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与演奏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与培养
2015-02-12岳凌鹏
文/岳凌鹏
钢琴,自其诞生、发展以来,便以独具魅力的音乐形式与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钢琴艺术传入中国后也得到了我们的喜爱并迅速茁壮成长。一直以来,无数钢琴艺术工作者为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杰出的贡献,特别是针对钢琴演奏、教学、创作、风格等方面的研习成果不胜枚举。而笔者同时也发现在我们的钢琴演奏、教学、理论研究中,大家往往重视的多是演奏的各种技术、技巧,钢琴的音乐的表现,音乐情感的培养,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演奏者、学习者其心理因素对于钢琴演奏与教学的作用与影响,遍览所有成功的钢琴艺术家无一不是心理素质杰出之人。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希望通过对影响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着手分析,以帮助演奏者、学习者明晰影响因素,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自己的钢琴艺术舞台与人生舞台。
钢琴演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钢琴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还包括了对所演奏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情感表达,以及笔者所要强调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同样是钢琴演奏成功的关键环节。对于钢琴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言,其过程并不复杂,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通过学习训练,掌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熟练的标准,再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突破,就能够形成较为科学、一体化的钢琴演奏技艺。而对于钢琴演奏者、学习者的心理素质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说在他们的演奏、训练、实践、演出等一系列动态的流程之中,演奏者、学习者的心理思维始终是在影响着,且与他们的演奏运动相互作用,并通过其自身的感觉、情感、思维等方面具象化。结合笔者在演奏与实践中所感所悟,不难看出演奏者、学习者心理因素的波动是始终伴随着钢琴演奏而存在的,既包含了演奏者、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包含了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首先,从演奏者自身来讲,最为明显的心理素质问题就是其演奏技术、技巧水平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心理素质,或者也可以看作是演奏者、学习者对于自身钢琴演奏技术、技巧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演奏者、学习者对演奏有足够的把握时,其能够以较为完美的状态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而遇到信心不足或是自我感觉不能驾驭的音乐作品时便会非常担心自己的演奏技术、技巧,害怕不能够成功完成演奏,心态、心理都无法放松下来,直接影响到演奏技能的发挥。对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是缺乏自信的结果。我们对于不同的演奏场合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够去适度调节,保持相对的紧张或是放松,这样相对的紧张或是放松能够在演奏中激发演奏者演奏的热情与状态,对演奏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次,心理素质会受到演奏者、学习者情绪的影响。应清晰其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演奏前、演奏中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必然能够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其演奏的完成程度。当然,情绪也有正面与反面之分,正面的情绪能够辅助演奏者的演奏,而反面的情绪自然是不好的心理因素。例如,教师在教学中总会和演奏者、学习者强调,过程重于结果,但对于年轻的演奏者、学习者而言,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如此看待,多数人都会在意结果。在笔者看来,这其中有一个“度”的问题,有些人能够在“度”的范畴之内看待结果,而有些人则会过“度”在意结果,这就容易使得自身的情绪过于紧张,越来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因为激烈的情绪而取得截然相反的结果,无法发挥出自身正常的水平。
第三,心理因素受到演奏者、学习者自身性格的影响。钢琴演奏是一门强调个性的艺术,个性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性格,其是我们对于世界、社会、自身、环境的直观反映。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往往是外向型的性格更容易在不同的行业之中取得不俗的成绩,而缺乏自信、孤僻、腼腆等内向型的性格往往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敏感、紧张的性格自然会影响到自身的心理素质。
而影响演奏者、学习者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也较多,例如,不良或是陌生的演奏实践环境、超过其自身演奏能力范围的音乐作品、演出失败的阴影等等。笔者对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就不一一分析了,而是希望能够从以上三方面主观因素的影响或者说是关键因素着手采取更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于缺乏自信导致的心理紧张的问题,笔者认为,只能够通过勤学苦练来帮助自身树立自信心。对于任何一名钢琴演奏者而言,其精湛、娴熟的演奏技艺必然是源于其自身成千上百次的不懈努力与刻苦练习。枯燥、重复性的练习能够帮助演奏者、学习者形成一定的演奏记忆,或者说是演奏习惯。不同标准、难度的演奏技能需要不断地、反复地训练才能够逐渐克服、转化、消除,由生疏到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演奏实践中无意识或是有意识地演奏,使得自己的演奏自然、顺畅,而不会因为高难度、高技巧性而阻碍自己的演奏。其实,通过反复性训练消除技术难点的过程,也是演奏者、学习者不断打破自身信心不足壁垒的过程。
如果说明确演奏的目的、树立自信是钢琴演奏者、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那么再加之良好的情绪与性格则更有助于他们的钢琴实践。良好的情绪和心境可以使演奏者充满激情地演奏,而不良的情绪可以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阻碍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的正常发挥。演奏者要通过表演技巧把内心的美感体验以流动的音响予以准确、充分地展现,而这些有赖于演奏者听觉、记忆、想象、情感、思维等各种心理系统的良好协调。所以,演奏者、学习者应该格外注重演奏期间的心理保养,应避免精神和身体受到任何意外的刺激,保证身心处于舒适、轻松、自然、和谐的统一状态,达到演奏者生理、心理活动的最佳状态。
除此之外,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同样需要不断的积累,而克服演奏实践中的紧张心理也需要历经舞台实践的检验。毕竟钢琴演奏是一种极具实践性的艺术,职场谈兵永远无法解决其对演奏的紧张心理,而要想培养演奏者、学习者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就必须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演出实践活动,通过不断地累积舞台经验,一步一步提升演奏的自信,锻炼心理调控能力,也通过不断的实践,消除、克服演奏技能上的不足,更进一步树立自信,消除心理障碍。
前文曾提及钢琴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对钢琴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能的掌握,更在于对演奏者、学习者音乐思维、音乐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素养与素质提升的根本就在于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笔者看来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演奏者、学习者首先需要能够正确地自我评价,进而挖掘与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这就要求演奏者、学习者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自信的心理,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要勇于接受高难度的挑战,进而一步一步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难关,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更大的进步。总而言之,钢琴学习既是生理过程,也是心理过程。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演奏者、学习者的演奏心理,让他们在把握精准演奏技巧的同时,也拥有良好的演奏心态去面对一切钢琴演奏实践,最终将钢琴作品的艺术魅力诠释出来,实现钢琴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1] 陈乾英.浅谈消除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对策[J].美与时代,2010(5).
[2] 曲丹.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J].艺术研究,2012(4).
[3] 张薇.钢琴演奏中心理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姜仁武.钢琴学习心理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