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参芪失笑止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崩漏52例

2014-10-22周金宵丛慧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五灵脂经量经血

周金宵, 丛慧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但因崩与漏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血崩日久,耗伤气血,可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两者的交替出现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疑难重症。因患者个体差异,出血量及天数不定,有时还易引发贫血、妇科炎症等,从而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治疗崩漏首在止血,其次根据不同病因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治疗崩漏。笔者跟师学习中,发现导师丛慧芳教授以参芪失笑止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崩漏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的52例病例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妇科门诊患者。年龄14~48岁,20岁以下者4例,20~30岁11例,30~40岁20例,40~48岁17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10~60 d。临床主要表现为经来无期,经血不调,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暗红有块,伴有神疲体倦,短气懒言,头晕腰酸,心悸寐差,面色无华,或伴有小腹隐痛,坠胀感等,舌质黯,见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无力,或脉沉细涩。

1.2 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1]和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正常月经史的非孕期妇女,月经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者。

1.3 排除标准 (1)经间期出血;(2) 服用避孕药引起的月经改变;(3)妊娠;(4)由生殖器官肿瘤、子宫腺肌病、宫内节育器、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5)创伤;(6)全身疾病: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等。

2 治疗方法

52例患者均服用自拟参芪失笑止血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20 g,党参20 g,五灵脂15 g,炒蒲黄15 g,三七10 g,阿胶10 g(烊化),乌贼骨15 g,桑螵蛸15 g,益母草15 g,枳壳15 g,杜仲15 g,山茱萸15 g。服用方法:前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分服,7 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停药后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或围绝经期妇女治疗后血止, 经期经量能连续维持3次以上正常或绝经;好转: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或周期恢复正常者,或围绝经期妇女治疗后经期有所缩短, 经量有所减少者;无效:连续治疗3个月后未见好转者。

3.2 治疗结果 52例中痊愈37例,占71.154%,好转11例,占21.154%,无效4例,占7.692%,总有效率为92.31%。

4 典型病案

患者李某,43岁,已婚,既往月经规律,孕3产1。初诊日期:2012年6月29日,初诊主诉:阴道不规则出血40余日,症见阴道流血量多,色红,夹有血块,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动则气喘,饮食尚可,大便溏泻,小便可,舌黯,见有少许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查体:贫血外貌,甲床微白,眼结膜轻度苍白,余未见异常。相关检查:血红蛋白:Hb:85g/L;血β-HCG:0.21IU/L;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及双附件大小正常,内膜9mm,未见宫内节育器,余未见异常。诊断为气虚血瘀型崩漏,治以益气化瘀,活血止血。方以参芪失笑止血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黄芪20 g,党参20 g,五灵脂15 g,炒蒲黄15 g,三七10 g,阿胶10 g(烊化),乌贼骨15 g,桑螵蛸15 g,益母草15 g,枳壳15 g,杜仲15 g,山茱萸15 g,茯苓15 g,此方连用7剂。二诊:2012年7月5日,述服药第4日血止,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给予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为108g/L。二诊在上方基础上酌加当归15 g,枸杞子20 g,白术15 g,陈皮15 g,连用7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此后给予随访,该患月经均能按期来潮,量、色、质正常,无其他不适。

5 体会

崩漏一病,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特点。中医认为本病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常由肾虚、脾虚、血瘀,血热所致。最早记载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云:“阴虚阳搏谓之崩。”《诸病源候论》云:“冲任之脉虚损,不能约制其经血,故血非时而下”又云:“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千金要方》中云:“瘀血占据血室,而致血不归经。”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崩漏患者失血日久,伤血耗气,气随血脱而致气虚,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血瘀日久,瘀血内阻冲任胞宫,阻碍了气血的运行,即旧血不去,新血难安,离经之血非时而下,反过来又加重了气血的损伤,从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出血的久暂,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则,灵活运用好塞流、澄源、复旧三法。针对气虚血瘀型崩漏,吾师以益气化瘀,活血止血为法,以自拟参芪失笑止血汤治疗,临床疗效颇佳。方中黄芪益气升阳健脾,党参气血双补,阿胶补血止血,三者合用补气养血健脾,使脾之统血、摄血能力增强;《血证论》曰:“凡血证,总以化瘀为要。”方中五灵脂、炒蒲黄、三七、益母草活血化瘀止血,四药合用使旧血去,新血安;枳壳行气以助活血化瘀;乌贼骨、桑螵蛸、山茱萸均可固精收敛止血,增强止血之效;杜仲补肝肾,益精气。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3]:黄芪、党参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阿胶有明显的补血作用;蒲黄能促进凝血,益母草能兴奋子宫,五灵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且三者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三七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同时也有研究表明[4]中药三七浓度的高低对血液影响也有一定关系,低剂量的三七有效成分有止血作用,高剂量的三七则有抗血栓的作用。治疗崩漏之病还应注意,勿见血止血,过早用固摄收敛之品,以致关门留寇之弊。纵观本方,益气升提,收不敛邪,补而不滞,化瘀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曾记载:“妇女崩漏,最为大病”,诊治时我们要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使崩漏得以较快的控制,尽早治愈,使月经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11-15.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4]殷昌青,邓海山,程健.三七对血液、心脑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10(29):50-51.

猜你喜欢

五灵脂经量经血
五灵脂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人参不怕五灵脂
武立胜
不同产地五灵脂质量评价研究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经血逆行说倒经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观察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
子宫肌瘤会导致经量增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