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理论辨析和初步结论(下)

2015-02-03乔元芳

新会计 2014年8期
关键词:会计计量

乔元芳

【摘要】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主要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现行市场价格(含公允价值)或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其他计量方法。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取决于一项资产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方式,负债的后续计量则取决于负债的性质及结算方式。

【关键词】会计计量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三、初始计量

在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通常使用三种计量方法,即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现行市场价格(含公允价值)和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其他计量方法。有时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要求基于认定成本进行计量。

(一)等价交换的初始计量

因项目之间等价交换所确认的资产,初始计量几乎不存在什么重大问题。交换交易包括:通过交换现金或其他资产取得一项资产,或者通过承担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债务而取得一项资产;通过交换现金或其他资产获取一项服务,或者通过承担支付现金或其他资产的债务而获取一项服务;发行一项负债或权益工具交换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取得收取现金或其他资产的权利。

如果一项交换交易系非关联方之间谈判的结果,任何一方都不存在财务困境,也未受到其他压力,则放弃和收到的对价通常认为等于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或负债的初始计量既可以视为成本,也可以视为公允价值,因为两者相等。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是使用与后续计量相匹配的术语。因为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把初始计量描述为以成本计量,就会造成混乱,反之亦然。

(二)非等价交换的初始计量

偶尔,两个价值不同的项目进行交换,是因为交易的价格可能受到交易双方其他关系的影响,也可能是交易的一方处于财务困境或者其他压力从而使交易的价格受到影响。根据前述,取得资产的成本或承担负债的所得等于所放弃对价或所收到对价的公允价值。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无法确认经济损失或利得,二是无法确认交易中未予明确表述的成分(例如,提供服务的义务、权益缴入或权益分配的义务或者为过去交易的付款义务)。因此,对于一项非等价交换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如果不使用所放弃或所收到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主体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1.以所取得资产或所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并按下述方法处理公允价值与所放弃或所收到对价公允价值的差额:(1)如果交易是与以投资者身份的权益投资者(或合并集团中的其他主体)之间达成的交易,差额确认为权益缴入或者权益分配。(2)如果交易中未列明的成分可以辨认,则应进行会计处理。辨认交易中未列明的成分(或者证明不存在其他成分)可能比较困难。(3)在其他情况下,将差额确认为交易利得或损失。但是,这样处理有违取得资产或发生负债“首日”无利得或损失的传统观念。涉及非等价交换的明显利得或损失并不常见。但是,如果交易的一方处于困难状态、极度渴望交易,这种情况也会发生。此时,真实利得或损失即会产生,加以报告或可提供相关的信息。

2.如果放弃或收到的对价是主体自身的权益工具,以所收到或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灭失或发生负债的公允价值来计量权益工具。这种处理方法,符合主体自身权益工具不产生利得或损失的理念。

(三)非交换交易的初始计量

非交换交易也可能导致确认资产和负债。例如,无对价取得一项资产或产生一项负债(如无条件的赠予或补助),或者交易之外的事项产生了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例如,诉讼)。

如果发生了上述两种情况,取得的资产或发生的负债应以零计量,以与非确认加以区分。在某些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允许这样处理。但是,以零计量该项目,不大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但为了避免计量方法的不必要变化,初始计量应与后续计量保持一致。但是,如果后续计量系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这并不排除使用诸如现行市场价格(比如公允价值)和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其他计量方法来确定认定成本。

(四)内部建造资产的初始计量

内部建造的资产,在完工时应使用与后续计量相同的计量基础进行计量。

1.如果该资产将基于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则该资产在完工时按成本计量。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使用现行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认定成本。(如果已完工资产在完工时以现行市场价格计量,通常情况下主体将在完工时确认一项利得,而当主体计提资产折旧时,该利得将在随后予以转回。)

2.如果该资产将基于现行市场价格进行后续计量,则该资产在完工时按现行市场价格计量。

3.如果该资产将基于现金流量基础进行后续计量,则该资产在完工时按现金流量基础进行计量。

四、资产的后续计量

1.自用资产的后续计量。对于一项自用的、间接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如果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并不必然能够提供该资产获取现金流量的最佳信息。除非是资产减值或者减值转回,资产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并不具相关性。主体所使用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前景,可以利用交易、资产消耗、资产减值和履行负债方面的信息来评估。对于主体自用的资产,基于成本的计量所产生的收益和费用信息,通常比现行市场销售价格所产生的收益和费用信息更为相关、更好理解。另外,基于成本进行计量更为简便,通常比现行市场价格计量的代价更小。

尽管存货终将被出售,但它与主体所自用的、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而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并无二致。与其他将予出售的资产相比,存货按成本计量更具相关性,因为与绝大多数商品或金融工具的出售不同,出售存货通常要求卖方作出重大努力来确定买方,而且确定存货的现行市场销售价格也存在许多困难。

当然,基于历史成本计量自用资产,也有诸多批评:一是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转回滞后于资产产出能力的变化;二是备选的折旧方法有多种,但某些折旧方法比其他折旧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追踪反映现金流量产出能力的下降;三是仅确认减值损失,但当资产的现金流量产出能力上升时却不确认利得,有失中立;四是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忽略了主体可能决定出售一项定价适当的资产这样一个事实。endprint

