内科教授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精髓在于将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医疗体系“以人为本”的核心准则。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 “了解什么人得了病比了解这个人得了什么病重要得多”[3]。当今社会疾病不再仅仅是躯体上器质性改变,社会、心理等因素已成为不可轻视的角色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无疑将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甚至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突破,临床分科愈发精细,把人分为若干系统甚至是单一脏器来研究,专科医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探讨不断深入,却极易忽视人作为有机整体,有思想,有情感,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在体外模拟出真正的机体环境,无法复制外界刺激影响情绪所带来的结果,无论表情变化还是细胞新陈代谢的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疗模式必须全面改革,在医学教育中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将人文教育真正融入医师培养的方方面面。正如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镌刻着的那段话一样“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确,无论当代医学技术多么发达,发展如何迅猛,仍然有很多医学难题难以解决,很多疾病未被攻克,医务工作者更多时候是给予帮助和安抚,让受到躯体疾病折磨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站在病患的角度,视病人如亲人,以人为本,坚持从病患的根本需求出发,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疾病状态下的心理和举动。坚持人的尺度,从选择从医开始领悟手术刀下、处方下是生命,医生不应仅仅为了疾病而治病,而是要尽全力满足“人”对生存的渴望,对健康的需求,而这种人文素养需要从学生时代深深烙在心里,进而体现于实践中。
2强化沟通,建立信任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关心,对民主、自由等的追求,包括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从人文精神中也可以提炼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关心人、关爱人;二是人的权利与生命的平等观;三是包容与和谐[4]。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却空前紧张,医患纠纷、伤医、杀医事件频繁发生,这是令人寒心且急需反思的现状。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现今医疗纠纷中90%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5]。无可否认,医患沟通不足在各大医院普通存在甚至已经向基层医院蔓延,医疗服务资源不足、优化配置不合理与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不相适应,部分舆论的不当导向,同时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导致医患之间产生芥蒂,为了缓和如此紧张的局面,加强沟通将是重建医患之间信任的有效方法。常怀一颗仁爱之心,根据病情程度对就诊患者采取恰当的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方式,在询问的过程中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而非拿到一叠检查单;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使其了解病情和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以便做出抉择;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进行通俗解释,进行必要的求证,避免过高估计其了解的医学知识;鼓励患者提问并耐心解答,从中体会出表达或未表达出的忧虑、担心及期望并积极做出回应。沟通的关键不在于医生说了什么,而在于患者或家属听懂了什么。希波克拉底也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件是语言,第二件是药物,第三件是手术刀。”可见做一个合格的医生,首先要过语言关,如何将言辞表达的恰如其分,则充分体现了人文修养的高度,将对病患的关心关爱、对生命的敬畏、甚至是面对误解的包容与和谐融入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这将成为当代合格医学接班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同时必须认识到的是掌握这项技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即为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当然,关切的目光、专注的倾听、安抚的举动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也起到树立信任感、增强安全感和认同感的作用,在沟通中同样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担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曾在步入医学神圣殿堂的那一刻庄严宣誓,作一名医生,不能枉为“白衣天使”的称谓。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提出: 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6]。可见职业道德素质首当其冲,而关键的桥梁途径之一即是提高人文修养。做一名全方位发展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接受专业教育,而且需要以人文教育为依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担当。人文精神是灵魂,是方向,而科学精神是骨架,是栋梁。有灵魂没骨架难以支撑,有骨架没有灵魂就会迷失方向或丧失持久的内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在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中,恪尽职守,不为利益蒙蔽双眼,在正确地引导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自古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悬壶济世,被称为“良心医生”的河南老人胡佩兰退休20多年还坚持坐诊,看完病人才班,医术精湛不用大处方,开药很少超百元,在她离世前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令人为之动容。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接班人,传承先辈的高尚品质,辩证的看待自身、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于纷繁的社会大环境中仍以高度的热情和使命感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孜孜不倦地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不断丰腴人文修养,先做人,后做事,善待每一位病患,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尽全力为其解除身心的病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实现人生追求,发挥社会价值。
4优化人文教学模式,促进理论实践结合
纵观医学教育,哈佛医学院的患者/医生课程,即医患关系课程,跨度三年,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一直延续到临床实习阶段,课程的第一、第二学年主要是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指导,第三学年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以及伦理学角度审视患者的治疗与照顾,融入医学与人文交叉的知识,包括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等[7]。美国的实习科目除了设置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基本科目外,还设置了如家庭社会医学等国内很少安排的实习科目[8]。人文精神已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然而国内的医学生培养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人文知识在医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均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表浅层次上, 远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9]。据统计,我国84所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类课程平均课时为62学时,仅占总课时的1.71%,临床医学专业人文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85%。且大部分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既没有依据医学自身的人
文特性和医学模式转换的需求来进行论证和设置,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人文课程设置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分散、凌乱,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10]。尽管近年来人文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仍难以将理论完美地应用于实践。非医学教师的讲授,缺乏对医学人文的理性认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文课程沦为“填鸭式”的教育,照本宣科,单调枯燥,无法引发学生共鸣,更无法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因此人文教育模式的改进亟待探讨。或可由高年资的临床医生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言传身教,迎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在人文教育中融入更多医学元素,使之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另外可采取案例讨论分析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人文知识,在讨论中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人文修养的向往,逐步将人文观念在临床实践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内化为一种自身素质,并自觉加以升华。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实践中带教教师注重人文关怀的表率作用看似无形却润物无声,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意义重大。
古往今来,医术乃仁术。行医者,必以德为先。在愈发复杂的社会中,人文修养已成为医学人才的必备品质。现如今,医学人文教育普遍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创新教育模式,将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有机结合统一,塑造全面发展的医学接班人,献身医学,为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王一方,张大庆.技术时代的生命图景与医学的当代史:关于20世纪医学衍进的对话[J].科学,2000,52(3):43-46.
[2]胡燕军,谢幸,黄丽丽.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390-391.
[3]卢文秋.“双心”带我们回归“人文”[J]. 《中国临床医生》,2013,41 (9 ):77-79.
[4]张多来,江婷. 论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42-45.
[5]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生职业责任[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2-5.
[6]周烁,贾国葆. 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 1) : 83-84.
[7]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8A):26-29.
[8]张颍,耿景海,周增桓.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8-220.
[9]何渊,周琴生,张晓,等. 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47- 50.
[10]许俊卿,詹健铨,黎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8,6(7):651-653.
(编辑:赵伊昕)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