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散结方治疗卵巢囊肿23例疗效观察

2014-10-22杜永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囊肿中医药

杜永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 300150)

卵巢囊肿属于中医的“瘕”和“石瘕”的范畴,多见于20-50岁育龄期和绝经期的女性[1]。中医治疗该病不仅不开刀、不住院、痛苦少、损伤小、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最主要的是可以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及心理压力。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23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46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41.7±9.4)岁,病程2个月~3 a,平均(1.2±0.4)a,未婚或未生育过13例,已生育过33例,囊肿在20 mm×15 mm~70 mm×50 mm,其中单侧卵巢囊肿35例,双侧卵巢囊肿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罗元恺《中医妇科学》[2]:患者小腹出现肿块,柔软、可移动,有痛感;白带增多、身体畏寒、小便量多;食欲减退,月经延后或量多且有血块;舌苔白或腻,脉细沉。经彩超或B超检查,双侧或单侧卵巢囊肿,边界清楚且囊壁光滑,囊肿直径小于50 mm。经期后囊肿无变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静注青霉素钠、甲硝唑,1次/d,15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自拟活血散结方辨证加减治疗,组成:海藻、夏枯草、丹参、炒天丁、薏苡仁各20 g,白芥子、醋三棱、醋莪术、赤芍、桃仁各15 g,法半夏、泽兰各10 g,吞水蛭粉、吞甲珠粉、南星各6 g。体质虚寒者加枸杞、杜仲各15 g,附子、炮姜、鹿角胶(冲)各10 g,小茴香6 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 g,白术15 g;血虚者加熟地20 g,当归15 g,阿胶珠10 g,大黄6 g;血瘀者加丹参20 g,醋鳖甲15 g,水蛭9 g;气郁者加香附、橘核、郁金各15 g;囊肿偏大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 g以预防癌变。水煎取汁300 mL,1剂/d,分早中晚服用,15 d为1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3](1)患者经B超检查,囊肿、盆腔积液、子宫肌瘤完全消失,且无不适感为痊愈;(2)患者症状基本缓解,肌瘤、囊肿缩小≥60%为显效;(3)患者症状缓解,肌瘤、囊肿缩小≥20%为好转;(4)经过治疗患者体征和症状未见改善为无效。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73.9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卵巢囊肿非一日形成,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患者输卵管出现炎症会波及到其卵巢。此时输卵管与卵巢之间发生粘连,或者输卵管伞端与卵巢之间产生穿通,慢慢积聚到一起的渗出液逐渐形成炎性囊肿,或被吸收的脓液液化后就形成了输卵管卵巢囊肿;有的患者由于卵巢周围有相关的炎症,滤泡破裂受到炎症阻碍,这样也会慢慢的形成滤泡囊肿;还有部分患者的滤泡在破裂过程中,由于细菌侵入,导致炎症出现积液、积脓现象,形成卵巢囊肿。中医则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为房事过劳或产后、经期六淫外侵导致脏腑失和、气机阻滞及阴阳失衡,血液循环较差,产生慢性炎症,病症缠绵不愈,引发此症,因此也可以说卵巢囊肿是慢性炎症的后果。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囊肿不仅可以调节患者内分泌,强增其免疫力,还具有不开刀,不损伤患者元气、风险小等优点[4]。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全身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失调会导致局部器官发生病变[5],因此,对于局部的病变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针对该病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拟定以消瘀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及化瘀止痛为原则的方药,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加以配伍。法半夏、海藻、白芥子、夏枯草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之功效;薏苡仁、南星具有化湿祛痰之功效;醋莪术、丹参、醋三棱、桃仁、赤芍、水蛭粉、炒天丁、泽兰、甲珠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行气之功效;甘草具有化湿健脾及调和诸药之功效,诸药合用功效显著。本研究通过对23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并将治疗结果与同期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比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药辨证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其他研究者[6]通过对36例卵巢囊肿者的症状和症型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经B超复查发现治疗后卵巢囊肿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88.89%,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囊肿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无痛苦,不影响正常工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尹涛.卵巢囊肿 的中药治疗[J].临床合理药,2010,3(12):110.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2-153.

[3]金海英.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21-22.

[4]范欣.卵巢囊肿辨证施治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108.

[5]郑灵芳,刘丹.卵巢囊肿的中医疗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290.

[6]吐尔逊娜依·阿布都外力.中医中药治疗炎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4(1):238.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囊肿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