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城拍打舞”的艺术特征和传承发展研究
——来自湖北省通城县的地方调查报告

2015-01-11黄晓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瑶族舞蹈文化

黄晓萍

(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通城拍打舞”的艺术特征和传承发展研究
——来自湖北省通城县的地方调查报告

黄晓萍

(湖北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通城拍打舞”是汉瑶民族独有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它传承了汉瑶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性,展现了汉瑶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农耕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通城拍打舞;民族;拍打;瑶族;汉族;传承;民间艺术

“通城拍打舞”原名“拍打歌”,是汉瑶民族山区民间舞蹈,与崇阳提琴戏、嘉鱼呜嘟、通山山鼓、蒲圻盆鼓一样,是鄂南民俗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被誉为鄂南民间艺术奇葩。

一、通城拍打舞的历史渊源

通城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鄂南山区,自古以来这里是瑶汉杂居之地,据清康熙《通城县志》记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族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境内龙窖山(现名药姑山)千家峒被国际瑶族研究学会确认为瑶族先民的祖居地,经国家瑶学会考证,今湖北通城及其龙窖山地区,曾为“瑶人出世武昌府”的发祥之地,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

经考证《拍打舞》起源于明末,盛行于清初,融冶了瑶汉文化元素的《通城拍打舞》(原名拍打歌),至今还由湘鄂交界的药姑山周边的汉民族后裔以原生态的风貌传承着。

二、《通城拍打舞》的艺术特征

“拍打歌” 是从民间男女老少喜爱擅长的拍打游戏发展而来,在鄂南山区通城县流传了数百年以后渐渐失传,解放后只在通城县石南镇大柱乡周边罕见。是鄂南民俗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拍打歌”顾名思义就是拍拍打打,拍打人体各部位,表现一种兴奋、铿锵有力、腾跃甚至带点诙谐的情绪。因此具有节奏欢快、韵律感强,淳朴敦实的乡土风味的特点。属汉瑶民族山区民间舞蹈,有吴楚文化特点,又有瑶族风情展示,是汉瑶文化传承的浓缩与结晶。

1.动作特点

舞蹈以男人拍打胸脯、女人拍打手臂为主导动作加以扩展变化到拍肩、背甚至拍脸、膝、胯、臂等,并互为拍打,加上手脚击地、人声呼腔,让全身动作腾动起来。有躺着拍、坐着拍、跪着拍、站着拍、舞着拍、跳着拍、蹦着拍等,拍打贯穿始终。或浓或淡、或紧或慢、或轻或重,时而轻如蝉鸣、时而重如雷轰;有起有伏、跌宕有致,配合列队变化,使舞蹈喷发浓郁的泥土芳香及粗犷的优美,而且整个人体动作多模仿飞禽走兽,舞蹈造型粗实敦厚。男的虎气生生、硕壮刚劲;女的野而不淫、柔而不媚。拍打的基本节奏为“啪嗒嗒,啪嗒嗒,啪嗒,啪嗒,啪嗒嗒”和“嗒嗒嗒嗒嘿,嗒嗒嗒嗒嘿,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嘿!”这两种节奏,正与通城县民间锣鼓常用的节奏相吻合,使舞蹈相得益彰,气氛浓烈,充满乡土风情,以此逗趣取乐,并伴有风趣的戏谑、科诨的情趣,给人以轻松与愉悦。粗犷的挑逗,喷射着青春的活力,传递着男女的欢娱,诠释着劳动的幸福,传递着收获的喜悦。

2.表演形式

舞者对象不限,男女老少均可;舞者人数不限,一人或多人,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舞者不用道具,运用双手,坐卧立行,拍打身躯,以致愉悦心身。舞蹈场地不限、时间不限,不论季节都可以进行,环境空间广阔。

