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改革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2015-01-26田冬霞
·医患沟通·
广东某高等医学院校医患沟通课程改革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田冬霞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182,cafe7911@163.com)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患沟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合理性、课程的实用性及学生对此课程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医科大学3个年级89位医学生实施调查。结果74.2%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收获大或收获较大,63%的学生最喜欢视频观察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二者相结合,61.8%学生不同意增加学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安排较为合理但教学考核是难点。结论基于课程整合的视角,革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开放性,加强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评估是增强医患沟通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医患沟通;课程改革;满意度调查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9A107;项目编号:10A060)
中图分类号〔〕R195〔
收稿日期〔2015-03-30〕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with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A Medical College in Guangdong
TIANDongxia
(SchoolofHealthManagement,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182,China,
E-mail:cafe7911@163.com)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ecessity of this course is ope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links and the practicability of courses and students' satisfaction to this course.Methods: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 in a medical university three grade 89 medical students implement investigation.Results:74.2% of the students think learning this course wares or harvest is larger, 63% of the students like the video observation discussion method and role playing method,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61.8% students do not agree to increase the school,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to arrange reasonable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difficulty.Conclus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openness, strengthen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evaluation is a key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Key word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vestigation on Satisfaction Degree
1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对国外医患沟通教育进行研究以及对国内相关院校的医患沟通课程设置调研的基础上,2012年下半年对我校《医患沟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对授课方法进行了全新的改革,2013年3月份正式在我校2010级康复治疗学专业等班级实施了新改革方案,现已经实施了3年。为了解此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合理性、课程的实用性及学生对此课程的满意度,在课程考试之后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该课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对2010级、2011级、201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共89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最后一次课时在教室发放并且回收(注:2015年采用的是问卷及网络调查收集资料),有效问卷率100%。其中男生32人,占 36% 女生57人,占64 %。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于该课程学习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关于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没有学生认为无收获,认为收获大及收获较大的共有66人,占74.2%。对于“学习本课程是否有利于提升医患沟通能力”,认为“有启发,作用大”和“作用较大”的学生共67人,占75.3%。而认为“有一定作用”的有22人,占24.7%,没有学生认为学完该课程后对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没有任何作用。该调查结果表明,此次课程改革较为成功,学生对此课程的安排较为满意,学习之后有收获且有利于其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没有学生认为此课程是浪费时间,对提升其临床沟通技能没有任何作用或没有收获。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认为“收获大”和“启发作用大”的学生人数仍尚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课程还有许多值得完善与改进的地方。
2.2对本课程改革之授课内容的评价
本次课程改革,在比较与分析了国外两本经典医患沟通教材优缺点的基础上,[1]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全新改革,选用了由刘惠军主编《医学人文素质与医患沟通技能教程》,在删除了与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共安排了6个章节的内容:①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原理,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技能,③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史采集技能,④解释问题与制订诊疗方案的沟通,⑤坏消息的告知及策略,⑥冲突情境下的医患沟通。
对于各个章节学习后体会的情况,学生们普遍认为最受启发的是对坏消息的告知策略及冲突情境下的医患沟通。此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技能及解释问题与制订诊疗方案的沟能也获得相当大的启发,针对于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并非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对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病史采集技能章节并不太感兴趣,课后访谈有学生要求增加与康复专业性相关的沟通技能教学内容,更助益于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2.3对于是否增删相关学习内容的态度
关于是否有必要增加同行间沟通技能之学习内容,83人(占93.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4人表示不清楚,另有两人认为没有必要。医务人员同行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是除医患关系之外的重要议题,而同行之间关系的融洽也与是否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密切相关,同行之间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提升患者医疗服务质量及安全。此外,同行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医师个人职业生涯成功也颇有助益。学生们对此有较为深切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在医学本科生阶段,处理坏消息的告知及冲突情景下医患沟通是非常困难的议题,建议在医学本科生阶段不宜进行此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学。但是从此次调查结果得知,认为该方面技能的学习有必要的有87人(97.8%),而仅1人表示“不清楚”(1.1%),1人认为“没必要”(1.1%),而2012级学生100%认为有必要应学习这方面的技能。这与学生对该方面技能课程内容学习启发及收获最大的结果相一致。这说明,由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升级,导致一些恶性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学生们作为“准医务人员”,以及见习、实习期间均需要处理医患关系事宜,面对冲突的医患关系将不可避免,因此,对此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热情高涨,动机也强烈,并认为该方面知识技能学习成果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因此,该方面的学习内容设置极为重要。
