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尿通淋调血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4-10-22刘又贤焦安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

刘又贤 焦安钦

关键词:慢性尿路感染;利尿通淋调血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6-02

慢性尿路感染属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由于生理解剖原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治疗,但是抗生素不仅能杀菌,也能抑制杀灭正常菌群,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利于彻底治疗与预后,且存在耐药问题。近几年,笔者有幸跟随焦安钦导师学习,目睹导师每以利尿通淋调血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诊的尿路感染患者60例,均符合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13±1156)岁,平均病程(253±137)a;西医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13±1306)岁,平均病程(267±157)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1)尿路感染史在一年以上,出现尿频尿急或尿道烧灼感、有肉眼血尿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仅有排尿不畅,也可伴有发热、小腹胀痛、腰酸乏力、肾区压痛或叩击痛、会阴部重坠感等。(2)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10 个/ HP。(3)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 / mL。(4)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5)B 超有肾盂积水、肾盂黏膜排列不规整、膀胱黏膜紊乱等。(6)X 线示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等改变。

2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尿路感染;利尿通淋调血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6-02

慢性尿路感染属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由于生理解剖原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治疗,但是抗生素不仅能杀菌,也能抑制杀灭正常菌群,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利于彻底治疗与预后,且存在耐药问题。近几年,笔者有幸跟随焦安钦导师学习,目睹导师每以利尿通淋调血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诊的尿路感染患者60例,均符合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13±1156)岁,平均病程(253±137)a;西医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13±1306)岁,平均病程(267±157)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1)尿路感染史在一年以上,出现尿频尿急或尿道烧灼感、有肉眼血尿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仅有排尿不畅,也可伴有发热、小腹胀痛、腰酸乏力、肾区压痛或叩击痛、会阴部重坠感等。(2)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10 个/ HP。(3)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 / mL。(4)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5)B 超有肾盂积水、肾盂黏膜排列不规整、膀胱黏膜紊乱等。(6)X 线示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等改变。

2治疗方法

关键词:慢性尿路感染;利尿通淋调血法;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6-02

慢性尿路感染属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由于生理解剖原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治疗,但是抗生素不仅能杀菌,也能抑制杀灭正常菌群,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不利于彻底治疗与预后,且存在耐药问题。近几年,笔者有幸跟随焦安钦导师学习,目睹导师每以利尿通淋调血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诊的尿路感染患者60例,均符合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中医治疗组30例,男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13±1156)岁,平均病程(253±137)a;西医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13±1306)岁,平均病程(267±157)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1)尿路感染史在一年以上,出现尿频尿急或尿道烧灼感、有肉眼血尿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仅有排尿不畅,也可伴有发热、小腹胀痛、腰酸乏力、肾区压痛或叩击痛、会阴部重坠感等。(2)中段尿离心沉渣白细胞≧10 个/ HP。(3)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 / mL。(4)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5)B 超有肾盂积水、肾盂黏膜排列不规整、膀胱黏膜紊乱等。(6)X 线示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等改变。

2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
平窦膏治疗湿热毒瘀型肛隐窝炎40例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复方硼酸含漱液的药理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