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格,钢琴之路的永恒话题(二)——古典主义“战士”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下)

2015-01-14文/周

乐器 2015年9期
关键词:歌唱性谱例乐章

文/周 莉

热情有活力的谐谑曲

第三乐章给人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乐曲开始,十一连音的装饰音将小字三组的降D音带出。乐曲呈现出轻松、洒脱的形象,左手以音阶上行的形式出现,以特有的三拍子舞蹈的节奏展示主题,直截了当地展现了音乐热情与乐观的情绪。

谱例3

从101小节的三声中部开始,乐曲进入抒情乐段。乐曲开始,右手的旋律线条明显(谱例3),织体饱满,和声色彩丰富,左右手以基本相同的节奏型同步进行,右手和弦的连接需要在演奏中特别注意声音的连贯性、歌唱性。在108小节中,要特别注意一个乐句后的四分休止符,手和脚踏板要同时抬起,相当于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逗号,形成气口,引出下一句,直接给出下一句开始的准确提示。

从107小节起,右手以模进的形式进行6小节,而左手则为规整的三拍子节奏型,衬托右手模进。从123小节起,左手半音上行,右手半音下行,与乐曲开始相互呼应,使之乐曲更具有整体感。

从171小节开始,左手节奏与开头主题节奏保持一致,第172小节左手以大字组的降C为根音的大三和弦,要求演奏为琶音,演奏者要将其弹奏得诙谐、幽默、风趣,给听者带来愉悦心情。第201小节起,很显然,调性与节奏都不同于乐曲起始处,但音型来源于开始的装饰音,使其速度放慢近一倍,由此,体现此处更加有力,语调更加深刻。

谱例4

同一动机的不同面孔

第四乐章是短小的间奏曲,是作曲家对逝去情感的回顾。“三短一长”音型的动机组成的音乐线条,三连音加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型贯穿全曲,在演奏时不仅要把它们穿成一条音乐主线,还要把不同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乐曲一开始左手“三短一长”的动机像定音鼓准确的敲击,声音低沉、有力,仿佛表达作者的无奈与叹息,在第8小节右手的三连音(谱例4),则表现了作者心底的呐喊,所以二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本质的不同。演奏者在演奏时,从力度到情感上,都应有不同处理。从14小节起(谱例5),左手出现了三连音加两个四分音符的同音连线,而在演奏右手旋律的同时,要注意同音连线的存在。乐曲“三短一长”的动机是相同的,然而随着音乐不断地深入发展,在音乐形式上的呈现,均表现于不同的音乐效果,随着演奏者在练习中不断地深入作品,音乐情感得到深刻的表达。

谱例5

暗流在心中涌动

勃拉姆斯的作品,不像浪漫派的写作风格,将全部浪漫表达都表现于音乐中,而恰似一股暗流在心中涌动。第五乐章充满想象力,音色的变化极其丰富,应当仔细读谱,准确地演奏每一个表情记号,使音乐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这一乐章一开始的强弱对比反差就很大,由第一句的mf到第二句的pp,经过乐句一层一层的发展,逐步到达f,最终在25小节达到ff。在演奏时,不仅音响效果上要明显,在声音里所包含的意思也不尽相同,比如:乐章第一句低音区和弦演奏的要庄重肯定,与此句呼应的是高音区的和弦,语气上则带有一种疑问,正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纠结的事情后,内心会有肯定和犹豫两种声音相互纠结。

谱例6

再如:第五乐章第39小节(谱例6),有着歌唱性的动听旋律,不仅声音要连贯,还要提出旋律的歌唱性。演奏者要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关系,注重歌唱性的同时也注重和声的连接过程中的声部层次感,旋律线条气息要尽可能的拉长,其他声部要控制好声部的均衡,使其音乐达到自然、真诚。左手的伴奏声部除了节奏平稳、声音均匀之外,更应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旋律向前发展,与之达到完美的配合。

在63小节要特别注意小分句,五个音的小分句下更要保持大乐句的线条,更有整体感,不同大小调的音色转换要自如。从78小节开始,左手持续低音长达22小节,节奏规整平稳,好似坚定有力的心跳。从155小节起注入新的内容,四音一组,八小节一句,从低音区开始,右手饱满的和弦加上左手低沉的纯八度。演奏时要求贴键盘缓下键,音乐动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随着音乐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强,到175小节到达高潮,之后左右手的旋律呈二部卡农式,进行到192小节,音量上转为突弱,左右手的节奏是三对二的节奏,241小节开始至250小节,在演奏技术上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难点:右手十六分音符单音与和弦穿插进行,指法比较复杂,在音乐快递行进中,大拇指要迅速移到另外一个音并且要保证声音的均匀和歌唱性,左手的旋律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不停地转换,这里要提醒演奏者,要求演奏者在位置的把握性上多下功夫。

从264小节开始,进入乐曲的尾声部,首先左手奏出的三连音音型里隐藏着内在的旋律,四小节后,右手旋律进入,六个八分音符平稳肯定的奏出,坚定充满力量,并且至最后情绪愈加饱满,在恢宏的气势中结束。

结语

关于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的风格演奏分析还有很多极为细致的要点,本文就不一一赘述了。也许在无数伟大经典的音乐作品中,勃拉姆斯的作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之所以要分析这部作品,就是想借用他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勃拉姆斯的音乐世界。希望我的文章能抛砖引玉,为更多的演奏者提供更多的艺术灵感。

猜你喜欢

歌唱性谱例乐章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论现代美学思潮影响下的钢琴演奏新趋向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