人们在打柴、插秧、剁猪草等劳动之余,在田头、地坎休息时,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也用于嬉戏,都喜欢相互拍打娱乐。或一人用拳掌交错拍打手臂、大腿,或两人、多人互摸互打;有时哼唱山歌、小调,有时口念童谣、谚语为拍打节奏,边打、边拍、边唱、边嬉戏,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经常用到一些童谣谚语有(用通城方言): “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哟。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落大雪,姐姐留我我不歇,我要回去打夜铁,打个刀子锋锋快,割落婆婆九蔸菜,爷卖大蒜崽卖葱,各人的买卖不相同”“罐子滚,拖退下,打开后门摘桂花,摘一朵,留一丫,留得明年接亲家,女亲家,会绣花,日里秀得团团转,夜里绣个牡丹花,绣个八哥者喊爹爹……”“一只手来打,一只手来摸,只准打三下,不准打(唻咯)多,有人打得着,快拿酒来喝”等等,这些童谣谚语自明末清初开始就一直伴随着通城一代一代人的成长。记得孩提时的冬天,大人们忙完活计,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唱着歌谣,一边用手拍打,节奏随着火焰不断跳跃起伏,小孩们则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相互拍打着按节奏起舞、跳跃……这些都是关于“拍打舞”最初的真实记忆。

3.音乐特征

《拍打歌》除了用一些童谣谚语为节奏外,还选用一些乡土气息浓郁的山歌、小调等,并用大小唢呐、大鼓和钹伴奏,或者用人声伴唱,也可以单纯的只用唢呐鼓钹伴奏。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时而高亢激越、时而舒缓庄重、时而快慢有致、时而跌宕起伏,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使舞蹈相得益彰,气氛真切,充满泥土芳香。

如拍打舞最早也是最多用到的音乐元素是通城山歌《放牛歌》:

这是一首以(5 6 1 2)四声音阶行腔的徵调式山歌,其节奏简洁、平稳,以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十六分节奏所组成的多种节奏形态,主要有XXX︱XXXX︱XXX ︱X.XX︱XXX︱等节奏组合形式。采用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餐工具,做简单的一问一答,来组成这首通城山歌的歌词,既朴实、通俗、易学,又符合民间大众民心。

又如《喝酒歌》

拍打舞所用到的舞蹈音乐都是这类节奏简洁平稳而又轻松欢快的山歌或小调。

4.服饰特征

拍打舞以拍打自己或他人的身体而发出“啪啪”的响声为目的,故需要裸露一部分身体。最原始的拍打在一般的非正规场合男子光着上身或穿短裤背心多见,头上扎圈草绳;女子穿短装或胸兜、短裙见多,头上扎花格子头巾。

在正式表演或演出时,要求稍加润色。男子棕色黑边花格子头绳,黄色镶边贴花披肩,黑色镶金边短裤,红色绸带,左边挂白色飘带,赤脚光臂;女子深红色花黑边花格子头巾,黑色镶金边贴花胸兜,用两条金边肩带前后连接,黑色短裙或红色短裤,红色绸带,右边挂白色飘带,赤脚光臂,带银手镯和耳环。这些服饰特点也明显的具有瑶族服饰特色:色彩鲜艳、五颜六色,无领对襟衣,大裤脚长裤。衣襟、袖口、裤脚绣花镶边,盘发髻、包头帕,男士白布“坎肩”;而大襟衣、马褂又是汉族服饰的特征。拍打舞的这些表演服饰既有瑶族特色又有汉族风味,因此它是汉瑶文化传承的浓缩与结晶。

三、传承与发展

1.传承价值

通城拍打舞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间艺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

(1)历史认知和道德文明价值:《拍打舞》诞生于明末清初的通城石南、大坪一带乡村,起始于农夫们在劳作之余的嬉戏娱乐,再现了汉瑶民族农耕生活的全过程,反映了汉族与瑶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顽强生存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是当时农业文明的表现,其粗狂豪放却不乏灵活优雅的舞蹈语汇,正是汉瑶民族共荣与和谐生活的体现。

(2)科学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传承价值:《拍打舞》肇始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必然深深烙有民间习俗的印记,是当时节日、婚嫁、生子、祝寿等喜庆活动最流行的表演形式,具有宗教般的仪式和民俗价值,符合艺术起源于生活的科学发展规律。如何进一步探究其蕴藏的艺术发展规律,又是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和谐构建的根本要求。

