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0-03-17陈攻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5期
关键词:双师职称双师型

陈攻

[摘           要]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于我院担任护理“双师型”教师的护师中随机抽取10例,使用调查问卷评估护师的压力程度,统计压力源事件,并提出缓解压力的对策。结果:护理教师在工作强度、管理制度、教学环境、工作保障、自身能力感到一定的压力。工作强度压力最高,自身能力的压力最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教师中,压力源包括临床工作责任重,工作强度大的压力;没时间备课准备的压力;要参与课题科研研究,参与职称评比的压力;教学内容变化快,要求高的压力;没掌握教学技巧和备课技巧的压力;知识结构不系统、完善的压力;医院领导层对教学工作支持力度不高的压力。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双师教师需要平衡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工作压力巨大,需要对教师压力进行客观评估,集中关注其压力源事件,集中给予减压措施,从而控制压力源。

[关    键   词]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事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218-02

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承担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兼任护理专业教育的教师,将护理技能和理论传递给学生。[1]为保证“双师型”教师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提高护理教学质量,需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压力,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工作和教学中。需要深入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压力源,了解他们的工作需要,采取合适的对策,支持护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本文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双师型”护师中随机选取10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本院10例护师为样本,性别:男/女=1/9,年龄(40.52±2.09)岁。护师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使用医院自制量表调查“双师型”护师的压力情况,主要针对工作强度、管理制度、教学环境、工作保障、自身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评分,轻度压力:<2分,中度压力:2~3分,重度压力:>3分。[2]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询问护师压力源事件。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x±s),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程度

工作强度压力最高,自身能力的压力最低,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二)护理压力源事件

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三、讨论

(一)“双师型”护理教师的压力源

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教师压力体现在工作强度压力、管理制度压力、教学环境压力、工作保障压力、自身能力压力。工作强度压力最高,自身能力的压力最低,差异显著(P<0.05)。护师在工作强度、管理制度、教学环境、工作保障上存在压力,工作强度压力最高,护师常常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包括工作质量降低,护师没有时间准备教学工作,备课时间短,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护理教师中,压力源包括临床工作责任重,工作强度大的压力;没时间备课准备的压力;要参与课题科研研究、参与职称评比的压力;教学内容变化快、要求高的压力;没掌握教学技巧和备课技巧的压力;知識结构不系统、完善的压力;医院领导层对教学工作支持力度不高的压力。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师压力源事件中,最严重的压力源事件为工作责任中,强度高。其次由于时间紧张,护师多没有时间备课,也造成工作压力增加,分散护师精力,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护师护理工作也受到负面影响。护理人员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参与职称晋升,以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参与课题研究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有推动作用,科研能力也能反馈出护师的专业素养。[3]但参与课题科研研究后,护师很难有时间分配和备课工作。同时有调查显示,护理专业科研课题研究,和其他医护专业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到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限制,对护理学科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二)“双师型”护师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

我国护理学专业起步较晚,各个院校在培养护理人才时,仍然受到课程体系的限制,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培养质量上有所欠缺,难以起到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目前的护师队伍中,主要以本科生为主,只有很少一部分护师是研究生,学历对护师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职称对护师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当护师职称越高,其压力值越高,多由于职称高,护师的工作强度、责任意识以及工作内容均有提高,使其压力远高过其他护理人员。[4]如护士长的职称多为高级或者中级,作为科室护理队伍的责任人,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责任,使其工作压力较大。

年龄也是影响护师压力源的主要因素,当护师年龄增加,其面对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刚毕业的护理人员,多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工作复杂性和技术含量较低,年轻人具有较高的精力,不需要承担过重家庭负担,因此面对的压力较弱。对于35岁以上的中年护师而言,不仅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的家庭压力,很多护师起始学历是中专或者大专,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接受成人自考教育,提高学历水平,从而争取晋升。使其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增加了压力源事件。除此之外,婚姻状况也会影响护士压力源。如已婚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承担起护师的社会角色,还可能需要承担妻子、丈夫、妈妈、爸爸、儿媳、女婿等社会角色。当社会角色出现矛盾或者冲突时,将给护师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5]

(三)缓解“双师型”护师压力的对策

1.保证充足的时间休息和备课

“双师型”护师面临的工作压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来源于工作强度、工作保障、管理制度、自身能力以及教学环境五个方面。在工作强度上,护师的压力最大。高强度工作加重了护师工作压力,威胁护师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护师工作分心,影响其工作专注度。因此,卫生部门要积极协调院校和医院协调时间,给护师预留充足时间,充实自我,进行备课,避免挤压占据护师的业余休息时间,让护师能够保证充足休息。[6]医院和学校需要在管理制度、时间安排以及资源配置上,进行融合,互相支持和补充,给予护师备课、教学大力支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7]

2.提高福利待遇水平

受到工作压力和时间紧张的影响,“双师型”护师有一定比例,不愿意承担教学工作,工作积极性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能对教学工作做充分准备,得不到对应的激励和培训。因此医院需要针对护师职称、自身需求,设置不同的激励措施,提高其福利待遇,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激励护师,提高其积极性。[8]在护师教学期间,可以适量减轻其工作量,给予较高的课时费用,将教学课时和职称评比、评优评干等联系起来,让护师受到双重激励,更加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中。

3.积极利用心理因素激励护师

人类的行为始于动机,医院需要积极利用心理因素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创造能力。[8]如将“双师型”护师课时纳入晋升考核的标准中,达到一定课时的护理教师,可优先晋升。根据教学成果,考核学生的成绩,取得突出成绩的,可给予奖金奖励。定期组织护师参与培训,舒缓压力,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其教学积极性,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建构良性循环,鼓励护师提高积极性。另外,要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有助于支持教学工作的开展。医院领导层也需要建立大力支持的态度,对护师产生心理影响,对带教工作更加重视,积极参与备课教学,着重提高教学质量。在心理层面上激励护师,能够从根本上激励护师,提高护师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双师教师需要平衡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工作压力大,需要对教师压力进行客观评估,集中关注其压力源事件,从而控制压力源,支持临床双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推动护理教育和护理工作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王燕.臨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39,142.

[2]李霞.手术室临床带教中护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134-135.

[3]李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临床带教轮转本科生体会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4):489-491.

[4]李佳临,李保刚,袁源,等.护理本科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期望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2):239-242.

[5]刘海霞,姚晓倩,孙红卫,等.临床双师型教师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3):146-148.

[6]舒亚君,张超.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4):139-142.

[7]张春波.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问题及对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8):218-220.

[8]王祎,任振堃.临床药学立体化教学改革后教学医院药师压力源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9):32-34.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双师职称双师型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