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5-01-31王祯
王祯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王祯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SDS 得分、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单位:165399 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
随着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产后抑郁症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产后抑郁症指产褥期产妇发生抑郁症,其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恐怖、焦虑以及沮丧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失去照顾婴儿能力。不仅对产妇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还不利于婴儿生长、智力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易导致病情变重。因此应该及时实施有效护理手段,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产妇生命质量。本研究选择140例产妇,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
参考文献
[1] 卡丽毕努尔·力提甫,张嫣,帕提古力·克里木,等.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健康信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526-527.
[2] 艾维颖,高山凤,阚秀莲,等. 产前产后持续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1,6(2):214-215.
[3] 王嵘.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2):1998-199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140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0±0.7)岁,孕周:36~41周。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3±0.6)岁,孕周:36~41周。入选标准:(1)初产妇;(2)初中以上学历;(3)行产前检查、阴道分娩者;(4)排除精神病等患者。两组在年龄、孕周、学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析。
1.2.1 认知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通过相关知识,结合患者一般资料如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等,定期向患者开展随访活动以及预防该类症状的宣传教育,向患者介绍该症状预防知识,使他们对其的认知有深入的认识,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2.2 心理护理干预 根据患者发生的情感及负面情绪,制定有关干预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用鼓励性语言,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运用适当的心理调节方式,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避免患者因病情重、预后差等多方面因素出现负面情绪,使其感受到家庭以及社会的关心支持。
1.2.3 休养环境 (1)环境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安静;(2)保持新生儿、产妇被褥舒适干净;(3)护士应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使其意识到产褥期时期较为特殊,所以应对产妇异常行为表示理解。并对产妇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1.2.4 产后保健 (1)建议产妇科学起居、饮食;(2)观察产妇乳头、母乳等方面,并测量其子宫高度,了解其子宫复旧等问题;(3)建议产妇应该保持产褥期卫生,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保障其身体健康。
1.2.5 育儿保健 (1)指导产妇正确喂养步骤;(2)对婴儿实施针对性护理,注意婴儿脸部颜色等方面;(3)建议产妇经常抚触婴儿,从而增强产妇与婴儿的沟通交流。
1.2.6 提高抑郁症高危孕妇的重视 (1)设置相关登记卡,及时了解产妇情况,尤其是产妇的心理状态;(2)提高访视频率,并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其心理改变。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数据采用 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SDS得分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得分为(35.62±4.57),对照组SDS得分为(48.04±5.06),观察组SDS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存质量得分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为(136.7±5.4),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为(104.3±4.8),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关研究资料发现[2],人格特征因素为产后抑郁症的基础,内分泌为生物学基础, 心理退化为心理学基础,负面事件的出现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诱因。妊娠分娩为育龄妇女的正常的生理情况,但对产妇则是较大的生理、心理改变。造成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丈夫关心不足等因素, 该类产妇出现抑郁症几率较高;另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育儿、自我护理知识较为欠缺,产后期较为困难,是亟待指导的时期。但因分娩后住院时间短,护理人员短时间内无法给予大量信息,再加上出院后产后随访不及时,从而极大提高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的关系[3],负面情绪能够影响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采用健康教育以及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使护患关系良好,使产妇心情舒畅,从而成功完成角色的转变。另外,还应该掌握其家庭情况,并对家属实施合理适当的疏通交流,同时缓解其家庭的紧张关系,指导相关保健知识,从而得到丈夫、家庭全面的照顾与支持,以改善产妇产后精神负担,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SDS 得分、生存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WANG Zhen, Mohe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Mohe 1653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Methods 140 cases of maternal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up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DS score, survival quality score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eliminate the maternal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ther negative emotion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Clinical effect assess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1.10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1-0126-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