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1-21张明源
张明源
【摘要】阅读语文的训练,旨在培养成熟的理解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材每篇文章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学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一个个让人情感激荡的形象的意境,品味一幅幅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和画面,把握作品的底蕴,其人文素养也就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运用阅读策略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价值观和独创性思维,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
阅读语文的训练,旨在培养成熟的理解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不能不加以万分的重视。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因为现实生活中,一提及阅读,学生的感受大多是“老师要我读”“父母要我读”。所以,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目标要明确
学生每一节课的阅读教学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训练目标要明确,课后阅读也要有比较具体的阅读目标。如在布置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认识并学习理解课文中生字、生词;再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章,通过初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方法,教给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鉴赏美文中精彩的内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二、教给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有效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答。通过分析阅读题的题目,知道题目是在针对文章哪一个方面在提问,是针对内容,是针对思想情感,还是写作手法。针对内容,是概括一段的段意,还是理解一句的深层含义;是归纳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还是总结一个事物的特征。针对思想情感,是理解一句话,还是对于一个字的赏析。针对写作手法,首先要记住所学过的写作手法,是修辞,还是描写。对于一段话所起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否则就不够全面。尽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作答,讲解答案后,在理解答案语言的前提下,适当背诵答案,学习标准答案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三、设语文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指导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们并不懂得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阅读品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学好课本知识,读好课文,多做习题,是学好语文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课余时间的阅读行为很少,质量很低。为此,必须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重视阅读,积极阅读,有效阅读,健康阅读。通过阅读指导课,真正把学生引入阅读的殿堂。阅读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年龄特点,兴趣要求,选择不同的内容。比如:听故事,赏美文,说名著,谈体会,演角色,评人物,写心得,比阅读书目,等等。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营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经历了阅读的节日盛典; 亲子共读,让孩子们在浓浓的亲情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师生共读,示范引领,其乐融融;学生佳作欣赏,在被尊重中感受到读书的美妙;演讲竞赛,角逐的成败生成了读书的期待;“品读经典 精彩一夏”读书活动,让整个炎热的夏天变得清凉、安谧又端庄,性情在阅读中变得优雅,行为在品读中变得高尚。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种阅读活动中培养,需要多次训练,进行不懈的努力。教师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多方诱导。对于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因为每一次“成功”都会促进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