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高校大学精神构建研究
2015-01-17吴蕴慧
摘 要:吴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是吴地人文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水乡的特色、融合的结晶、进取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尚德的传统、崇文的风尚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吴地高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过程中,要以水乡特质、睿智灵秀为基础,培育儒雅精致的文化气质;以兼容并蓄、融合包孕为依托,构建和谐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开拓创新、后来居上为激励,打造锐意进取的文化品质;以尚德务实、经世致用为纲领,凝练至德济世的文化内涵;以崇文重教、刚柔并济为核心,塑造尚礼崇文的文化精神,最终培育具有吴文化精神特质的“大学人”。
关键词:吴地高校;大学精神;吴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206-03
目前,不少高校存在大学精神缺失以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形式化、表面化、雷同化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吴地高校如何在传承吴文化的过程中凝练大学精神、如何开辟吴文化和大学精神文化互动新模式、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文化的辐射作用、更好地实现以吴文化感染人、熏陶人、促进人、提升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大学精神与吴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在一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在知名学者推崇下并经过历代“大学人”共同孕育而形成的大学特有的精神财富,它作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环节,是大学文化建设也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都有密切关联,必然深深植根于一定的地域历史文化精神之中,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也就是说,地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106。
吴文化和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吴地人文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狭义的吴文化指的是西周末年泰伯、仲雍奔吴,到春秋晚期吴国灭亡年间以及更早的历史文化,时间延续约650年。广义的吴文化则泛指在吴地产生和发展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一般认为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内的区域文化,也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吴文化大致可划分为泰伯奔吴建“句吴”以前的先吴文化、泰伯立国至夫差失国为止的春秋吴国文化、春秋吴国灭亡后至今的后吴文化三个历史阶段,时长约2 200年。吴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演进和嬗变,已经发展成为以苏锡常为核心、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主流文化。
二、吴文化的特质
吴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具有诸多优秀的品质和鲜明的文化特质,如精细雅致、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等,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1.水乡的特色。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吴文化也称“太湖文化”。吴地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濒海环湖,山水形胜,具有典型的水乡泽国的地域特色,因此,吴文化与生俱来就有“水”的气息、“水”的性格和“水”的灵性。吴地人民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无不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饭稻羹鱼、佐食鱼虾,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断发文身、“青莲衫子藕荷裳”,枕河人家、舟楫桥梁等等,无一不是水的哺育和涵养。
2.融合的结晶。吴文化是吴地先民创造的原生态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结晶。自诞生之日起,吴文化便以开放的胸襟,对各区域文化和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取众长。泰伯奔吴,实现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吴地土著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吴文化则吸收了以孙武为代表的齐文化、以伍子胥为代表的楚文化;历史上数次北方移民的大规模南徙,又使得吴地与中原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吴文化在其生成以及流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吸收外地、外质文化过程中,一方面包孕吴越、汇通大海,另一方面又“化而長之”“师夷长技”,不断吐故纳新、超越自我,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
3.进取的精神。泰伯、仲雍自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奔吴之日起,便决心开拓荆蛮之地:兴修水利,改“以疏为堵”,开挖“人工运河”;稻麦轮作,改“一熟为二熟”;改“半生为食”为熟食,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吴地人民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农耕用的青铜耨、割刈用的铜锯镰和锯钮,铸造出了几何纹饰兵器和嵌铸剑。善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文化品性也使得吴地后来居上,从刀耕火种的蛮夷之国跃居为富庶发达的江南胜地。
4.实干的作风。吴越之地商品经济最早起步,有开创实业的传统,自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后就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离不开实学的思想传播、实干精神的发扬。吴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明清时候就已形成和提炼,这也使得苏南地区成为全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尤其在清末,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吴地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喊出“实业救国”“变法图强”的口号上,而是励精图治,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的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5.尚德的传统。吴国、吴人历来有“尚德”的传统,以礼让谦逊为德。“南国高风”“延陵高风”分别指历史上的泰伯让国和季札之让。泰伯受王位而让贤、三让天下,被孔子称为“至德”,百姓尊其为“让王”“让王爷”;季札见微而知清浊、见礼知政、多次让王,继承泰伯禅让之德,后人以为“有节”,称为“至德第三人”。尚德礼让也构筑了吴地和谐奋进、明德笃志的社会风尚。
6.崇文的风尚。早在春秋时期,吴人尚武任侠,民风强悍,“轻死易发”“好相攻击”。东晋南朝,玄学盛行,崇尚清谈,加之北方移民中大批文人学士南下,形成文人云集的景象。吴地民风由尚武转向尚文,读书问学、求取功名之风盛行。从隋唐到清末,吴地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等等录取比例在全国首屈一指,人数众多。此外,吴地藏书丰富,为文人学士研读提供了方便。仅常熟一地就呈现出一批代表一个时代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崇文”成了吴地文化的又一个特征[2]115-116。
