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

2015-02-02解合兰

医学信息 2015年3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解合兰

摘要:目的 探讨血糖波动与 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发生的关系。方法 把 71例 2 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检查或荧光造影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 NDR) 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R)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连续监测 72 h,计算平均血糖水平( MBG) 、标准差( SD)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并同时检测年龄、病程、血压及一般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最后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DR 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病程、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是 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结论 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加剧 DR 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糖尿病病程;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 为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盲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1]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升高有关,而且与血糖的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该研究对 71 例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 进行连续 72 h 的血糖监测,目的在于探讨血糖波动与 T2DM 患者 DR 发生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 年 2 月~ 2014 年 2 月菏泽市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 7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均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感染性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及酸中毒。其中男36例,女35 例; 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10) 岁;病程4~21年,平均病程(11±8)年,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 1999年 WHO 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测指标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 BMI) 、入院时收缩压( SBP) 及舒张压( DPB) ; 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 FBG) 及餐后 2 h 血糖( 2hB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总胆固醇( TCH) 、甘油三酯( TG)、C肽等指标。

1.2.2 分组 患者入院后均经眼科医师观察眼底,必要时行眼底荧光造影,根据结果分为眼底正常组( NDR 组) 26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DR 组) 45 例。

1.2.3 动态血糖监测 采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 CGMS,MiniMed 公司) ,将 CGMS 探头置于腹壁皮下组织,每 10 s 接受1 次细胞间液的葡萄糖值变化的电信号,将 5 min 的值平均后转化成血糖值储存,每 24 h 自动记录 288 个血糖值,连续监测72 h,作出血糖图。监测期间至少检测指端血糖4次/d并输入 CGMS 校正。根据血糖图得出下列参数: ①平均血糖水平( MBG) 及标准差( SD) : 受试者 CGMS 24 h 监测期间所有探头血糖数值可反映全天平均血糖水平及所有血糖测定值的离散程度;②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MAGE) : 统计受试者 24 h 波动幅度大于 1 SD 的血糖波动,以波动峰值到谷值的方向计算其波动幅度,MAGE 为所有血糖波动幅度的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3.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 (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不符合检验条件的采用秩和检验,采用 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在校正性别因素后,DR 组和 NDR 组的血压、血脂、C肽、FPG、2hPG 和 HbA1c 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的年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两组间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中的 MBG 和MAGE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2.2 DR 组的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 以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年龄、病程、HDL-C、MBG、MAGE) 进行 Logistic 分析,因 MBG 与 MAGE 之间呈较强正相关(OR=0.653) ,故分别单独与其他 3 个有意义的变量进行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MAGE 是 DR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但MBG 在选择P≤0.1的变量进行 Logistic分析时P值为 0.05(见表 2)。

3 讨论

DCCT 的结果发现,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起效时间上是有差异的,如 HbAlc 值相似但常规治疗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强化治疗组[2],由此推测 HbAlc 也许不能完全反映血糖控制的程度。Bonakdaran et al[3]研究发现,血糖波动程度可能是独立于 HbA1c 等危险因素以外,甚至可能与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有关[4]。

本研究应用 CGMS技术监测的结果表明,DR 组和 NDR 组之间的MBG、MAGE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糖波动与DR 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在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时还发现MBG 与 DR 的发生 P 值为 0. 05,故认为 MBG 是否为 DR 的独立危险因素尚不能完全确定。

有研究表明,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在间断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后,由于细胞膜葡萄糖转运子1浓度和葡萄糖转运活性降低,导致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引起细胞皱缩,DNA链断裂,细胞核浓缩,随后出现细胞凋亡[5,6]。因此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不仅要强调控制血糖,还要注意减少血糖波动,以减少并发症及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imeno-Orna JA. Fasting plasma glucose variability as a risk factor of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3,17: 78-81.

[2]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The relation-ship of glycemic exposure ( HbA1c ) to the risk of development andprogression of retinopathy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J].Diabetes,1999,44: 968-983.

[3]Bonakdaran S,Rajabian R,Prevalence and extent of glycemic excursions in well-controll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using continuous glucose-montoring system[J].Indian J Med Sci,2009,63( 2) : 66-71.

[4]Kovatchev BP,Clarke WL,Breton M,et al. Quantifying Temporal Glucose Variability in Diabetes via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J]. Diabetes Technol Ther,2005,61: 849-862.

[5]Li W,Liu X,Yanoff M,et al.Cultural retinal capillary pericytes die by apoptosis after an abrupt flucturation from high to low glucose levels: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J].Diabetologia,1996.39:537-547.

[6]Risso A,Mercuri F,Quagliaro L,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apoptosi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in cultur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1,281:E924-E930.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依帕司他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eNO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应用抗VEGF因子后组织病理学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临床疗效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糖及视网膜功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