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 求善 求和
2015-01-21陈洪
陈洪
【摘要】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育中最基础,但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文学就是人学。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中都能得到体现,对学生的人格和内心的精神世界都能产生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人文价值为最本质的追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而语文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它在担负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所以教师在其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要将人文教育和文学欣赏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在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思想与内涵。教师要将文章中的思想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注重培养孩子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等。为此,可以结合相关文章,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探索与运用。例如:课文《乡土情结》《我的母亲》等,再如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教育,让学生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例如:课文《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苦难中的尊严》等文章。课文中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在各个人文精神方面都会有体现,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文章。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关于德育教育的文章,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德育教育。作文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又一重要途径,作文不仅仅能体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更能反映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所以,作文教学不仅是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的树立,也是人文教育在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体现。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些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自身认知加强与构建的过程,一个良好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自我输入。这一理论强调的就是自我学习和自我知识构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善于观察和利用身边的人和物,不能仅拘泥于课本中的东西,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正确指导与鼓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学生可能对月色下荷塘没有直观的感受,就可以带领学生或者让其家长带着去看看真实的月色下的荷塘,甚至是晚饭后的散步,漫步在荷塘边,这也是一种学习。如果学生想要学习演讲与表达能力,课文中也有许多演讲体裁的文章可供借鉴。再如写作时,学生往往喜欢走复古之风,让写“水的灵动”,许多人便立即联想到屈原自尽的汨罗江、项羽自尽的乌江,如果教师能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江河湖泊,哪怕是校园一角那不起眼的小水潭,那样写出的文章便是带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与灵性,写出的文章才有发自于内心的人文情感。由此可见,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性,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
三、通过语言品味唤醒学生人文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强调,作品内涵的多样性和朦胧性要求学生对于语言的品读和文章情感的把握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把握文本感情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唯有深入的品味语言韵味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人文情怀。
例如,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仅仅这一小段话,便能体现出语言的韵味,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笑”说明了说话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不用说道,用“说道”和“笑道”有什么样的区别?从这个“宝玉”而不是“少爷”的叫法上,我们能得出丫鬟和宝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不需要去解释什么,学生们自己就能得出结论:一个“笑”字,很说明丫鬟见到宝玉时愉快的心情;称呼宝玉为“宝玉”,表明丫鬟与宝玉虽地位上有差别,但是感情确实是至亲的。宝玉虽然居于大观园的高位,但是却没有因为等级的关系而看轻丫鬟,表达了宝玉要把森严的等级制度踩在脚下。
四、通过作业个性化让显人文
语文的教学,不能死板生硬,任务布置不能浮于形式,应将人文素养的培养延伸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作业中去,调动学生的每一个感官,使他们全身心融入学习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语文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具体而言,教师的作业布置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设计体现教学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要形成教师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要让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用心去感受世界。例如:在教学《赤壁赋》这篇古文时,为了要求学生画一画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较差的同学,语言的图像化能让他们更形象具体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在教学《滕王阁序》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后再去熟读课文,让他们画出滕王阁在他们心目中的样子以及少年王勃意气风发的姿态。这样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很乐意去完成。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好高中语文课文中所涉及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探索出新的适合于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的文学作品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黄明.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青春岁月,2011(8).
[2]宫秀娟.让人文精神走进语文课堂[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