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4张利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护理

张利萍

(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骨伤科,福建 南平 353000)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张利萍

(解放军第九二医院骨伤科,福建 南平 35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以及临床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标准。临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对于医院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的规范性决定着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规范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

近几年,我国医疗纠纷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风险管理得到了应用与开展。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与防范护理纠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1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给予评估,针对性采取解决对策,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风险。护理管理是一项高风险性行业,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标准的提高,无形之中增加了护理风险。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最先开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这是对医护人员、患者、医院环境、医疗设备、药品、护理技术等环节中的风险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在公众维权意识与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护理管理中的高风险性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护理难度与护理风险不断升高,所以说,对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发现、及时诊断,通过针对性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与护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2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1人员管理风险。通常情况下,不专门招聘护理管理人员。一般是从基层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这部分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意识,缺乏扎实的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欠缺组织能力。另外,护理人员不足,护理管理部门缺乏充分的人员配置,再加之工作繁琐,严重制约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由于待遇、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很难引进足够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现有护理人员不足且水平有待提高,无法达到规定床护比例的0.4∶1,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

2.2医疗设备风险。一般来说,受到医疗经费的限制,再加上对护理工作的忽视,导致护理设备陈旧、落后,设备不齐全,无法适应新时期护理工作改革的的需求,进而限制了护理技术的提升。

2.3管理制度风险。护理部门设置不合理、具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工作杂乱无章,影响了护理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1]。其护理工作相对程序化和单一化,护理人员缺少预见性、危机感,很少巡视病房、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常规护理工作不到位。管理制定存在不合理性,无法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

2.4护理技术风险。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只是关注日常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少关注日常工作之外的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的学习。整体护理技能欠缺、护理观念落后、护理主动性欠缺,能难问题解决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无菌操作不规范,只能进行简单的病情巡视。

3 护理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3.1加强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护理部门需要在全面掌握本院护士分布以及护理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严格按照护理责任制,在整体上进行护理人员的配备。结合实际的护理难度、临床护理需要等因素,进行人员合理调配。积极加强护理“老带新”护理模式的开展[2],加强新老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分享护理经验与心得。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方面、有目标的学习护理技能,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实践理论、提高护理水平。医院需要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培训,使他们第一时间接受新的护理理念、护理方式。开展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考核结果直接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晋升挂钩,真正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枕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3.2完善护理设施设备。针对本院护理设备的使用情况,根据设备重要性以及使用频率进行分类管理。结合医院经费与规模,定期更换、引进新型护理设备。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医院设备建立力度,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3.3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护理质量提升的制度保障。各个科室需要结合工作项目以及日常工作护理流程,制定合理的技术规范制度、排班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细化工作岗位具体职责,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制定护理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进一步强化工作态度、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性以及考勤在护理考核中的比例。护士长需要不定期检查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情况,加强指导与监督。从制度完善的角度,防御护理风险的发生。

3.4利益分配机制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真正实施弹性制的工资制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益、工作态度,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提供培训与晋升机会。尽量消除聘用护理人员与在编护理人员的福利差距,提供他们相同的晋升、评优机会,加强薪资分配的合理性、科学性,真正做到“效益”说话[3-5]。聘用护理人员与在编人员能够更快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去,积极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护理效益。

4 风险管理实施优点分析

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实施后的投诉护理、意外伤害、客户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只有客观认识护理管理存在的风险,从人员配备、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才能针对应对风险,提高护理质量。见表1。

表1 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优点分析(%)

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一定要提高护理风险管理意义,强化护理人员保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综合素质,做好护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细节管理。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真正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

[1]王筱慧,叶文琴,朱建英,等.举证责任倒置与护理管理新思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2(2):53.

[2]卞春华.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1(13):105-106.

[3]欧小云,冯继贞.军队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成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4(11):105-106.

[4]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5]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58.

R47

C

1671-8194(2015)17-0287-02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护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