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6-11-30叶凤珍陈远岭张金
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丛戎++++++惠李++++++丁智慧
[摘要]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诊断为产后抑郁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4周及8周,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研究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结论 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 抗抑郁药;认知行为;疗法;产后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04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s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Sixty case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Corelle Hospit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even and odd-numbered admission,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addition.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of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1); HAMD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 weeks,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DAS score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DAS score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Significant effective rate and gener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Antidepressants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ntidepressant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Postpartum depression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为重要特征,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1]。抑郁症素有“隐性杀手”之称,其自杀的掩蔽性、完整性和成功性等特点常常使人防不胜防。该症已成为危害个人、社会的一个严重的卫生问题[2]。根据WHO的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自杀将位居中国总疾病负担的首位。产后抑郁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抑郁症,通常指产后6周内发生的、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的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3]。因此,及时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应用科学的方法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断为产后抑郁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后6周内发病。②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量表[4]17项得分超过17分。③入组时常规检查正常。④入组后停止哺乳。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者;③滥用药物者;④癫痫患者;⑤药物过敏者。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脱落标准:中途撤除知情同意或产后无法访视者,导致资料缺失无法进行本研究统计分析的视为脱落。在出现产后抑郁后拒绝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者,也视为脱落,但已收集到的资料可用于统计分析。剔除标准:本次研究中受访围生期妇女合并排除标准中任意一项者,其资料视为不可用,不予统计分析。60例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商品名: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41)抗抑郁治疗,舍曲林50~100 mg/d,合并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加用苯二氮类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治疗8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认知干预分为5个程序:让患者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面临的能够引发焦虑抑郁的场景;让患者评价自己的焦虑抑郁水平;指导患者察觉压力情景下产生的焦虑抑郁认知;帮助患者重新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这些想法;指导患者评价焦虑抑郁水平情况。具体操作方法:采用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的方法。小组形式:每组5例患者,通过讲座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患者在讲座上可进行讨论和提问,促进沟通,帮助患者体验情绪,鼓励患者间交流经验。个体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一对一会谈,回答患者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向患者讲解抑郁的相关知识,指导科学育儿,帮助患者转换角色;一对一辅导帮助患者面对负性情绪,耐心聆听患者的诉求,通过询问、交谈、鼓励、疏导等促使患者积极治疗;除此之外还要与家庭成员进行一对一沟通,让家庭成员多陪伴,给予支持,减少不良刺激;一对一的心理支持每周2次,共进行8周。小组形式第1个月每周进行1次,随后每2周进行1次,共进行8周。
1.3 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10个因子,共90个症状评分,每个条目根据程度评1~5分,评分越高越严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及8周分别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前后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6]对患者进行评价。DAS属于自评问卷,由40条项目组成,用以评估人们潜在的较深层的认知结构,按个体对这些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同意程度来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认知障碍越严重。临床疗效[7]根据HAMD评分判断,共有17个条目,根据HAMD的减分率≥75%,或者总分≤7分为痊愈,显著进步为减分率≥50%,进步为减分率≥25%,无效为减分率<25%;痊愈+显著进步为显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AMD评分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治疗后2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2周,治疗后8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D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4 两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5。
3 讨论
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探讨产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提高母儿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今,产后抑郁的高发生率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婴儿健康和家庭和睦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妇产科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重视;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新时期的精神卫生政策,已明确提出“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和防治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孕产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8]。
国内外对围生期妇女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证实,围生期妇女处于情绪障碍发生的高风险中[9]。鉴于产后抑郁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着妇女心理健康,是婴儿生长发育、智力行为发育的不利因素,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10-12] ,如媒体常常报道的产后自杀和扩大化自杀(杀婴)。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探讨产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提高母儿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产后抑郁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扑朔迷离,多数学者孤立地采用诸如生活事件、家庭内暴力、社会支持、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病并不能较好说明产后抑郁发病的可能机制[13]。既往研究多关注产后抑郁的易感因素,且大多单因素,并未进行社会-心理-生物学系统研究。对产后抑郁的防治,早年多采用激素治疗,防治也更多关注产前或产后的心理和社会支持,而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作用如何也局限于小样本研究,且疗效也不尽人意。
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是突出的症状,患者也会察觉自己情绪不正常,但大多时候归咎于环境或者他人[14-17]。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感觉不愉快,自责、自卑、内疚感强烈;自我感觉反应迟钝。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意志活动减低,难以专心工作,不愿意参加社交互动,或者愿意参加,但缺乏勇气与信心。患者被动,依赖心理强,对事情不愿负责任。有80%的患者因头痛、头昏、失眠、身痛、耳鸣、眼花等症状就医,部分症状可长期存在,但加重或者缓解不明显。
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着眼点为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18-19]。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假设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改变与其认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可以达到改善情绪及行为障碍的目的[20-23]。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已初步得到肯定[24]。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本次研究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素改,李春雷,王继花.解郁舒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6):921-922.
[2] 董超群,王才康,王超,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11-13.
[3] 潘莉莎,刘小娟,方蕾,等.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中医五音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4):634-637.
[4] Lopez-Pina JA,Sanchez-Meca J,Rosa-Alcazar AI.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a meta-analytie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study [J]. Int J of Clin Health Psychol,2009, 9(1):143-159.
[5]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6] 陈远岭,徐俊冕.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65-267.
[7] 姜义彬,徐桥,胡敏优,等.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777.
[8] 李涛,李刚,王莹.度洛西汀单用与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25(3):188-190.
[9] 陈静,黄平.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0):24-26.
[10] 姜静,周雅君.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3):25-27.
[11] 陈登宏.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我认知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0):2634-2636.
[12] 唐英,陈玖,黄平,等.认知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14(2):333-335.
[13] 王娜,肖旻.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88.
[14] 赵雁萍,卢萍.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148-149.
[15] 贾玉芳.盐酸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53-54.
[16] 杨家爱.临床心理疏导与支持对预防产后抑郁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02-103.
[17] 张砚媚.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04-105.
[18] 谭雅容,王阳,王纯,等.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脑激活强度[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60(3):132-136.
[19] 常艳红.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08-109.
[20] 秦华,王秀云.心理干预矫治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评估[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14):1969-1971.
[21] 孔令军,左小云,周永彬,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70-72.
[22] 肖壵南,陈丁玲.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4-186.
[23] 刘国斌.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5):36-38.
[24] 曾媛媛,刘波,刘敏,等.认知行为疗法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