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M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

2014-12-09凌文辁王嘉庆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

凌文辁 王嘉庆

摘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国内277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了CPM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C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P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M因素通过领导信任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

关键词:CPM领导行为模式;领导信任;反生产行为;中介作用

一、 引言

反生产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CWB)是指组织成员有意采取的、客观上给组织及其成员的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带来损失的显性或隐形行为。作为一种消极的角色外行为,反生产行为对组织及其成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反生产行为直接损害组织的经济利益,研究者发现,反生产行为在美国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到2 000亿美元,并且有30%的企业破产是由其所导致的。除了这些显性的损失以外,反生产行为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使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员工的个人绩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鉴于反生产行为的巨大危害,如何预防和减少组织中的反生产行为已成为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课题。国外的学者们研究发现,领导行为是决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领导的一些行为或特质,比如伦理型领导、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辱虐领导、变革型领导等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西方有关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影响的研究比较成熟,但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领导行为方式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则较少探讨。中国文化自古就强调领导者个人品德的作用,选拔干部时也通常采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上司领导的个人品德是否具有“以德报怨”的作用,上司的公平正直是否会减少下属的反生产行为?上司“抓工作”和“抓人际”的领导职能是否也会对下属的反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CPM领导行为模式,探讨其对下属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信任在这种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机制,以期为企业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 研究假设的提出

1. CPM领导行为模式与员工反生产行为。我国学者凌文辁(1987)在日本学者三隅二不二的PM领导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CPM领导行为模式。在中国的组织中,对领导的行为评价除了P因素(Performance,工作绩效)和M因素(Maintenance,团体维系)之外,还存在着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个因素,那就是C因素(Character and Morals,个人品德)。C因素反映了中国文化下领导者的特异性,P因素和M因素则反映了东西方领导者的共性。CPM领导的三种机能具有不同的作用,C因素针对领导者自己,P因素针对的是工作,M因素则针对的是员工,三种职能的协同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领导机能。

C因素是领导者的个人品德,指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公平正直等。领导者在与员工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展现其道德行为可以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服,这能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员工的道德规范行为。员工通过对领导的观察学习,使自身的工作行为符合企业组织规范和伦理道德要求,从而较少的实施反生产行为。P因素是组织目标的达成,指领导者计划、协调、组织和指挥等“抓工作”的领导能力。上司领导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向下属传授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原则,下属为了作为对领导者的“回报”,从而表现出积极的工作行为,所以实施反生产行为的可能性较低。M因素是指组织团体维系,指领导者对下属的体谅关怀、激励支持、信任尊重等。后来兴起的变革型领导于此M因素具有相似的要求。刘晖等人的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负向影响下属的反生产行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CPM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假设1a:C因素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假设1b:P因素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假设1c:M因素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 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行为和意图的预期而愿意向他人暴露自己的弱点并且不会担心被他人所利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中国的企业中,领导控制着组织中大部分的资源,并对下属的薪酬、奖惩和升迁具有决定权。由于下属对领导的依赖性很大,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就显得及其重要了。究竟什么样的领导能够得到下属的信任呢?郑伯埙认为,家长式领导的德行领导和仁慈领导能够提高下属的领导信任。Mayer等人的研究发现,领导者的能力、善意和正直是影响下属对领导信任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推断,CPM领导行为能够促进领导信任。高道德水平的领导能够对下属公平对待,不会滥用职权对下属进行惩罚,这能够赢得下属的信任;领导者"抓工作"的职能能够确保组织目标的完成,同时也能够满足下属的物质需求和自我成长需求,这也能增强下属对领导的信任;领导者对下属表现出关心体贴和尊重支持,能够增强上下属之间的关系,缓解员工工作生活中的紧张感和压力,这更能强化下属对领导的信任。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下属对上司的领导信任是领导-部属交换的前提。上司如果能够正确的处理对自己、工作和下属的关系,则会增强下属对上司的信任。这种信任能够促进上下属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进而增强下属回报上司和组织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从而做出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出现反生产行为的概率也会很低。通过以上的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2:领导信任在CPM领导行为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假设2a:领导信任在C因素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假设2b:领导信任在P因素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假设2c:领导信任在M因素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于山东和广东等城市企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共发放问卷320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和无效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87%。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性43.7%,女性56.3%;大专及以下占28.2%,本科占5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14.8%;25岁及以下的占38.6%,26岁~30岁的占46.9%,31岁~35岁的占8.3%,36岁及以上占6.1%;工作1年~3年的占68.9%,3年~7年的占23.9%,7年以上的占7.2%;普通员工占70%,基层管理者占20.6%,中层管理者占9.4%;在组织类型上,国有企业占36.5%,民营或私企占31%,外资企业占8.7%,其他占23.8%。

