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晚清科幻小说汉译研究
2014-10-21康洁雅黎昌抱
康洁雅 黎昌抱
摘 要:本文借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晚清科幻小说的译介为考察对象,从宏观到微观探究晚清翻译家在科幻小说翻译中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并试图找出影响译者选择的深层次原因,为其提供解释。
关键词:翻译规范 晚清 科幻小说
一、引言
晚清时期(1872—1911)如潮水般涌入了大量的外国科幻小说。作为小说界革命倡导的文类之一,外国科幻小说也被赋予开启民智的使命,成为被争相译介的文类。晚清时期,百余部科幻小说得到翻译,中国一时掀起了译介科幻小说的热潮。
由于科幻小说门类的跨越性和写作的实验性,科幻小说尚未能取得一致的定义。但国内外学者对于科幻小说的三要素的理解趋于一致,即:“科学性”“幻想性”和“文学性”。“科学性”表明科幻小说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遵循科学的逻辑和原理。科幻小说的“幻想性”又决定了科幻小说所描述的不是现实生活,而是作者脑海当中的非现实世界的图景。而科幻小说的“文学性”则强调科幻小说是一种小说样式,应具备小说的一切特点。因此,笔者认为詹姆斯·冈恩的定义较为全面,他认为科幻小说是文学的新品种,它描绘真实世界的变化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它可以把故事设想在过去、未来或者某些遥远的空间,它关心的往往是科学或者技术的变化。
本文借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晚清科幻小说的译介为考察对象,从宏观到微观探究晚清翻译家在科学小说翻译中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并试图找出影响译者选择的深层次原因,为其提供解释。
二、图里翻译规范概述
图里划定了描写翻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并指出描写翻译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找出制约译者翻译选择的文化规律,也就是翻译规范。图里认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图里把翻译规范分为了预备规范、元规范和操作规范三类。预备规范制约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之前的宏观选择,它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翻译政策,二是有关翻译直接性的考虑。翻译政策指影响或决定作品选择的因素。而翻译的直接性则涉及了译文是通过源语翻译,还是从另外一种中间语进行翻译。元规范指影响译者对翻译的整体取向,是尽可能靠近原著,还是尽可能靠近译入语文化。前者为充分翻译,后者为可接受性翻译。最后是操作规范,即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做出的各种选择。
三、晚清科幻小说汉译中的翻译规范
(一)预备规范
1.翻译政策。樽本照雄根据1988年出版的《清末民初小说目录》估计1840年至1911年间的翻译小说总数多达1016种。由此可见,晚清时期译介了大量的外国小说。面对众多选择,译者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小说文类,如侦探小说、政治小说,而投身于翻译域外科幻小说呢?
首先,翻译在晚清是一个功利性的活动,晚清科幻小说的译介绝不能忽略社会因素对其的深刻影响。戊戌变法的失败让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对腐朽顽固的清政府彻底失望,转而把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作为维新救国的途
径。1902年,梁启超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把通过译印外国小说作为“小说界革命”的第一步。在这次翻译浪潮中,科幻小说被赋予了“开启民智”和“科技救国”的使命。包天笑在《(铁世界)赘言》中就说道:“科学小说者,文明世界之先导也。世有不喜科学书,而未有不喜科学小说者。则其输入文明思想,最为敏捷。”由此可见,译者对翻译内容的选择并不取决于原文本的内在价值,而是出于晚清社会变革的需要。
其次,晚清小说期刊的发展促进了科幻小说译作的传播。《新小说》自创刊起至1911年共发表了15篇翻译小说,其中5篇為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占33%。其他小说期刊,如《小说时报》发表翻译小说43篇,其中科幻小说9篇,占21%。还有一些小说期刊如《江苏》仅刊登了两篇翻译小说,两篇都为科幻小说译作。这一类的期刊还有《科学世界》《游学编译》等。作为小说发表的重要途径,这些小说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许多小说期刊都刊载了科幻小说,且刊登的数量可见一斑。科幻小说成为了晚清风靡一时的翻译小说种类。
2.关于翻译直接性的考虑。晚清时期的科幻小说译作并不全是根据源语文本直接翻译成汉语的,不少译文是通过另外一个中间文本转译而来的。那么究竟有多少科幻小说译作中是经由中间语言间接翻译的呢?通过笔者的统计分析,在这一时期可以确定原著国籍,原作者及译者的84部科幻小说译作中,转译作品有25部,占总数的30%。而在这一时期转译使用的中间语有日语和英语两种:其中,通过日译本转译的有
23部,以英语文本为中介的有2部。由此可见,转译在晚清科幻小说翻译中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翻译现象,且在晚清的科幻小说译作中,经由日语文本转译的科幻小说占据了一个显著的地位,颇具代表性。
通过日语转译的现象如此普遍,原因有三:首先,与西方相比,日本与中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一脉相承。因此,“晚清朝野上下认定学习西洋不如就近学东洋”。其次,由于中日语言文化相近,通过日语来转译科幻小说更加容易,从而大力提倡转译。最后,一部分科幻小说译者为留学日本的学生,这些留学生不仅学习日语,而且通过转译向国人介绍西方的政治、社会、文学。如梁启超通过日译本转译了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十五小豪杰》,包天笑翻译了《铁世界》等。此外,20世纪初留日学生成立了第一个翻译团体“译书汇编社”,还有此后的“游学译编社”。
(二)元规范
元规范指导了译者对宏观翻译策略的选择。晚清小说翻译高潮之前的翻译传统有三: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的翻译传统,以文胜质的翻译传统和口授笔译的翻译传统。这些传统都会导致源语文本的淡化和消失。在这些翻译传统的影响下,加上晚清时期“文以载道”的功利目的,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减少翻译作品的陌生感,晚清科幻小说译作往往会向中国的传统文学规范靠近。
