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5-01-31张国欣
张国欣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张国欣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PTMC结节质地较硬,呈细颗粒状,边缘不清晰,浸至甲状腺实质内部,部分呈纤维化或似纤维瘢痕样。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术前诊断较难,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可改善疾病诊断确诊率,以便及时治疗。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
作者单位:157299 黑龙江省东宁县人民医院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1],部分患者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 。PTMC直径<1 cm,PTMC早期特征不典型,且病灶较为隐蔽,术前往往较难检查发现,有时往往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诊断难度较大;而且有时在术中、术后会出现漏诊现象。为改善诊断治疗水平,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本研究回顾性总结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病理特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患者共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6.2±4.7)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3例有声音嘶哑,4例有甲亢表现;触诊结节体积不一,质软且表面光滑,有分叶感;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无明显差别。
1.2 B超诊断结果
通过B超诊断该类疾病往往被漏诊,多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特征:实质回声紊乱,发现混合性回声团,边缘不清晰。4例通过B超诊断发现伴单个低回声结节,边缘不清晰,血流信号丰富。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取材时,纵切且间距为间隔0.5 cm,每例取10块,采用10%甲醛溶液进行固定,行常规措施脱水处理并使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约3 μm薄片,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2 治疗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病变仅为一侧腺叶患者实施腺叶联合峡部切除术,行淋巴结清扫;累及双侧腺叶者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甲状软骨至锁骨平面,喉返神经附近淋巴组织等部位。全部患者均解剖喉返神经,同时注意观察并保护甲状旁腺。
2 结果
2.1 手术分析研究
30例患者,27例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3例单纯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未发现死亡患者。随访2年,未发现淋巴结复发、转移情况。
2.2 手术结果研究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一侧PTMC患者16例(53.33%);左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左侧PTMC患者8例(26.67%);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PTMC患者6例(20.0%)。
2.3 镜检结果研究
30例患者实施镜检,发现大部分甲状腺滤泡结节体积差异较大;滤泡体积比正常滤泡较大,混合滤泡结构至少三种,偶尔有出血情况,包膜厚薄各异,内外组织形态基本一致。19例乳头状癌组织结构以及细胞形态特征较为明显,而且乳头伴纤维血管轴心,形态不一。可发现毛玻璃样核,表现为重叠、核沟,偶尔有砂粒体以及核内包涵体。11例未发现典型结构乳头,细胞表现为毛玻璃样现象,纤维间质中发现肿瘤组织生长。
2.4 巨检结果研究
30例患者实施巨检,大多数肿块被膜较为完整,表面不光滑,表现为凹凸不平,切面发现分隔不同质地多发性结节,它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状态相近。结节一般质地较软且为灰棕色。如果出现钙化或者纤维化结节时,质地较硬且为灰白色。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质地较硬,为细颗粒状,边界较不清楚,浸润至甲状腺实质内部,表现为纤维化或者为似纤维瘢痕样。肿块直径:0.3~1.0 cm,少数多发,大多数单发。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甲状腺疾病,经病史以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指直径小于1 cm,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诊断过程中,因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变大不显著,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发生漏诊情况,术前诊断较难。特别是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该症状非常容易掩盖PTMC特征,因此给临床的确诊造成较大的困难[2]。所以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对于改善确诊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疾病被误诊时,主要有以下几点:(1)医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发现临床特征与甲状腺肿相似后便诊断为甲状腺肿,往往忽视其它疾病;(2)诊断时其结节体积小,较难发现;(3)经B超、甲状腺检查时,确诊率低。
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其手术切除范围尚不统一。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指征包括:(1)囊肿压迫气管等部位,同时伴典型的临床表现;(2)胸甲后甲状腺肿;(3)甲状腺体积变大,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4)并发功能亢进;(5)考虑为恶性病变。如果无手术指征,可经超声等检查手段随访,如果结节有不规则、边界模糊等表现时,则可实施手术治疗[3]。临床中选择手术治疗时,按照肿瘤学理论应增加肿瘤切除范围,避免行第二次手术。增加切除范围能够使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可减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效果[4]。总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术前诊断较难,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PTMC的临床病理特点可改善疾病诊断确诊率,以便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866-867.
[2] 赵滨,杨静,胡盛,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79例的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2113-2116.
[3] 杨洁,李晓江,任艳鑫,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46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1):107-109,114.
[4] 赵翔宇,赛力克,阿勒哈,等.59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治经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33-34.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Nodular Goiter With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ZHANG Guoxin, Dong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Dongning 1572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odular goiter with 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 (PTMC)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ummary of 30 patients with nodular goiter with PTMC clinical pathology data.Results PTMC nodules a hard, a fine granular, the edge is not clear, soaked to the thyroid parenchyma internal, partial fibrosis or fibrous scar.Conclusion The nodular goiter with PTMC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dular goiter with PTMC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s, so that timely treatment.
[Key words]Nodular goiter,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Clinical pathology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13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16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