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学业情绪研究展望
2014-11-24张茜茹
张茜茹
摘 要: 学科学业情绪指学生在该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与该学科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学生在该学科课堂学习中、日常完成作业中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1]。在学业情绪的研究中,以Pekrun为代表的学者在探讨学业情绪的一般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在不同学科学习中的学业情绪,表明学业情绪具有领域特殊性,即学科特殊性[2]。本文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不同学科出发,对国内学生学科学业情绪的研究做一个总结,并为学业情绪的领域普遍性和领域特殊性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 学科学业情绪 学业情绪 领域特殊性
1.小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业情绪
小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是学业情绪研究中比较缺少的一部分,对小学生学业情绪领域特殊性的研究比较少。在小学学科设置中,英语、语文、数学是主要科目,研究表明相比数学来说,英语与情绪情感体验的关系更为密切,高控制感和价值感的小学生更乐于学习英语。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下降,男生比女生体验到更多不良情绪。
2.初中生不同学科的学业情緒
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在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物理、化学、政治等。研究者从学业情绪的维度出发,讨论初中生对不同课程的情绪体验,表明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领域特异性。
初中生的自豪、羞愧、无助等情绪具有领域的特异性。其中,在英语和数学学科上,感到更多的羞愧和无助,而不是自豪。GoetzFrenzel等人(2007)对同一种学业情绪在不同学科上是否有显著差异的研究,得出在数学、物理、德语和英语四学科中,自豪情绪在各个学科上的相关很低。王五杰(2010)的研究表明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羞愧而非自豪。在消极低唤醒的无助上,表现出与数学和英语的相关显著,在这两门学科上具有特异性;语文学科相对于数学和英语比较容易获得帮助,因此在这门学科上获得的无助感弱。焦虑情绪在语数外三门学科上具有领域普遍性,学生在这些学科上都能体验到焦虑。希望、兴趣、厌倦和失望在这三门学科学业自我概念上也具有学科的领域普遍性[5]。
学生在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中感到更多的羞愧和无助,于是有研究者专门对数学和英语学困生的学业情绪进行了研究。郭雪萍等人的研究表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业情绪与其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和注意稳定性等有关系。
另外,还有学者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业情绪进行了研究。郑英娟(2007)将物理学业情绪分为课堂学业情绪、课外学业情绪、考试学业情绪三种,研究指出这三种学业情绪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3.高中生不同学科的学业情绪
高中阶段进行了文理分科,语文、数学、英语依旧是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研究者从学科学业情绪体验的差异,学科学业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学科学业情绪与学习策略,学科学业情绪与成就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熊俊梅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控制信念(自我效能感)与语文、数学学科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相关[9]。男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更多的积极情绪。而女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高于男生,也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绪。他们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在数学学习中,男生比女生运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有更高的数学自我概念和更多的积极情绪。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可能与低数学自我概念有关[10]。张典(2010)的研究表明在消极英语学业情绪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体验到更多的焦虑、羞愧、厌倦等情绪。英语学业情绪调节策略包括积极认知、行为努力、求助他人和自我放松,这些策略对其英语成绩有十分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行为努力策略尤为突出[12]。黄晓月(2011)对高中生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就目标的影响下,文科生的学业情绪要比理科生积极一些。
4.不同阶段学生学科学业情绪的比较研究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是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国内现有的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多为对同一学习阶段的横向研究,缺少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研究。徐素(2011)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科学业情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学业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消极性。在几种代表性情绪上,小学与初中学生对学科的喜爱与厌倦的趋势是比较一致的,表现出对数学等理科科目的更多喜爱。而焦虑情况是不同的,六年级对语文的焦虑程度最高,初二年级对语文的焦虑程度最低。
5.研究、总结与展望
首先,国内对小学生和大学生学科学业情绪的研究缺乏,这可能跟小学生情绪测量工具编制比较困难有关。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很多,领域特殊性研究就显得比较困难。国内对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业情绪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但几乎没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科学业情绪的比较研究可以成为学科学业情绪的一个研究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学科难度发生变化,势必会引起学科学业情绪的改变。另外,从高中到大学,由于学科内容发生改变,造成文科和理科生的学业情绪有哪些变化,也是值得研究的。
其次,国内对语文学业情绪的研究明显少于数学和英语学业情绪。语文是一门重要课程,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研究语文学业情绪可以成为学科学业情绪研究的方向。
再次,目前国内对学科学业情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科内研究和学科间的比较研究。其中学科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男女差异、校际差异等,以及学业情绪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学习成绩、家庭支持、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而学科间的研究集中在不同学科中,学生有哪些相同的情绪体验,哪些不同的情绪体验,即哪些情绪具有领域普遍性,哪些具有领域特殊性。今后可以系统地研究不同学科的不同情绪体验,不同学科学业情绪的不同影响因素,探讨每门学科的独特之处。
最后,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文理不再分科造成的不同学科学业情绪的改变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典.高中生英语学业情绪及其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
[2]徐素.儿童学业情绪的领域特殊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4):856-862.
[3]马丽华,董妍.小学生英语学业控制感和价值感对学业情绪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4]李运华.小学生数学学业情绪发展特征及原因分析[J].教育研究,2012,3.
[5]王五杰.初中生家庭环境、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情绪的关系[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