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的中医治疗体会

2015-01-31李雪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胃癌

李雪飞

胃癌的中医治疗体会

李雪飞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胃癌的临床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通过对35例胃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发现在治疗上多采用扶正为主的方剂治疗胃癌,其中以六君子汤的使用最为广泛。结论中医治疗胃癌主要有益气健脾,化痰散结,行气消滞,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胃癌主要采用整体调节止痛,辩证止痛,外用止痛等方法。同时,温通降浊解毒法也是治疗胃癌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胃癌;中医;治疗

作者单位: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LI Xuefe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2011 patients were treated 35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for the stud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35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npatients summary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ound that in the treatment of righting the main use of the prescriptio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hich is the most extensive.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mainly Spleen Qi, phlegm, blood circulation, detoxific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mainly overall adjustment pain, pain dialectical, topical analgesics and other methods. Meanwhile, Wen Tong Jiangzhuo detoxify method is a good method of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Key words]Stomach cancer,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虽然胃癌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的外界因素为食物中含有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等化学致癌剂,另外较重要的还有遗传因素[1]。目前一致认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常见的癌前病变有胃息肉和胃粘膜巨大皱襞症,另外也包括慢性萎缩胃炎和手术后残胃等。通常发生食欲减退,腹痛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另外还有呕吐或呕血,黑便等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共收治了35例胃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58岁。所有35例胃癌患者中,癌前病变期患者4例,早期8例,中期14例,晚期9例。

1.2 方法

1.2.1 一般调理 在治疗胃癌前,应先排查是否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或胃溃疡等,如患有胃部疾病则需要首先对其进行积极治疗。另外必须做到尽早诊断和及早治疗。早期胃癌发现的关键是对基层医疗单位建设的加强,另外的要点为对高危人群的熟悉和掌握,胃病久治不愈的40岁以上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同理,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也应该定期观察[2]。胃粘膜异性增生病人可以定期检查,主要采取气钡双重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的方式进行检查,此类方法同样适用于不完全型肠化生病人,通过以上方法往往可以在早期确定胃癌的诊断。确诊胃癌后,手术治疗应该及早进行,在术后可以对病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胃癌患者的食物应着重以清淡和富含营养为主,燥热生冷和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食用,特别在术后食物应限定于易消化易吸收,有丰富营养的食物。需要少食多餐。

1.2.2 中医辨证论治 胃癌术后疗方为生黄芪30 g,党参15 g,陈皮10 g,枳壳10 g,半夏10 g,厚朴10 g,石斛15 g,内金10 g,生三仙30 g,甘草4 g。用水煎服,该方可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上药加水700 ml,煎汁300 ml,每日1剂分服,连用2周[3]。

胃癌化疗期间的疗方为,半夏12 g,茯苓和太子参各20 g,鸡血藤和生黄芪各30 g,黄精、自术、沙参、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焦三仙各15 g。用水煎服。服后可健脾和胃、滋补肝肾。每日1剂。分2次服,化疗后开始服用,连服3周。可以起到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增加体重,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的作用。

胃癌放疗期间的疗方为,北沙参30 g,麦冬、石斛、竹茹、女贞子各15 g,鸡血藤30 g,玉竹、陈皮、木瓜、内金各10 g,砂仁6 g,甘草5 g。用水煎服,该方可和胃降逆、益气养阴,每日1剂,分2次服,放疗期间服用,连服3周。可有减轻放疗反应的作用。

肿瘤的疗方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陈皮、甘草、淮山药、茯苓、半边莲各适量。有神疲的状况可以加黄芪、太子参;内金、蚕砂、佩兰、柿蒂对胃脘不适的状况可有所改善;有寐烦的状况可加夜交藤、合欢皮、生龙牡、枣仁;车前子, 萆薢、海金砂可改善小便不利的状况。药方服用加白花蛇可解毒通络,注意另外冲服;药方加羊肚枣可以起到消食的作用;云南白药会缓解疼痛,注意另外冲服。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此疗方可理气健脾、解毒抗癌,可以在胃癌康复期用以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通过该疗方明显改善,从而缩小瘤体,达到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4]。

