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划分与盈余管理

2014-12-23牛成喆樊萌

中国经贸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公积金融资产公允

牛成喆 樊萌

【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及应收款项的确认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并未提供客观的标准,于是产生了上市公司利用两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以金融资产的划分差异为基础,分析影响金融资产盈余管理的原因,并给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分类;盈余管理

一、引言

现行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的确认标准有较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并未提供明确的标准。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到期日不固定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企业对这两者的划分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虽然二者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对利润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金融资产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二、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中的差异比较

1.持有目的

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短期内出售赚取差额收益,而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目的并不明确,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并不想短期出售赚取差价,也没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时,就会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及计量

二者虽然都是公允价值计量,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交易费用计入其取得成本中。

3.后续计量

在后续计量中,两类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利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涨跌,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此项损益直接影响利润表,因此不论金融资产处置与否,期末公允价值如何变动,未实现损益都会影响到利润;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损失需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仅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而非利润,只有将其处置时,才将计入权益的利得损失转入“投资收益”,从而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4.减值准备的计提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要视不同情况而定:若是暂时性下跌且下降幅度较小,不计提减值准备,跌幅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若是非暂时性下跌且跌幅较大就应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如果公允价值回升,减值情况消失,就要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债务性工具通过损益转回,权益性工具发生的减值损失通过权益转回,而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5.处置时的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要将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将持有期间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结转至“投资收益”。

6.重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与其他三类金融资产重分类;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三、现行金融资产准则下存在的盈余管理原因

1.管理层的利益驱动

这是上市公司得以利用金融资产的划分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观原因。企业管理层如果不考虑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和能力,而是盲目地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种行为既可以掩饰股票市场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又为后期平滑收益和盈余管理提供了“蓄水池”,根据考核需要从公允价值变动中蓄水调节当期的经营利润,从而可以粉饰报表,美化经营业绩。

2.现行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的“摇摆”界定

这是上市公司得以利用金融资产的划分进行盈余管理的客观原因。现行准则理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但是企业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会寻找一定的依据。即管理层在初始确认时的确没有短期出售的意图,之所以短期出售只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在高价时理应卖出以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而且会计准则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能短期出售。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赋予了企业对金融资产划分的自由选择权,进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政策建议

1.强化综合收益观

在利润表中列报其他综合收益体现了综合收益观,但综合收益的引入并未有效地抑制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说明综合收益的理念并未被熟悉和接受。本文建议让利润表中的综合收益信息具有与净利润同等的披露方式,引起报表使用者的关注,从而达到强化综合收益的目的。综合收益能将被隐藏的未实现损益全面的呈现出来,帮助投资者判断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而避免公司利用权益储蓄利润的行为。

2.加强外部监督

为了抑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不仅要从企业自身出发,还需借助外部的监管力量。

第一,要充分发挥证监会的积极作用。首先,证监会可以从整体上明确规定公司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其次可以加大对信息披露的审查力度,对会计信息披露不合规的企业更要严格审查。

第二,要提高审计质量,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欠缺,缺乏必要的审计独立性,就无法保证企业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为了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充分识别和考虑被审计企业可能出现的盈余管理方式,这就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经验和保持审计的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公积金融资产公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公积公益金”解析
如何核算所有者权益(二)
公积公益金会计核算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