(3)民族共荣的承载价值:拍打舞的表演服饰色彩鲜艳、五颜六色,无领对襟衣,大裤脚长裤,衣襟、袖口、裤脚绣花镶边,盘发髻、包头帕等服饰特征与瑶族传统服饰同出一辙,与瑶族舞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这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对传承、弘扬瑶族民间文化起到了综合载体作用。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也极具研究价值。

(4)艺术审美价值:《拍打舞》是劳动人民在劳作之余创造的自娱自乐的生活性习俗舞蹈,其舞蹈语汇诙谐朴实、节奏明快、韵律感强,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5)健身价值:在拍打过程中,可使舞者全身筋络贯通,血舒脉畅,在愉快的气氛中起到良好的强身健体作用。

2.发展历程

“拍打歌”虽在民间有所流传,多少年来却一直没有得到精心细致的挖掘与提炼,藏在深闺无人知。

1987年,通城县文化馆创作干部任卓辉下乡到石南镇进行民间采风,在老艺人胡瑞清的家乡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农舍里,独人用左右拳掌交错拍打左右大腿、手臂、腿、肩、背,双人互摸互打、乡村喜庆活动中也见男女人群拍打起舞、劳动休息的空档大家也互相拍打而乐,节奏欢快,一股淳朴敦实的乡土风味油然而生,让人看后叫绝。于是对这些零散的舞蹈动作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失散在通城民间的拍打舞动作素材,汇集成一册具有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拍打舞动作语汇集锦,为拍打舞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坚实基础,使这濒临失传的民间拍打舞得以新生。并于1988年精心打造了一套音乐与动作完整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的舞蹈《拍打歌》,参加湖北省首届民间歌舞电视大奖赛,一举荣获金奖。同年,随湖北省民间艺术团赴民主德国访问演出,获得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

3.发展途径和举措

2007年, 在封存二十年后,通城文化局再次成立编导小组,将“通城拍打舞”这一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以提炼、创新、升华。将本地风土人情融入通城拍打舞的包装、设计中,力求现实思想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音乐伴奏上采用原始的通城山歌和古老的通城童谣谚语等素材相结合,创作成既有现时代音乐特征又有古朴的原生态气息的跨时代风格的音乐,再配上凸显瑶族特色的、豪放而粗犷的舞蹈动作,使舞蹈更具阳刚之气和女性的灵秀韵味,其舞蹈动作原始粗犷,地方特色浓郁,它不仅是汉瑶文化传承的浓缩与结晶,更充分表达了人类生息与繁衍的重要内容,将汉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异彩纷呈的中国第八届民间艺术节比赛中,艺压群芳,荣获金奖;以及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节目奖和中国瑶族“一歌一舞”赛铜奖。并应邀参加了第八届、第九届民间艺术节,还曾于2010年走出国门,远赴德国展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7年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通城县被命名为“湖北省拍打舞艺术之乡”。

2008年,县文化馆安排了两期拍打舞培训班,对通城各乡镇、文化站干部和拍打舞爱好者100多人集中培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正在陆续的把拍打舞编成健康舞,在群众中广泛推广和普及。现在,通城已有学校开设拍打舞课;在社区和广场,也经常有人跳拍打舞健身。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为了传承和发展“拍打舞”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曾多次前往其发祥地——通城采风,寻访民间传承艺人,录制了原始唱腔和舞蹈动作,收集了一些第一手的音像视频资料,为更好的传承和研究“拍打舞”的艺术精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为了让这枝民间艺术奇葩能开花结果,薪火相传,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秉承让民间艺术“进课堂,上舞台”的原则,在2012年5月将编导和表演者请进湖北科技学院校园,指导艺术学院的学生学习与排练,让“通城拍打舞”正式走进了课堂。