由于本研究涉及到员工反生产行为这一较为敏感的问题,员工通常出于社会赞许性的考虑,不能如实回答自身的反生产行为。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被试的顾虑,本研究要求员工对周围同事的反生产行为进行评价,并以此反映员工自身的反生产行为情况。

2. 研究工具。

(1)CPM领导行为。采用李明和凌文辁(2012)研究中所使用的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该量表是从个人品德、目标达成和团体维系三个维度对领导行为进行评价,共15个项目。

(2)领导信任。本研究采用Ng和Chua(2006)研究中所使用的领导信任量表,共4个项目。

(3)员工反生产行为。采用张永军(2012)研究中所采用的员工反生产行为量表,该量表来源于Hennett和Robinson(2000)所开发的二维反生产行为量表。该量表将反生产行为分为两个维度,分别为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CWB-O)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CWB-I),共17个项目。

以往的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因此本研究将以上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3. 统计分析方法。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等。

四、 研究结果

1. 描述性统计。表1是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及信度系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各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介于0.81~0.90之间,这说明本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所收集的数据是可信的。C因素、P因素、M因素和领导信任均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些变量的负相关为下面各变量的层次回归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 假设的检验。根据表2(M3,M4;M7,M8)可知,个人品德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β=-0.204,p<0.01;β=-0.162,p<0.05),假设1a得到了验证。目标达成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β=-0.288,p<0.001),但对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β=-0.149),因此,假设1b得到了部分检验。团体维系与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β=-0.2,p<0.05),但对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β=-0.062),因此,假设1c得到部分检验。

个人品德、目标达成和团体维系分别与领导信任显著正相关(β=0.234,p<0.001;β=0.141,p<0.05;β=0.447,p<0.001),领导信任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显著负相关(β=-0.456,p<0.001;β=-0.422,p<0.001)。当同时将个人品德、目标达成、团体维系和领导信任放入回归方程以后,个人品德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回归关系变得不再显著,目标达成与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减弱但仍达到了显著水平,团体维系与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之间的负相关系也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领导信任在个人品德和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在目标达成和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在团体维系对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假设2a得到了验证,假设2b和2c得到了部分验证。

五、 结果讨论

本研究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探讨了CPM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作用,并检验了领导信任的中介机制。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C因素对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和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领导信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2)P因素对员工的组织指向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领导信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M因素对员工的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领导信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在CPM领导行为中,三种因素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组织的良好运营和发展需要三种因素的协同作用。C因素针对的是领导者自己,品德高尚的领导者能公正公平的对待组织中的员工,不会滥用职权对员工“穿小鞋”,这能够赢得员工的钦佩和信服。领导者的个人道德可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能够带动员工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从而较少的实施组织负性行为。P因素针对的是工作,P因素包括对下属的压力施加、工作督促和监督检查等管理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使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会产生一些“对立”和“冲突”,因此,P因素对员工人际指向的反生产行为影响并不显著。所以,这就需要M因素的机能来消除上下级工作中的“不愉快”。M因素针对的下属,领导对下属所给予的体贴关心、信任尊重和激励支持等M机能能够促进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这能够缓和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和意见,提高下属的工作满意感,从而减少下属的人际指向反生产行为。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于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领导理论-CPM领导行为模式与员工反生产行为联系起来,证实了CPM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反生产行为具有负向的预测效果。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机制,丰富了中国组织情境下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中介机制研究。在实践中,要注重对领导者CPM三种领导职能的培训和开发,使领导者具备“高道德水平”、“抓工作”和“抓人际”的领导能力。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研究采用了横向设计,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纵向设计,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数据调查,这样会使研究结果更加的可靠和信服。第二,CPM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产生作用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其他一些变量的影响,如其它中介变量的影响,员工的一些个体特征也可能会在CPM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的影响中产生调节作用等。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纳入其它相关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以更全面的了解CPM领导行为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建卫,刘玉新.企业反生产行为:概念与结构解析.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1059-1066.

2.Murphy K R.Honesty in the workplace. Belmont, CA:Brooks/Cole,1993:13-29.

3.凌文辁,陈龙,王登.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的构建.心理学报,1987,19(2):199-207.

4.郑伯埙.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社会学研究,1999,(2):22-37.

5.李明,凌文辁.CPM领导行为模式对员工利他行为及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心理科学,2012,35(6):1459- 146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时间的非理性行为决策研究”(项目号:71171096)。

作者简介:凌文辁,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嘉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4-10-16。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
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
社会影响、认知互动与微博互动数字广告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组织支持、自主性与民警心理健康服务者工作
双元学习与创造力对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