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矛盾,让课本阅读更美

2015-01-21钱秋菊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哲思矛盾阅读

钱秋菊

【摘要】在现代文阅读中,评价和鉴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如何探析文章语句一直是令人深思的教学难点。而探究什么样的语句也是老师思考的重点。语文课堂教学,可用矛盾修辞以达到难以预料的效果。把握矛盾修辞,能体会文章更富有韵味的语言;分析矛盾修辞,体会文章情感的丰富美;抓住矛盾修辞,体会文章内容的哲思美。

【关键词】矛盾;阅读;语言;情感;哲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他曾在黑板写了“鬼灯一闪,露 出_面”几个字,让学生猜两句写鬼的戏曲唱词,学生们答“狰狞”或是“青蓝”云云。应是“桃花”二字。古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桃花面本是漂亮可爱的,但在黑夜鬼灯之下见到,却更令人毛骨悚然。矛盾修辞通常借用陌生化的组合,将原本不相关的词语通过语义关联起来,给听者或读者带来艺术的审美愉悦感和新鲜感,进而造成一种新奇的和谐。语文课堂教学,也可用矛盾修辞以达到难以预料的效果。

一、把握矛盾修辞,体会文章更富有韵味的语言

矛盾句,使文章的语言更富有韵味。杨传艳在《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中也提到:由于追求语言的简洁凝练,就不可避免地把原来不相关的甚至矛盾的词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新颖独特的语言呈现。这种表达首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锁定人们的视线之后,由于它的凝练和独特,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一)简洁美

在文学创作中, 许多文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审美趣味。周晓枫在《斑纹》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蛇,夸耀用心险恶的美”,美则美矣,还是用心险恶的。险恶二字,一般总不会用在美好的事物上面。“险恶”与“美”这对矛盾的词语组合,正体现了蛇的斑纹特点。简洁得当的语言进行组合,能让意义表达得丰富饱满,进而迸发出一种新奇的张力。

而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到“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和幸福是人同时处于两种相反的状态,这有悖于常理。而深层含义是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不为暴行所吓倒,为国家、民族奋斗的革命者,把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这个矛盾修辞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简洁干练的语言意蕴更显深厚。

(二)悬念美

赵伟平的现代文《草屋的声音》,其中有个题目:“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七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在文本阅读中,有很多这样具有悬念的题目,引导读者去探索去思考。作者就是从逆向出发,悖于常规,给读者以新鲜感。这种表达在一定语境下是完全可以被读者接受的,读者看到这样的组合首先产生的是好奇心理,并且疑惑丛生,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之后,需要读者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并且联系上下文或大的文化背景来解读这种表面“反常”实则“合道”的语言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具有悬念的矛盾句。接着让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矛盾却能够和谐的共存?仔细分析文本,想必学生能透过这些矛盾句子赏析句子语言的美。

(三)含蓄美

杨绛的文章《老王》的第八段中既然说“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这难道语意就不矛盾吗?这其实是说话委婉的体现,如果对方想说,自然会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一道来,如果不想说,就会含糊应一声。2008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侯银匠》,侯银匠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没有具体道明为什么而甜,又为什么而苦。但这样含蓄委婉的文字,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侯银匠不能言说的内心。这些矛盾语句,常常是作者的苦心经营,体现着特殊的用意。因此,善于从文章中发现这样的矛盾语句,并就此进一步追根问底提出几个“为什么”,确实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创设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分析矛盾修辞,体会文章情感的丰富美

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的人已经死了,死的人却还活着。这样的矛盾句,体现了对鲁迅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赞颂。分析矛盾句,可以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

(一)情感隽永美

使用矛盾修辞,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意味深长。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从容淡定却是在枪林弹雨中,这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殒身不恤的精神。杀人者的罪恶行径却用了“文明”“伟绩”“武功”三个词语。这也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悲愤万分的心情。

(二)情感真实美

同样,还是在《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两次提及“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为什么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作者处在写与不写的心理矛盾冲突中,写一点东西是为刘和珍等人遭虐杀感到愤恨,也是为了唤醒庸人;实在无话可说是作者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愤懑之极的言词。这样的矛盾冲突,情感悲愤交织,更具真实。

这样的矛盾在《想北平》中也有,“我说不出来,我说不出”但后面又不绝如缕的说了出来,这样的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说不出是因为爱到极致却往往难以表达出来,说不出来是为了强调对北平爱之深,诉说很多还是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所以两者殊途同归。这也就是老舍要表达的中心,并以此命题《想北平》。作者变正常为反常,把对北平的喜欢表现得更加婉转动人。

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这种爱与忧的内心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而客观存在的矛盾与逻辑的矛盾是两回事。题中把“爱”这一层意思变为隐含的语义, 语表只出现“担忧”这一层意思, 忧源自于爱,以忧写爱。作者意彼写此,曲尽其妙,从而收到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说法似乎与常情相悖, 似乎不合逻辑,但实际上深层语义是符合逻辑的, 而且这深层语义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

三、抓住矛盾修辞,体会文章内容的哲思美

矛盾修辞使文章主旨具有深度,更有理趣。以矛盾的方式呈现出的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和自然宇宙的智慧。

苏轼的《定风波》中有许多这样的语句,明明骑着马儿行走比穿着草鞋步行更省力,但东坡宁愿竹杖芒鞋轻胜马。以轻胜马这样反常的主观感受,传达出笑对人生风雨的超然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怕是穿蓑衣在风雨之中一辈子,也没有关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回首途中风雨萧瑟后,再看初晴斜照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了。这也是苏轼在回首仕途人生风雨历经磨难峰回路转后的心境,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在词人历经磨难心潮终平后风轻云淡的恬适。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人怎么能即是软弱的又是勇敢,听上去很矛盾,这其实正是周国平在《直面苦难》这篇文章中要表达的主旨,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示出人的尊严。在软弱这个基础上,还能承担苦难,很了不起,这能显示出人的尊严。敢于直面就是勇敢。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

2013高考语文江苏卷《何荣何许人也》,这篇文章多处描述了何荣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答案是:“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这样矛盾的现象正表明了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荣都坦然地展示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的性格特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奠基之一的赫拉克得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矛盾句能更好地理解语言之美;矛盾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矛盾句能更好地帮助作者抒发情感。让我们在阅读中重视理解矛盾句,在写作中尝试运用矛盾修辞。

参考文献

[1]张鹄.语言要“新鲜”[J].语文月刊,1999(1).

[2]杨传艳.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

学,20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哲思矛盾阅读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哲思小品
MADE IN CHINA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哲思小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