2.4对于是否增加课程课时的态度
各医学院校该课程的学时各异(如南京医科大学为27学时),我校为24个学时,但是以角色扮演教学法、视频观察比较讨论法等形式来实施,有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在时间方面比较紧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对于“是否应该增添该课程的课时”,有55人(61.8%)认为没有必要或不清楚,34人(38.2%)认为有必要。
2.5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
在此次课程改革中,我们更新了教学理念,主张以“以问题为中心,以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参与式学习为特色”,完全改变了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主要以“角色扮演法”“视频观察对比”“讨论法”等参与互动式教学方法而实施。学生对这些教学方式的评价不一,14人(16%)偏好角色扮演法,16人(18%)喜欢视频观察对比讨论法,而角色扮演与视频观察对比讨论二者结合法最受欢迎,为56人(63%),仅3人(3%)喜欢讲授法。此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由于教学机制、体制及沟通教学师资的局限,尚无法给学生分组后各安排一名指导者 。在角色扮演的实施中,只让2~6名学生参与扮演了医务人员、病人及家属的角色,而其他人则只能“旁观”,缺乏角色体验与沟通技能的运用与实践。因此,真实参与了角色扮演的学生觉得作用较大或作用非常大,而作为旁观者的学生则收益不明显,甚至有3人觉得没有作用。初步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准备的案例有限,尚没有正式编制学生使用的角色扮演的案例手册,仅提供了角色扮演的相关纪律要求,这不利角色扮演法的有效实施。从调查结果来看,约一半的学生认识到角色扮演案例手册的重要性,但也有一半的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
3讨论与建议
3.1采取多种措施,发挥角色扮演教学法的作用
角色扮演法是此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对医生角色和患者角色的扮演,在模拟临床的环境下,利用所学的沟通知识,在练习与病人(或其他医务人员)沟通的技巧,提升沟通能力的同时,综合应用所学有关疾病的症状、体征等医学知识与技能,达成所设定的临床任务目标。此外,体会病人及家属在求医时的痛苦、担忧与焦虑,促使学生换位思考。这为医学生过渡到医生的角色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教师作为组织者,要对角色扮演的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包括①编写剧本、预告学生角色扮演的学习目标、提醒学生不要偏题。②对表演者和观众提出相应要求,如旁观者需注意观察扮演者的临床技能操作是否到位,更要注意言行举止中沟通技能的运用及发挥,能否体现人文关怀,以及完成临床任务和建立良好关系的双重目标。③表演结束后课堂学生的讨论与点评(含扮演者的自我评论与反思、最后是老师的总结),强调所学的内容以及怎样的过程能被运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以及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为了加强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实效性,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与水平,设计更丰富的真实情景且任务难度适当的案例。提供学生学习手册,明确角色扮演的相关要求,优化角色扮演的流程,节省或避免浪费时间。诊断角色扮演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谋求改进。
3.2注重教学开放性,加强实践教学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发展目前呈现“大分化、大综合”的趋势下,需要医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的无限性与接受在校医学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学生对于是否要增加学时赞成与反对之间焦灼的状态也表明了这种困境,有效的办法就是课程整合。[2]实践教学不足是本次教学改革中的不足。接下来将借鉴兄弟院校的一些做法并加以改进,如采用门急诊导医(内容主要为引导、咨询、扶弱及维护秩序等),目标为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患者和家属的负担,感受到医院环境、就医环节等对患者的影响,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情感与态度。病房陪护患者(与一位或若干位患者及家属“聊天”、给予患者生活照料及相关健康教育等)。[3]基于课程整合视角,注重教学开放性,与同时开设的康复专业课如内外科疾患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协作,在见习时将沟通技能目标渗透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中,一方面有利于节约学时,同时也更加突显了知识的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技能解决问题或完成临床任务的能力。
3.3课程前后进行诊断性评估与满意度评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化考核改革
为实现医患沟通课程目标,其教学有两个关键,一方面是教什么、怎么教,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学习成效如何。“怎么教”涉及前述教学方法的议题。“教什么”则为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是重点亦是难点。课程之前问卷调查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知态度、误区、需求进行诊断性评估,课后也进行满意度评估,为后期课程开发提供方向。由英国医学本科生临床沟通技能教育委员会(UKCCSTUME)主导,基于30年来临床沟通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证据之上,经由英国所有医学院校(共33所)从事临床沟通课程教学的负责人共同探索与反复讨论后共同发布了《英国医学本科生沟通课程内容之共识声明》[3]将有利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学习成效则须论及考核问题,考核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考核模式不但能真实考察出学习水平,而且能推进教学的开展。[4]试卷考试只能考核出学生的知识,学习体会的论文可间接显示态度,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会有效利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针对2013级的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由原来的笔试(70%)+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20%),转为笔试(60%)+课堂角色扮演等表现(20%)+平时作业(20%),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困难,即需要将学生实践采用外部评价(老师、患方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提供沟通技能检测表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5]通过评价与反馈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采用情境化的真实任务评价学习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从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医患沟通课程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学校相关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不断变革的基础上,持续性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促进医患沟通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与沟通能力的明日医生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冬霞,林杰才,陈化.中外两本医患沟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3,(1):308.
[2]周莹.医学人文融入医学专业PBL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上海:复旦大学,2012:39.
[3]石平,任冰,施建辉,等.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与考核模式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9):27.
[4]陈化,聂业.从临床医生与医学生的认知对比的视角谈医学人文教学改革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258-260.
[5]朱芳琳, 滕志香,赵书峰,等.国外医患沟通质量评价量表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376-381.
〔修回日期2015-06-24〕
〔编辑李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