抑癌散的疗方为:雄黄、瓦楞子、木香、白术、血蝎、半夏适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此疗方有健脾益气、理气活血、散结消癓的作用,对于采用手术和放疗及化疗的患者可服用此疗方。疗方可在近期获得明显疗效,可抑制肿瘤的生长,调整机体的不平衡,疗方可改善胃癌部分症状。

1.2.3 中药成药治疗 平消片理气活血,消瘀散结,适用于胃癌气滞血瘀,痰湿结聚证,有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作用。与化疗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制剂规格:每片0.5 g。4~8片/次,3次/日,餐后温开水送服。喜树碱注射为中药旱莲属植物喜树中提取的抗癌药物,喜树碱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0 ml,每天一次,连续10天,停止10天的为一个周期,为一疗程。该药具有杀虫解毒散结之效,可用配合中药治疗晚期胃癌。参芪注射液具有健脾益气作用,每支20 ml加入5%葡萄糖盐水200 ml中,静滴,每日1次,5周为一疗程,可配合化疗治疗胃癌。据有关研究表明,药物联合化疗,提高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如骨髓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参麦注射液10 ml每支含人参,麦冬生药各1 g,化疗三天前或化疗开始使用,每40~6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10天为一疗程,每日1次。用益气养阴效果,可用于与胃癌化疗治疗。鸦胆子制

剂中取10%鸦胆子油乳剂,每次30 ml,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0天为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消积食,提高免疫功能,对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的治疗有效。

2 结果

通过对35例胃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发现在治疗上多采用扶正为主的方剂治疗胃癌,其中以六君子汤的使用最为广泛。所有35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有降低,其中25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10例患者恢复良好。

3 讨论

胃癌的前期慢性萎缩胃炎病变难以逆转的观点,通过中医治疗癌前病变的进展而扭转,做到了可能通过药物来预防胃癌,并且也使非手术治疗胃癌成为可能。在今年的研究结果中显示,胃粘膜的血流量可以通过活血化瘀药物来增加,从而起到可以使微循环得到改善的作用,另外还可达成减少炎性渗出的目的,而炎性渗出减少后,能促进炎症吸收[5]。此外,胃粘膜固有腺体的再生和肠化生可通过对增生性病变不同程度的软化和吸收功能的促进来进行改善,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显示,胃泌素的分泌能通过部分中医药物来进行调整,在此程度上也能对胃蛋白酶的活力进行调节,提高免疫力,改善整体功能状态[6]。机体免疫功能可通过健脾药方来进行调节,提高cAMP/cGMP比值,从而做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另外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促进,以及组织损伤的修复也可以通过健脾药来起作用。对HP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药物有紫花地丁、玫瑰花、良姜、土茯苓、黄连、乌梅、黄芩、山楂、黄柏、大黄、桂枝等。

中医中药治疗胃癌联合了重点扶正与祛邪和机体平衡的调整。减缓让肿瘤的生长速度得到减缓,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缩小肿瘤的效果,另外中医治疗胃癌有减少肿瘤机体损伤[7]。对长期服用中药的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后得出结论,患者往往因为自身的症状不明显而不能察觉出肿瘤的发展扩散,且均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从此可以得知,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是重视整体,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肿瘤的发展受到延缓,最终因此使患者的痛苦得到减轻并且延长生命[8]。目前通用的西医疗效评定为测量瘤体大小作为主要指标,而这基本无法完全反映出中医的疗效特点。这很大的局限了晚期胃癌的疗效判断,故目前紧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胃癌治疗的疗效标准,此项研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顾玉兰,朱海杭,卜平. 几种中药抗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2):114-116.

[2]吴苏柳. 旋覆代赭汤合理中汤治疗胃癌术后顽固性呃逆27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3):35.

[3]刘瑞,李杰. 中医药治疗老年胃癌的优势及策略[J]. 北京中医药,2011,30(10):767-769.

[4]王婧,田邵丹,陈信义. 胃癌中医证素探讨[J]. 天津中医药,2009,26(5):402-403.

[5]祁明浩,刘沈林. 转化医学与胃癌中医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1-2.

[6]谷雨,吴勉华. 胃癌中医研究近况[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38-340.

[7]李晓丽. 胃癌及其疼痛中医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 光明中医,2003,18(107):30-32.

[8]范跃峰. 胃癌的中医治疗策略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19):41-4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8.135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8-0195-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35.2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胃癌
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中医治疗方法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