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术式治疗肛周脓肿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5-01-24宋汉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脓腔内口肛瘘

宋汉远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两种术式治疗肛周脓肿效果的临床观察

宋汉远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肛周脓肿;临床观察

肛周脓肿是直肠软组织、肛管货期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脓肿自行破裂或手术引流后形成肛瘘。患者初感肛门周围有硬块或肿块,肿块周围出现红肿、热火疼痛,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等症状。该病起病急,变化快,一旦确诊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如延误治疗,可能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手术治疗时,最常采用的术式是切开挂线法,亦可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法。为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笔者分别应用其治疗65例肛周脓肿患者,结果表明切开挂线法的疗效确切,降低了术后脓肿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痛苦,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笔者手术治疗的13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84例,女性46例;年龄14~68岁,平均(中位)年龄35.5岁,其中20~40岁者最多(79例)。病程3~19 d,5~16 d者最多(87例);从脓肿部位看,38例为低位(肛提肌以下)脓肿,其余为高位脓肿。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法,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法,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脓肿部位构成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五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的骶管麻醉方法,均取截石位,会阴部做常规消毒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取2%利多卡因15 mL,采用垂直穿刺骶管麻醉。麻醉成功后,使患者侧卧位保证脓肿在后方或后下方,用碘伏由外向内消毒肛周皮肤,再用沾有稀碘伏的棉球消毒肛管内,随后在肛门内植入喇叭肛门镜,寻找感染的肛门腺及是否有肛隐窝溢脓,有者即内口。选取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做以肛门为中心的放射状梭形切口,切口长度应与脓肿等长或者稍长一些。手指探查脓腔,彻底分开脓腔内所有的纤维分隔,再用刮匙搔刮除去坏死组织。一手指伸入肛内作导引,另一食指(或持银质球头探针)从脓腔向原发病灶部位探查内口,或选取两食指间最薄弱处人为制造出一个内口,将内口与外切口之间的皮肤呈放射状切开,用7号丝线连接橡皮筋系在球头针上,引出探针及丝线,同时收紧橡皮筋,注意如果是涉及到肛管直肠环时皮筋不要收得太紧,以免肛门失禁,要双重结扎。内口的两侧予以钳夹后用7号丝线结扎。必须彻底止血,脓腔用双氧水、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脓腔用凡士林油条填塞,压迫止血,敷料外固定。

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在脓肿中央波动最明显处行弧形切口,避开脓腔处,排尽脓液。然后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术中如果发现脓腔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通,则还需在左右两侧距肛缘约2.5 cm处避开坐骨结节,由前向后各做一弧形的切口,使3个切口在底部互通。两侧弧形切口的下端与后位切口间皮桥不应<2.0 cm。再用球头探针沿着切口基底部缓慢向肛内探查,并将探针前端引出肛外,沿着探针切开的内口与脓腔之间的组织,将切口向肛窦上方延长,以清除基底坏死的组织部分,修剪切口成梭形,使之引流通畅。

1.3疗效判定标准:按照文献[1]介绍的方法作为判定疗效的标准,分为3个疗效等级。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伤口愈合,判定为治愈。②患者的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判定为好转。③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甚或恶化,判定为未愈。

1.4观察项目:观察并计算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平均值,按标准判定两组患者各疗效等级的人数,观察并记录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的例数。

1.5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比较两组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经过观察、记录和计算,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3.47±2.25)min、(15.42±1.98)d和(20.18±3.21)d;对照组分别为(14.51±2.31)min、(25.25±2.01)d和(28.42±3.18)d。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为2.60 min,住院时间为28.09 d,创面愈合时间为14.70 d,P<0.05或0.01),说明治疗组的相应时间短于或显著短于对照组。

2.2两组疗效的比较:治疗组65例患者中,43例治愈,16例好转,6例未愈;对照组65例患者中,26例治愈,24例好转,15例未愈。假设检验表明,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c=3.08,P<0.01),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3两组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的比较:术后观察表明,治疗组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的例数分别为3例和2例,对照组分别为12例和18例。假设检验表明,两组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脓肿χ2=6.10,P<0.05;肛瘘χ2=15.13,P<0.01),治疗组脓肿复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肛瘘形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直肠周围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间发生了急慢性的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婴幼儿时有发生。肛周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肛腺感染、损伤感染及糖尿病、白血病等慢性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全身虚弱感染能力低下等因素,其中约95%的感染源来自肛腺。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临床特点为:发病急骤,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切开引流或者自行破溃后容易形成肛瘘以至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

单纯切开引流术是肛周脓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存在术后复发率较高的缺点,患者经常需要再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近年来,临床多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的关键点为要找到正确的脓肿内口,并且合理地处理已受感染的内口。压迫脓肿法、探针检测法、肛内镜检查法以和脓腔探入法等为常用的寻找方法。手术的切口应该与脓腔的大小相差不多,这不仅有利于寻找脓肿内口,也有利于扩大手术视野。同时,寻找内口的过程应做到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损伤患者的直肠黏膜而产生其他并发症。挂线应该松紧适宜,以防止皮筋过早的掉落而造成切割过快,使肛门功能不正常;为了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脱线应于8 d后进行[2]。

本文观察表明,切开挂线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或显著短于切开引流术,疗效显著优于切开引流术,脓肿复发和肛瘘形成发生率分别高于或显著高于切开引流术,可见只要符合手术条件,应首选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

应做好肛周脓肿患者预防性健康教育工作。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②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③积极防治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等肛门疾病,防治便秘和腹泻,以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生。④避免久坐湿地,以免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⑤一旦发病应早期医治,以防其蔓延、扩散。⑥积极防治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裂、炎性痔、直肠炎等肛肠疾病,只要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和减少肛周感染,脓肿和肛瘘的发生。⑦合理调配饮食。要达到增加食欲,纠正便秘改善胃肠功能,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的目的。多选用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食物,少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李春雨,聂敏,王军,等.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03-205.

[2]李强,房洁渝.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50-151.

R657.1

B

1671-8194(2015)17-0056-02

猜你喜欢

脓腔内口肛瘘
Goodsall规律预测与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定位肛瘘内口的价值比较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复杂性肛瘘手术技巧
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新型微泡显影剂超声造影诊断肛瘘内口的价值
MRI PDWI抑脂序列和DWI对肛瘘内口及分型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