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古典诗词之美
2015-03-19谢军
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古典诗词之美
谢 军
(咸宁市实验小学,湖北 咸宁 43710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古典诗词作品,教好这些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而且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获得并提高审美感受等。笔者认为,要教好古典诗词,应从“诵读”入手。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与哲理之美。
一、 反复诵读,揣摩诗词的语言之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是指诗词中往往以精妙凝炼、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大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与艺术之美。它是诗人把自己内化而含蓄的情感与意志寓含在诗句之中,这就是“诗以道志”的道理。教师只有抓住诗词中“亦画、亦情、亦理”的语言特点,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才能读懂诗句,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读出韵味,读出语句的内涵与美感来;才能引导学生把诗中的“画”呈现出来,把诗中的“情”流露出来,把诗中的“理”引导出来,从而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一首典型的语言美之作。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月夜弹琴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奏古琴,一边高声吟唱。在竹林深处,别人不知道,只有皎洁的明月投下一片清晖。此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诗人幽静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完全蕴含在20个字里行间,诗中没有闲字,更没有闲句,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古典诗词语言凝练的魅力。
二、 反复诵读,感受诗词的诗情之美
古典诗词是有情之物,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等等,往往融入于名篇佳句之中,融入于整首诗词的字里行间。只有通过不断地揣摩字词、抓准关键、理解诗意、反复诵读,才能将蕴藏于诗中的情感,读出来,咏出来。从而达到以诗传情、以诗悟情、以诗品味、以诗明意的目的。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抒写伟大母爱之诗。前四句描写母亲为儿子临行前赶缝衣服的情景,后二句则以“寸草”难以报答“春日”的恩情作比喻,抒发对母亲无限感激之情。这种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只有在深情地反复诵读之中,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在着重地诵读“寸草心”与“三春晖”的对比中,才能深深地品味出来。此诗的关键动人之处,就在于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将母亲担心儿子迟迟归来的心理活动,选择在“临行”这一极易激发惜别的关键时刻,通过母亲“密密缝”补衣服的典型细节描写而表现出来。同时,诗人还将自己的报恩思想比成“寸草心”,而将母爱比成“三春晖”,并进行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反衬出母爱的伟大。所以,反复吟咏,激情诵读,可以吟出诗味来,读出诗情来。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描写送别的地点时间;后两句写景,抒发惜别的深情。四句诗组合成一个整体,一幅画面,一个动人故事:在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老朋友辞别黄鹤楼而顺水东去扬州。诗人伫立在江岸,目送着老朋友渐渐远去的小船,直到帆影完全消失,只见江水在远远的天际奔流。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诗人不仅将朋友送上了船,扬帆而去,并伫立江边,翘首凝望,直到水天相接,风帆消逝,却久久地不忍离去。在此,诗人目送友人的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以及对友人离别后的无限眷恋之情等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诗人对朋友的情感之深与眷恋之情,都融入于诗句之中,蕴藏于画面之中,只有细细品味,反复诵读,并抓住“孤帆”、“ 远影”、“ 碧空尽”、“ 天际流”等关键词语的诵读与吟咏,才会品味出来。
三、 反复诵读,感知诗词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诗词作品中相结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者说是指诗词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林纾说:“意境者,文之母也。”王国维也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知,境界主要是指作者将自己所感知的外在世界与内在情感在作品中鲜明而真切的体现。作品形成之后,并能引发读者的想象,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感染,产生共鸣。因此,意境则是诗词创作的最高审美标准。
诗以情动人,而情却是抽象的,它需要凭借具体形象而构成可知可触的画面,再借助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因而,诗中的意境应通过具体的画面再现出来,才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白《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抒写山水情之诗,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象,所描绘的一幅精彩画图: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升起了团团紫烟。瀑布从峰顶泻入河中,好似一幅长长的白练悬挂在山前。看那三千尺长的急流飞驰而下,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这诗中之画,诗中之情,诗中所蕴藏着的意境,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情吟咏,运用想象与联想,才能还原景象,再现画面,把陡峭的山崖,长长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的全貌,呈现于学生眼前。可见,只有反复诵读,细细揣摩,就能“读”出诗味,“读”出诗意,让学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
杜甫《绝句》是一首抒写喜悦之情的佳作。全诗四句,一句一景,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新绿的柳枝上有对黄鹂在欢唱,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凭窗远眺西山的白雪,门外看到停泊江边的船只。四句景语,一幅图画,完整地体现出诗人复杂而细致的内心活动。全诗意境的体会,只有依赖于扣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扣准千里雪、万里船等词语的反复诵读,仔细琢磨,并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才能逐渐地清晰起来,逐渐地浮现于学生的眼前。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物与我的高度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理解意境既要感性认识,亦要情绪体验,更要想象与联想。叶圣陶说:“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本领”,让学生在诵读中,激发想象,感知古典诗词的诗画之美、意境之美。
四、 反复诵读,品味诗词的哲理之美
哲理诗,是指凝聚着诗人哲学思想的诗歌。它内容深刻精警,富有智慧与理趣,往往将抽象的哲理寓于鲜明的形象之中,将诗情、意境、理趣熔于一炉,使人不仅得到哲理性的启发,令人心胸开豁,还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使人耳目一新。
苏轼《题西林壁》,是一首山水诗中蕴含哲理性的佳作。庐山的“真面目”,庐山的总体形象,只有在远眺与鸟瞰时才能显现出来,只有经过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集了局部的许多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印象之后,才能体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全诗说明了一个平凡的道理:包括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理念,对问题要全面地对待,从整体上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一首山水诗就具有了哲理性,达到了具体的抽象。要让学生领悟这个深刻的哲理,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句,理解诗意,还要紧扣“横看”、“ 侧成”、
“ 远近”、“ 高低”、“ 不识”、“ 只缘”等关键词语的理解,更要反复诵读,认真琢磨,深刻领悟诗中所蕴含着的哲理。
王安石《登飞来峰》,也是一首诗中寓理的好诗。首联通过“千寻塔”、“ 见日升”的关键词语,言其高;次联“不畏浮云”两句,借景达理,极富形象的美感。全诗揭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哲理。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词语,反复诵读,读懂诗意,悟出哲理。
古典诗词之中蕴含哲理之诗,它往往以哲理的火花、机敏的思悟、精警的语言,启迪读者联想与思索,从中领悟教益和激起共鸣,感知哲理之美。这种诗词,既富有哲理的内涵,又不失诗词的要义。
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人吟读,激情领读等,注入一点鲜活元素。这样,反复诵读,读出诗中之画,诗中之味,画中之情,画中之诗。让整个课堂激情涌动,充满诗情画意。
2095-4654(2015)10-0200-02
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