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体会

2015-02-02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胸腹头皮进针

刘敏

婴幼儿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体会

刘敏

目的 探讨婴幼儿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方法 对30例婴幼儿采用胸腹壁浅静脉穿刺, 妥善固定, 细心护理。结果 本组病例胸腹壁浅静脉留置成功, 保证了输液及各种治疗的顺利完成, 达到了预期治疗的需要。胸腹壁浅静脉留置时间为2~5 d, 平均4 d。结论 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可解决特殊病例穿刺困难问题, 方法简单实用, 对于操作难度大的婴幼儿, 不需要特殊体位,易于固定和保留, 开辟了新的静脉输液途径, 临床效果满意。

婴幼儿;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但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减少了血管的破坏, 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和谐了护患关系。婴幼儿静脉输液一般常选用头和四肢浅静脉[1]。但由于婴幼儿血管细, 易于滑动, 不易固定, 保留时间短, 加之现在肥胖儿多, 部分患儿住院时间长, 在治疗后期很难找到血管, 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对于长期静脉输液、肥胖、水肿、颅内出血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时, 作者采用胸腹壁浅静脉穿刺输液, 经过30例患儿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儿内科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采用胸腹壁浅静脉留置患儿30例, 平均年龄6个月。其中<3个月的8例, 3~6个月的7例, >6个月的15例。住院时间为7 d~2个月, 平均26 d。

1.2 适应证 适用于外周静脉严重破坏、早产儿、颅内出血、水肿、肥胖儿、四肢外伤、某些特殊疾病或需长期输液1岁以内的婴幼儿, 尤其是颅内出血的患儿, 应保持安静, 尽量减少搬动患儿, 避免头皮穿刺, 对此类患儿具有特殊意义[2]。由于1岁以内该年龄段的婴幼儿活动少, 胸腹壁浅静脉清晰可见, 采用胸腹壁静脉留置易于保留和固定, 从而克服了头皮静脉穿刺的局限性[3]。

1.3 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有条件可放置在开放式辐射抢救台上), 暴露胸腹部, 助手站立于患儿头部协助将患儿手脚固定, 穿刺者选择粗直、位置较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用具一般采用BD公司生产的20G-24GY型留置针, 备好无菌透明敷贴, 用5 ml或10 cm注射器置好生理盐水接通留置针后排气待用。先消毒皮肤, 因碘伏影响视线, 所以穿刺前局部用碘伏消毒后再用酒精脱碘, 范围6~8 cm, 待干, 操作者左手食、拇指绷紧穿刺点两端皮肤, 右手持针, 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进针, 因患儿哭闹较明显, 胸腹壁起伏较大, 故进针时速度宜慢, 利用吸气时穿刺, 呼气时停止, 再吸气时再穿刺。因为小儿吸气时腹部膨胀, 血管显露较好, 穿刺易成功。见回血后, 压低角度沿静脉走向再进针少许, 以保证整个针头斜面全部刺入, 边进套管边退针芯, 速度均匀送入套管, 直到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推注盐水, 确认留置针在血管内, 拔出针芯, 推注封管液观察推注是否通畅, 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回抽回血是否顺利, 确保在血管后, 一手固定针柄, 一手用无菌透明敷贴全部覆盖留置针, 留置针针柄下可放置一无菌小纱布, 减少留置针与皮肤的摩擦。留置针与头皮针接口处用胶带固定牢固, 以免针头脱出刺伤皮肤。留置针需注明穿刺日期。每次输液后用5 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 连续输液者, 每24小时更换输液头皮针, 连接头皮针前肝素帽需常规消毒, 根据局部皮肤情况更换敷贴。每班做好床头交接班, 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2 结果

本组病例1次穿刺成功23例, 2次穿刺成功7例, 留置针保留时间2~5 d, 平均留置时间4 d, 其中3例出现穿刺部位周围红肿作拔管处理。未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胸腹壁浅静脉留置成功, 为临床静脉穿刺提供了新的选择, 保证了治疗用药, 静脉营养的供给, 为长期输液及特殊重症婴幼儿的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由于婴幼儿头皮静脉管径细, 走行短, 不易保留及固定。四肢静脉穿刺时, 婴幼儿手脚较小不易抓捏, 护士操作比较困难, 往往需要用小夹板固定, 有一部分患儿哭闹使劲时容易造成留置针针管折管或者堵塞, 甚至针管脱落导致出血[4]。然而婴幼儿胸腹壁浅静脉表浅、血管丰富、管径相对粗大、分支少、走行直、易于穿刺;婴幼儿腹壁平坦, 有利于留置针固定和保留时间长等优点。操作简单, 节约费用, 避免由于穿刺困难而采用股静脉切开、颈静脉切开、PICC、CVC等, 既给患儿带来痛苦,又增加了家庭经济的负担。但在临床应用及护理中应注意:操作时动作宜轻柔, 避免压迫患儿胸腹部影响呼吸, 尽量避免靠近肋缘处(经过试用, 此处角度过大, 穿刺困难且保留时间不长), 留置时期要密切观察, 尤其是输注特殊药物, 如盐酸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脂肪乳或者化疗药物等。要密切观察周围皮肤血管有无外渗,穿刺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苍白等缺血缺氧性改变。保持穿刺部位皮肤干燥, 勤换尿布, 防止穿刺部位尿液渗透, 如有异常立即拔管, 妥善处理。

综上所述, 婴幼儿胸腹壁皮下脂肪少, 静脉清晰浅表,血管网丰富, 备选静脉较多, 血管走行易掌握, 同时进针不受方向限制, 液体流通好可迅速散开。也因婴幼儿胸腹壁无活动关节, 无毛发生长, 留置针易固定, 一定范围内活动也不易脱出针头。所以只要正确操作, 加强护理, 胸腹壁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是一种比较安全简便有效的输液途径。故在特殊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月梅, 魏红, 李淑霞.新生儿腹壁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的尝试.护理学杂志, 2005, 2(7):56.

[2 ] 曹新丽, 李婵.胸腹壁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10):40.

[3]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3-84.

[4] 张晓静.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2, 18(30):2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83

2014-12-01]

330009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胸腹头皮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
数学模型在鉴别诊断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