2.待售资产的后续计量。一项待售的资产将直接产生现金流量,从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现行脱手价格(或者现行脱手价格减销售成本)可能具有相关性。确定现行脱手价格的耗费可能比较合理,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不会特别地高。因此,理事会建议,对于通过出售来变现的资产,现行脱手价格将是最合适的计量方法。例如,将被出售的金融工具投资(为收取现金流量而持有的投资除外)、将被出售的除存货之外的稀有金属、谷物和有形资产等交易性商品。

有人认为,对于已开发完成或已长期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获得其现行市场价格的成本未必合理。因为现行市场价格要求对房地产交易作出重大估计、获取输入变量,而这些房地产交易与要计量的房地产却不一定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相反,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花费较少,主观性不大。但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而言,其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很少关联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特别是现金流量经历许多年都不会发生时更是如此。房地产并不足够同质化,销售行为也不会经常发生,因而无法使用过去的现金流量趋势和损益情况来评估未来现金净流量。因此,对于此类资产,现行市场价格尽管具有主观性,但通常比成本信息更具相关性。

3.持有并按商定条款收取现金流量资产的后续计量。许多金融工具条款要求发行者支付款项或交付其他金融工具。尽管此类资产许多(即使不是绝大多数)都能出售,主体也可能持有一项金融工具并按合同规定收取现金流量。

贷款、债券和具有类似于利息的回报且合同现金流量没有重大变动的其他应收款项,通常是持有并收取合同现金流量。此类资产的经济性受到两个因素的重大影响——有效收益率和可回收性。

关于有效收益率,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分析管理层以往在原始发行或通过购买获利性贷款或其他应收款项方面的成功,合理地评估未来收益前景。关于可回收性(或可回收性不足)始终具有相关性。基于成本计算的利息收益,加之管理层估计的坏账费用,很有可能提供有效收益率和可回收性的相关信息。

前文述及,对于主体持有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可能无法提供评估未来现金流量前景的相关信息,现行市场价格可能提供最为相关的信息。此类资产包括:(1)净额结算的衍生工具,现金流量具有重大波动性的混合工具。(2)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掉期及类似工具。此类工具规定了固定的现金流量金额,尽管该现金流量未来并不必然会发生。(3)其他工具,如买卖外币的远期合同。此类工具涉及现金的交换,但最终盈亏具有重大波动性。

持有某些衍生工具(套期工具)是为了对冲其他资产、负债或可预期交易(被套期项目或交易)的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对于此类衍生工具,使用现行市场价格最为恰当,因为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评估这些衍生工具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反,如果被套期项目未以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就会产生计量错配,导致计入损益的利得或损失被其他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全部或部分地抵销了。

4.利用使用权收费的资产的后续计量。有的时候,有形资产或知识产权的持有者,会向获得资产使用权的其他主体收费。产生现金流量的方式包括租赁、出租、特许和收取进场费、停机费、着陆费、进港费、停泊费或专利使用费。

在某些情况下,有形资产或知识产权的持有者(所有者)在财务报表中不再确认该资产,而代之以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和剩余资产。确认为金融资产时,通常是划分为“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其计量方法前已述及。而剩余资产以何种方式为未来现金流量作出贡献,将取决于其最终是销售、再租赁还是主体持有自用。

在有形资产或知识产权被主体继续整体确认的情况下,此时持有的资产,既不同于“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也不同于“为自用而持有的资产”。对于专门用作收费的资产,其现金流量包括源自现有合同的合同现金流量和源自可能的未来合同或者资产变卖的后续现金流量两部分。专门用作收费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反映了整个经济寿命期间用于收费而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那些用于收费的价值较低、数量庞大的项目组,其过去收益、费用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可用来评估未来现金流量的前景,因而以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就很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某一单项资产在主体整体中的重要性越大,其现行市场价格信息的相关性也就越强,例如土地、建筑物、泊车场、船舶、飞行器以及类似的价值颇高的项目。估计此类实物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时,往往具有可利用的现行市场价格或信息作为输入变量。为了借款或保险等目的,土地、建筑物和其他高价值物业,在许多不同评估市场中也有许多可接受的评估技术。这些计量可能不属于现行市场价格,但也可以为估计现行市场价格提供输入变量。

五、负债的后续计量

(一)没有明确条款的负债

没有明确条款的负债,可能由民事侵权行为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而引起。此类负债要求通过协商或者司法行动来决定结算金额,因而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并不可行(因为此类负债不存在成本),而其现行市场价格又难以确定,故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可能就是唯一的选择。

(二)具有明确条款的负债

某些合同性负债,具有明确的条款,但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金额尚不明确(例如,保险合同和退休后福利)。对于此类负债,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不太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而现行市场价格又难以确定。因此,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可能提供此类负债最为相关的信息。

1.按规定条款进行结算的负债的后续计量。绝大多数负债具有明确的合同条款,规定了应付的金额,而且此类负债几乎全部按规定的条款予以结算,只有极个别负债通过现行市场转移给其他主体。负债的转出方通常与对方通过谈判进行交易,因此这种交易可能并非自愿的双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如果是这种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债权人具有讨价还价的优势地位,因为债务人已经同意了规定的条款和条件。

对于一项不可转移的负债,如果以现行市场价格计量且把市场价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市场价格变动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实现,在负债存续期间内也不能转回。因此,此类负债应视作类似于“持有以收取现金流量” 的资产,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通常能够提供最为相关的信息。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计量
固定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可靠吗?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及相关审计完善对策
碳排放权会计初始确认与计量浅析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问题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
浅谈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