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10-24林媛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研究组

林媛媛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1)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林媛媛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其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指导用药等更为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卧床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疾病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效果观察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原因主要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冠心病好发于老年人,是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关键,临床护理干预同样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笔者旨在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4~86岁,平均(71.4±2.5)岁,疾病类型:无症状心肌缺血2例,心绞痛48例,心肌梗死13例,缺血性心力衰竭23例,猝死型心脏病1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行为干预: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克制不良情绪。与患者和家属一同制定合理的作息、运动和饮食计划。作息应当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运动则根据病情和身体情况,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太极拳、慢走、健身操等;饮食结构需合理,多食低油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保障进食的规律性[2]。②心理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表现出恐惧、焦虑、暴躁等不良的情绪或心理状态。因此,主管护士应在患者入院时即热心接待,帮助患者尽早熟悉医院环境,安慰、体贴、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和陌生感,打消患者顾虑,给予其家庭般的温馨,增强治愈疾病的信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此外,护士应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思想状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③指导用药:针对老年患者难以接受长期大量服药的特点,采用现身说法、耐心解释等手段,纠正如长期服药不良反应大、经济负担沉重等错误观点,并嘱咐按时按量服药。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1.3观察指标:记录所有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卧床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疾病治疗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通过3个月随访期的自制问卷调查进行。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研究组患者在卧床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四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经随访,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老年人的体质较差,多数老年人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因此病情更加危重,抢救不及时便会危及生命[4]。冠心病除了与遗传、其他基础性疾病有关外,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而综合护理干预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量身定做康复计划,注重合理用药,研究显示,其在缩短患者卧床、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上均有积极意义。

除了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冠心病患者更多的康复时间应是在家中,患者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决定了其恢复效果。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其在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同时,能够自主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康复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5]。研究显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使其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疾病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1]庞艳蓉,熊萍,徐祯.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79-80.

[2]吴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1008-1010.

[3]王一玲,屈春晓,黄珊珊.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20-221.

[4]毕美娟,李艳红.全程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3):428-429.

[5]董银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安徽医学,2013,34(7):1020-1022.

R473.5

B

1671-8194(2015)17-0269-02

猜你喜欢

冠心病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