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4尤敏
尤 敏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尤 敏
(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护理人员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实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分别为(96.48±3.24)分和(19.18±3.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7±6.57)分和(8.76±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3.58±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7±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临床护理管理;分层次管理;常规管理;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最基本的保障是护理管理,与护理的整个程序密切相关,对护士、患者及医师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医院的社会形象、临床医疗质量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对护理质量影响巨大[1]。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对疾病及病症本身的护理,也是围绕患者开展的整体健康干预,包括:环境护理、心理护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的护理。只有逐步完善护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护理的有效性,使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笔者通过对该院44例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并将实施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管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效果较理想,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护理人员88例,均为女性,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8±6.3)岁;工龄2~20年,平均工龄(10.7±3.2)年;本科及以上8例,大专12例,中专6例,主任护师2例,主管护师22例,护师12例,护士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性别、工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责任护士为副组长,其余为组员;评价成员的知识储备、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后进行分级,根据级别明确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并制定相应的培训及考核方案;各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实行护理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分为4个级别:一级护士长、二级责任护师、三级责任护师、四级助理护士,将各级的责任及职落实后,由护士长负责监督、协调并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处理;二级责任护师负责管本组成员日常工作,布置任务并临床指导;三级责任护师零距离接触患者,全程护理中实施部分工作;助理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3观察指标:实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工作压力、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1.4判定标准:由护理部邀请专家评价护理质量[3],1~100分,分数与质量呈正比。工作压力及满意度分数均为1~20分。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分别为(96.48±3.24)分和(19.18± 3.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7±6.57)分和(8.76±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3.58±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7±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是处理和诊断人类潜在或现存健康问题的反应,医院护理人员极大的影响着患者,也是医师的合作者和助手,对患者的预后也产生重大影响。护理工作内容繁琐、范围广泛,专业技术性强,繁琐的日常护理工作使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易造成护理人员情绪消极[4],同时,技能不同的护理人员实施相同的护理工作,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团队的护理质量下降,护理效率差,满意度较低。分层次管理模式是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是根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明确分级后进行的管理,将护理人员位置安排合理,工作内容适当,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充分的调动起来,配合也较理顺,护理团队的合作得到了提高,工作灵活性得到充分发挥,人员浪费状况得到纠正,工作人员精神面貌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使护理成效及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5]。本研究通过对44例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并将实施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管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分别为(96.48±3.24)分和(19.18±3.8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7± 6.57)分和(8.76±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3.58±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7±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层次管理可以优化护理队伍的结构,理顺护理工作的流程,可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培养与管理的良性作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李雪松[6]通过对20名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并将实施效果与实施前相比,发现,分层次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工作成绩感及护理满意度,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明兰.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70-71.
[2]刘红援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管理研究,2011,25(6):1562-1564.
[3]李凤姸.浅谈护士的素质与护理质量[J].中外医疗,2011,24(29): 178-179.
[4]靳芹.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51-52.
[5]郎秋梅.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49-150.
[6]李雪松.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70-2171.
R473
B
1671-8194(2015)18-0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