三、吴文化对吴地高校大学精神构建的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和弘扬吴文化精神,探析吴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个性特质和重要价值,对于进一步推动吴地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吴地高校应以具有吴文化特质的大学精神文化来塑造柔中带韧、开放融合、尚德务实、卓越进取、精巧雅致、谦恭礼让,并且适应吴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具有吴文化精神特质的“大学人”。
1.以水乡特质、睿智灵秀为基础,培育儒雅精致的文化气质。吴人依托水而培养起了温良平和、安详柔韧的性情,塑造了温文尔雅、含蓄隽永的品性,酝酿出了细腻精致、灵动睿智的情态。吴地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强调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锻炼时,还要求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修养。要从吴文化的传统特色、人情风俗、历史典故、地方曲艺、价值观念、心理行为、审美习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充分利用吴文化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考古遗址、名人故居、博物馆、古镇古街、园林寺院等物质文化和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要素,熏陶底蕴深厚、儒雅精致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内修外炼、自我完善,培育与吴地精气神高度一致、能与吴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的文化气质。
2.以兼容并蓄、融合包孕为依托,构建和谐开放的文化心态。吴文化兼容并蓄、融合包孕的气质使得吴地自古以来就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铸就了和谐开放的主旋律,也为吴地的崛起和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当今,吴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更是离不开吴文化这一精髓。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吴地高校要构建多元的文化氛围,要以吴文化的文化融合度和文化感召力来吸引学生、包容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外地学生对吴地的融入度和认同感,使这些即将成为吴地新人的大学生能继承这一传统,面对异质文化时,不保守、不拒纳,能辯证对待、求同存异;面对异己观念时,能接受,能反馈,胸怀宽大、容忍理解,培养一种和谐开放的文化心态。
3.以开拓创新、后来居上为激励,打造锐意进取的文化品质。吴地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核心,突破因循守旧、静态僵化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敢于探索、敢作敢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打造锐意进取的文化品质。当今,在吴地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和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上不足、质量不高、精英不多、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大多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真正能够创新的还很少。吴地高校要调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意,发展个性,构筑“创意校园”,注重创新意识常态化、习惯化的培养,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营造开放多元的人才使用环境和充分信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营造宽松自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4.以尚德务实、经世致用为纲领,凝练至德济世的文化内涵。吴文化“尚德”的核心价值符合当代德育理念,尤其是在道德衰落、责任缺失的市场经济大潮下,吴地先人留下的礼让谦逊之德、友善关怀之美德,更是吴地学生品德教育的源泉。吴地历史上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状元实业家”张謇;以实业为根基,同时在无锡大力投资兴办公益事业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无一不是重德仁爱、经世致用的典范,他们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而且成为吴地高校德育教育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案例,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吴文化特有的至德济世的文化内涵可以激发学生的现代美德,帮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以崇文重教、刚柔并济为核心,塑造尚礼崇文的文化精神。从“尚武任侠”到“崇文重教”,使得吴地人民具有文武兼备、外柔内刚、动静相生、攻守相成的素质。吴地崇文尚礼的传统使得重教育、重科技、重文化在吴地一直蔚然成风,使吴人对读书求知、开发智能有着比较自觉并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教育的飞跃发展,使吴地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创造出了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吴文化千百年来尚礼崇文的文化精神也对当今吴地高校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办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对吴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种现身说法式的勉励和督促。当代吴地高校和吴地教育工作者在秉承吴文化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的过程中,继续求精求新,以培育吴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继续谱写出当代教育史上的佳话,推动吴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吴文化丰富多彩和积淀深厚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吴地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精神养分。吴地高校运用吴文化资源“人文化成”,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融入吴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礼仪道德,为大学精神文化提供新的实践载体,有利于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提升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吴文化品格和素养,从而为吴地培养地方性、适应性、实用性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基于地域文化视域的大学精神文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05-108.
[2]李斌.论吴文化与苏州创意产业发展[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5-118.
[3]杭建伟.浅论吴文化资源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9):42-44.
[4]耿健钢.浅谈吴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8):1-5.
[5]胡火金.吴文化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J].学术界,2012(2):177-185.
[6]高燮初.大吴文化研究纵横谈[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75-80.
[7]许冠亭.论吴文化与近现代苏南工商企业家的相互依存和双向开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5-98.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4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基于吴文化视阈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及大学精神培育研究”(2014SJD551)
作者简介:吴蕴慧(1977-),女,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文化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