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其学校教育

2014-10-21陈超英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中职学生特点

陈超英

摘要: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中职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两个大方面分析了中职生的特点,分析了造成中职生现状的多种原因,提出了中职学校教育中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特点;教育对策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高校的扩招使得数百万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国家的整体人口素质,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却也遭遇了“瓶颈”。大学生的理论性太强而动手能力差,于此同时,中职生的实操性却深受各大企业的青睐,中职生的就业也迎来了“春天”。

中职生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15—19岁之间,大多都是不爱学习、思想自由涣散、在家父母难以管教和不接受约束的孩子。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尤其高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所针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所担负的责任更为沉重。怎样做好中职教育工作,有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笔者结合几年的中职教育工作,对中职生的特点及其学校教育,作一些简单探讨: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1、自控能力差,厌学心理普遍。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时就养成了不爱学习,懒惰的坏习惯,到了职校后,依旧不改。在思想上仍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知识和技术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又不勤奋,一旦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放弃。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厌学情绪严重。

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职校学生大多正值十五、六岁的年龄段,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在家让父母头疼,在学校也根本听不进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对老师的教诲有抵触情绪,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稍不如意则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甚至想寻机报复。

3、缺乏责任感和感恩心理。多数中职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家境也都一般,父母看孩子升大学无望,便送他们来职校学技术,以求将来在社会上有份立足之地,但是这些学生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艰辛。对父母多年的养育和期望没有感恩心理,对学校老师的苦口婆心也很漠然,意识不到自己将来身上的责任,整天随波逐流,荒废时光。

二、中职生的学习特点

1、学习能力差。随着高校的年年扩招,考大学不再是很难的事,加上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多数都有经济能力来负担学生的大学费用,所以只要是学习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家长们都会想尽办法把其培养成大学生,这也就造就了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一些基础很差的孩子。因为本身基础就没打好,加之又不爱学习,所以很多能力和思维都跟不上,直接影响其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

2、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很多学生中考失败,家长送他们来职校学技术,可是他们却不清楚来职校的目的。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小说,没有任何学习目标,更别提进取心了。

3、学习无压力,自制力差。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孩子不再像以前贫苦的孩子那样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反而覺得上学是被家长所逼,为家长而学,自然学习不努力,很少能做到专心致志,对于学习成绩漠不关心,不思进取。老师的监督稍有松懈,就会聊天玩游戏,置学习于脑后。

当然,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绝不止以上所阐述到的,但上述情形都是比较普遍和相对比较严重的。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得出以下一些教育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习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法宝。做事前要先学会做人,中等职业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良好的人格。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外,学校应对全校老师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除了给他们传授基本技能以外,还能随时针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心理偏差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教育,使学生融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渐渐养成习惯。此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不定期家庭教育互动

“感恩”不仅是道德情感的基础,更是道德构建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底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班主任应经常召开关于多种多样关于感恩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树立感恩意识,增强责任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既是学校的义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家校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学校老师要善于同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多给予孩子一些正面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成功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根据社会行业的现实需求,结合学生特点,开设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中职生本身的学习基础薄弱,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文化基础知识够用的原则,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使课堂教学更偏重于实用性。在文化课的教学上,也应选择那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在每一个知识点讲授过后都要紧跟几个课堂练习,使学生反复强化,达到讲练结合,真正的学以致用。

4、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人的自制力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件小事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学生缺乏自制力的时候,老师应当宽容一些,帮助学生一起进行自我反省,找出意志薄弱的根源,监督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监督”,使整个班级都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同学之间互相勉励,当学生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时,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总之,中职学生的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反复的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允许学生的反复和反弹,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耐心的帮助他们克服身上的不良习惯,树立信心,学好知识和技能,掌握谋生的本领,为将来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中职学生特点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