4.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1)影响通城拍打舞传承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生态变化、法规建设步伐滞后、地方政府保护意识淡薄、没有适合实际的工作机制,是制约濒危非遗项目保护的四个障碍。通城拍打舞也不例外,它虽然得过金奖,但金奖并不代表拍打舞将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虽然通城县文化部门进行过一定的抢救工作,但远没有深入群众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随着通城县石南镇仅存的会跳拍打舞的老艺人退出历史舞台,拍打舞也就在石南镇慢慢消失了。其它地方或学校其实没怎么开展学习和传承工作,很多都是为活动而活动。没有认识到自己有让拍打舞继续很好的传承下去的责任。

改革开放的深入,带来的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农村青年逐渐接受更多新的文化,拍打舞如今的27代传人徐天水,就一直在外打工。 “如今,打工的打工,现代流行音乐的声像又掩盖了所有的艺术,‘拍打’已经成为历史了。”一位石南镇的老艺人如是说。老一辈传承人年逾古稀,其中不少是唯一掌握所传技艺的传人,面临即将失传的困境,新一代传人也在外打工,村民都不会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民间性质是一个致命因素,而经费投入的不足更使得拍打舞的传承困难重重。

一边是经费投入不足,一边是农民不再青睐民间艺术,拍打舞等待的是更多的现实考验。但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即便条件再差,人们也需努力。

(2)抢救“非遗”工作政府应给力

通城拍打舞所在的湖北省咸宁市地域虽小,但历史悠久,地域奇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积存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产生了许许多多丰富厚重源远流长的地方特色文化,这么密集的范围内就有着上十种不同的方言俚语,像通山崇阳方言,有研究古汉语“活化石”之称。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崇阳提琴戏、蒲圻盆鼓、嘉鱼呜嘟、通山山鼓、通城打锣腔等等。综合起来说,在全市范围内的方言、谚语、民歌、民风、民俗、民乐、笑话、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婚丧嫁娶习俗、生活习俗、节令习俗、民间工艺等大大小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近千个,这些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并发扬广大,这是一份责任,履行这份责任的最大主体当然是政府。

首先,政府应当通过知识产权、文化等主管单位做好这些“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采取录音、录像、收集实物、数字化保存等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声像和文字资料,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进行抢救性保护,鼓励传承人将自己掌握的技艺或艺术用文字记录下来,并由政府有关部门出资帮助出版;在传承人之外,平台建设也至关重要,建立一些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立专项基金支持社科研究机构开展相关学术研究,适时筹建 “非遗”博览园;同时,加大对“非遗”技艺传人个人或团体的财政补贴,包括生活补贴等基本补贴及技艺传承的培训资助等;在政策引导下,让社会各界以多种途径支持非遗保护工作;鼓励艺术团体、企业以市场化方式,与“非遗”技艺传人开展合作,利用“非遗”元素进行相关的市场开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在各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年可进行一次评选评模工作,对那些发掘出来的非遗文化精品节目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评奖鼓励。在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后,政府牵头进行一次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等;依靠政府政策及资助,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丰富多彩的非遗节日庆典活动,为人们呈现精彩的非遗文化盛宴。

作为咸宁市非遗项目之一的通城拍打舞,是咸宁市的特色文化之一,可以成为咸宁的地方文化名片,它是最具瑶族与汉族共同特色的舞蹈,适合于广场展演和舞台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可以打造成为咸宁温泉旅游风景区的拍打舞品牌。在进行这项保护工作时,政府起到不可代替的主要作用,政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积极发力。在政策制度、人、财、物上大力支持。让通城拍打舞真正有个好的未来。

各地非遗保护工作的好坏,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紧密联系,各地政府部门应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立法工作,希望通过建立“硬杠杠”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护航。

五、结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通城拍打舞进行调查,分析通城拍打舞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传承意义与发展现状,找出影响通城拍打舞发展的原因,并提出通城拍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在政策制度、人、财、物上大力支持,打造地域文化,建立品牌效应的举措,为促进通城拍打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6).

[3]梁红.湘西州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科技信息,2011,(14).

2095-4654(2015)10-0143-04

2015-07-05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鄂南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通城拍打舞的传承与发展”(Ew1208)

J722.21

A

猜你喜欢

瑶族舞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瑶族织锦
年味里的“虎文化”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谁远谁近?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