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2015-01-24李彬
李 彬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李 彬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观察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肺癌患者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效果。结果 术后12个月CT扫描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70%。并发症情况如下:共有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穿刺点出血的现象,经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立即得到控制;共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现象,气胸<15%,对气胸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植入术后1周,对该5例患者进行CT复查,气胸均自行吸收;共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咳血现象,对其进行对症处理,植入术后1周均恢复正常;共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现象。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没有大量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且未发现碘125粒子的移位脱落现象。结论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且创伤小,应用前景广泛。
碘125;粒子植入;肺癌;效果
近几年来,逐渐兴起了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肿瘤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放射性粒子在靶区的植入实现较大的处方剂量,避免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从而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肺癌患者30例,对其进行碘125粒子的植入治疗,效果良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研究30例肺癌患者是从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前来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均在我院经过皮肺穿刺病理活检或是纤支镜检查被确诊为肺癌,其中有腺癌18例,鳞癌7例,腺鳞癌5例;其中,中心型患者7例,周围型患者13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为42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在58岁。所有患者均因确诊较晚而失去手术机会。
1.2植入术仪器设备:我院采取德国Siemens多排螺旋CT扫描仪,北京飞天兆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以及穿刺针、探针、植入枪和其他防护设备等,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碘125粒子。
1.3治疗方法:30例患者在植入前均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准备包括术前常规血常规、心电图、凝血五项、生化、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等检查。植入之前要对患者进行5 mm的薄层CT扫描,以确定肺癌瘤体的体积,扫描所得图像可传送至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内重建三维影像,选择进针的具体部位,勾画出植入靶区。在了解肿瘤靶体积以及碘125粒子活性的基础上,计算出所需计量,最终确定进针位置、角度、深度以及植入粒子数量。在患者拟定穿刺点皮肤出以金属物标记。
植入术开始后,常规消毒铺巾,根据定位对患者局部麻醉,注意对患者身体的固定,根据测量所得皮肤表面至肿瘤深度,选择合适长度的穿刺针,试穿CT确认之后,根据穿刺点间隔1 cm扇形方式进针,至肿瘤边缘1 cm处,确认回吸无血可植入碘125粒子。如果患者肿块在3 cm以下,则选择一个穿刺点,调整方向多次进针;如果患者肿块在5 cm以上,则选择多个穿刺点,平行进针。植入完成后对靶区再次扫描,确保植入粒子的分布及数量情况达到术前治疗计划要求。植入术全过程需心电监测,时刻掌握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患者在术后做好抗生素预防感染工作,如有局部出血,采取止血药物治疗。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30例患者均在植入术后经影像学检查肿瘤的体积变化确定治疗效果。术后12个月CT扫描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肿瘤完全消失(CR)的有9例,肿瘤有消退且达50%以上(PR)的有12例,肿瘤缩小不足50%且增大不足25%(NC)的有9例。总有效率,即CR和PR患者占总数的70%。
2.2发症情况:30例患者植入术并发症情况如下。共有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穿刺点出血的现象,经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立即得到控制;共有5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现象,气胸<15%,对气胸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植入术后1周,对该5例患者进行CT复查,气胸均自行吸收;共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咳血现象,对其进行对症处理,植入术后1周均恢复正常;共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现象。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没有大量胸腔积液以及肺部感染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且未发现碘125粒子的移位脱落现象。
3 讨 论
在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手段当中,最为常用就是比较经典的外放射性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的外放射治疗在进行过程中与最高耐受剂量关系较为密切,也受到了较大限制。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经常会受到或大或小的放射性伤害,逐渐被现代医学治疗手段抛弃[1]。近几年来,逐渐兴起了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在肿瘤治疗行业内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患者往往在晚期才被确诊,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好时机。碘125粒子能够通过释放X射线以及γ射线,在连续照射后使得癌细胞的氧增强比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使得肿瘤干细胞在不断消耗后死亡[2]。但是,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过程中也会引发患者的某些并发症,包括有局部出血、气胸、胸痛、咳血以及粒子脱落等。总体来说,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通过提高术中操作的准确性而大大减少。碘125粒子已逐步应用于治疗肺癌,黄芪多糖(APS)联合碘-125(125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3],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时,采取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4-5],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小。
本研究结果表明,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有着其较为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并发症等缺点。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术中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局部出血、气胸、咳血以及粒子脱落等。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现象以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避免和缓解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并发症,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通常情况下,气胸可通过尽可能减少穿刺次数避免。植入术前应当对进针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穿刺的次数以及经过胸膜的层数。如果能对患者胸膜进行充分的麻醉,避免患者术中咳嗽和剧烈用力等现象。根据临床经验,术中未发生气胸时也可能因为患者肺组织的复张现象出现气胸。术后患者如无明显胸闷症状时,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对于咳血并发症的处理,一般采取止血药物进行治疗,情况即可得到缓解。如术后患者出现粒子脱落现象,一般由于肿瘤的缩小所致,故在植入中应尽可能使植入点准确在患者肿瘤病灶中心位置,植入后注意CT复查粒子植入分布情况,则可大大减少粒子脱落并发症的产生。
[1]谢文杰,许迪魁,邢兆伟,等.CT引导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34(7):129-130.
[2]杜学明,吴春娃.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7-59.
[3]孙芳,宋波,王燕虎,等.黄芪多糖联合碘-125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4,20(1):189-192.
[4]陈志军,周爱清,刘震天,等.125碘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8):60-62.
[5]罗永升.125碘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48-149.
R734.2
B
1671-8194(2015)18-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