梁启超曾在《论译书》中说道:“凡译书者,将使人深知其意。苟其意靡失,虽取其文而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因此,在科幻小说翻译中,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不惜对原文进行大量的增删。吴趼人在翻译《电术奇谈》时,将原文的六回衍义成了二十四回,译文中的议论“均为衍义者插入,为原译所无”。此外,晚清科幻小说译者会就原文做一些中国化的修改。如吴趼人在翻译《电术奇谈》时就说道:“凡人名皆改为中国习见之人名字眼,地名皆借用中国地名,俾读者可省脑力,以免艰于记忆之苦。”因此,《电术奇谈》中出现的人名皆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如“苏士马”“林凤美”“王氏”等。
这种“可接受翻译”在晚清盛行的原因是:首先同晚清时期译者的外语水平有关;其次,科幻小说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晚清译者大多对这些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译者译的通就译,译不通就编,或干脆跳过去。再有,一部分科幻小说是通过合作翻译的形式完成的,如《海底旅行》由南海卢藉东译意,红溪生润文。这种团队合作现象在当时屡见不鲜,而在这种形式下产生的作品必定会偏离原文。最后,前文中我们提到,晚清一部分科幻小说是通过其日译本转译而来。而在日译本采取的也是读者取向的翻译策略,他们试图对原作进行大刀阔斧的增删和改编,由此出现了“豪杰译”。因此,以日译本作为桥梁的汉译本自然也不可能是“忠实”的作品。
(三)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制约着译者在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下面笔者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讨论译者对科幻小说的操纵。
首先在内容方面,译者不惜对原文大加删改,并常在译作中见缝插针,添上自己的感想评论。评论常以眉批,夹批以及回评的形式出现。如《海底旅行》的第五回,李兰操因语言不通无法与船上的人沟通,在饥饿难耐时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这样一段话:“人是饿不得的,一饿就变这样儿、怪道世上那起寡廉鲜耻持盈保泰的鄙夫、只是守得饭碗儿稳当、哪管你国破家亡、牛马奴隶、他也不晓得……我看皮气也不会发、倒会婢膝乞怜的了、唉、你说可怕不可怕、可叹不可叹。”此处实际上是译者对国人某些脾性发泄的不满,由于表述过于明显,点评人似乎发现了译者不忠实,于是提上了眉批:“我估量着原书未必有这许多话、检来一查果然没有、却是红溪生造出来、但这一棒一喝都是有关世道之、又红溪生苦心、读者请服膺、幸勿辜负。”
其次,晚清科幻小说译者对原作文本形式上的操纵主要体现在体裁和语言两方面。笔者首先统计了五种主要小说期刊中科幻小说译作的叙事视角的使用情况。
外国小说惯用第一人称视角,而中国传统小说通常以全知的叙事视角为主,译文中常出现“看官”“且说”以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说书人的套话。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分科幻小说译作依旧沿用传统的叙事模式,将叙事的第一人称改为中国传统小说里惯用的全知视角。而随着域外小说的引入,第一人称的叙事模式也逐渐被译者所接受。
此外,科幻小说译作往往套用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形式,并由译者自撰对仗回目,如鲁迅的《月界旅行》第一回为:“悲太平会员怀旧,破寥寂社长贻书”;回末又以:“正是:壮士不堪空岁月,秋鸿何事下庭除。究竟为着甚事,且听下回分解”为结束语。这样的译文让人感觉不像是外国科幻作品,可以一下子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
而在语言方面,我们统计了五种主要小说期刊中科幻小说译作语言的使用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科幻小说译作中,文言的翻译占了绝大比例。由于晚清科幻小说被披上了工具主义的外衣,译者旨在通过翻译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有所改造,因此文言的译作具有绝对的市场。但随着白话文的发展,文言也朝着浅近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旧式教育的影响,许多翻译家认为驾驭文言远比驾驭白话要轻松。因此,一部分译者提出“文言参半”的主张。梁启超在翻译《十五小豪杰》时说道:“纯用俗语,翻译之时,甚为困难。参用文言,劳半功倍。”
四、结语
通过对晚清科幻小说译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科幻小说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要受到译入语文化的制约。译者对翻译内容的选择并不取决于源语文本的内在价值,而是出于晚清社会变革的需要。此外,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往往会向中国的
传统文学规范靠近。译者不惜对原文大加删改,任意添加评论,甚至对原文进行改写,译作往往将叙事的第一人称改为中国传统小说里惯用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并套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语言方面则依旧沿袭文言体,或随着白话文的诞生,结合文言,采用旧白话文来翻译。
参考文献:
[1] Toury, Gideon.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Tel Aviv: 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 Semiotics, 1980.
[2]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 Zhang Yan. Norms in Fictio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orsReaction towards them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D]. Shangha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6.
[4] 阿英.晚清文學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 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 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晴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 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9] 吴岩.科幻小说的概念[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10] 武田雅哉.清末科学小说概述[J].科学文艺,1981(4).
[11] 叶永烈.论科学幻想小说[A].见黄伊主编.论科学幻想小说[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48—60.
作 者:康洁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黎昌抱,博士,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