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4-11-15刘荣丽李江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汀钙阿托颈动脉

刘 威 吕 娟 刘荣丽 李江涛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郑州 45000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其中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易累及的部位之一,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2]。本文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且经头颅部CT或 MRI扫描确诊,并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0~77岁;均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功能异常者;脑出血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全身感染或免疫系统疾病者;药物禁忌证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51±3.29)岁;合并高血压10例,高血脂8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6例,其中单侧病变29例,双侧病变1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7.32±3.13)岁;合并高血压9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17例,其中单侧病变27例,双侧病变16例。2组在性别、年龄、并症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次,1次/d,睡前顿服,2组均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患者颈动脉内-中膜(IMT)厚度及斑块面积。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 P<0.05

组别 n 时间 颈动脉IMT(mm)斑块面积(mm2)对照组 43 治疗前1.56±0.23 25.32±2.29治疗后 1.45±0.21 24.20±2.21观察组 43 治疗前 1.50±0.21 24.93±2.10治疗后 1.22±0.20ab 17.18±2.01ab

2.2 2组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 (s)

表2 2组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 P<0.05

组别 n 治疗前(mg/L)治疗后(mg/L)对照组43 11.02±1.03 10.13±1.08观察组 43 10.82±1.11 5.36±0.63ab

3 讨论

脑梗死(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致使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4-5]。临床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及致残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沉积于动脉壁而形成局部斑块的过程,最常累及颈动脉而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是患者全身动脉硬化的早期评价和预测指标,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6]。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治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等多途径稳定逆转硬化斑块,增大脑血流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7]。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血脂调节药,属于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本身无活性,口服吸收后水解为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HMG-CoA还原酶,而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另外还具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作用,使不稳定硬化斑块稳定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8-9]。本文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可减轻或延缓颈动脉硬化进程,更好的稳定和逆转硬化斑块,同时可有效降低血清CRP水平,临床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10],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朱杰权,许晓跃,诸苏杭,等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91-93.

[2]王少华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通络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2,7(11):1 371-1 37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王塑华,孙佳凡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5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 138-1 140.

[5]李芳,黄德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 088-1 089.

[6]杜雄兵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作用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98.

[7]周瑞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99.

[8]任芳 .阿托伐他汀联用烟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 038-1 042.

[9]李湘青,韩红星,续运勤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J].医学综述,2008,14(2):232-234.

[10]赵红,胡云涛,陈彦菊,等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6-8.

猜你喜欢

汀钙阿托颈动脉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阿托伐他汀钙不同晶型XRD方法研究
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