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景魔术中质准则运用的文化对比分析

2014-10-21张杰冀婷婷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合作原则文化差异

张杰 冀婷婷

摘 要:本文选择近景魔术中魔术师与观众的互动对话作为所分析的语料,以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为切入点,对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观众对同一个魔术反应的异同。从语用学理论的角度解释了魔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说明合作原则在今天对一些语言现象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只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时,合作原则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加以灵活应,才能使交际成功地进行下去,才不会在交际中产生误解。

关键词:近景魔术 质准则 合作原则 文化差异

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1},而语言作为承载和传递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符号形式,在跨文化研究当中必然占据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这样,跨文化语言学这一概念的出现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本文中笔者将选取跨文化语言学三个最重要分支{2}之一——跨文化语用学作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对中美两种文化下合作原则的质准则在的运用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对比分析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以期为不同文化间的成功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语用与文化差异

现实生活中文化差异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中国我们常听到“你简直和猪一样笨”“他懒得像头猪”这样的话,而德国人却用“Schwein haben”来表示走运。再如,对于一句相同的赞美之词西方人通常会大方地接受并对对方表示感谢,而中国人则更趋向于用“哪里、您过奖了”等语句来回应。事实上,即使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笔者在我国南方求学期间,就曾经历了受邀与同学共进午餐却要各自付账的尴尬局面。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如果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对同一事物或情形的理解有所不同或完全相反,那么误解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3},因此,重视和了解交际双方彼此的文化并选择恰当的交际方式成为了保障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础。

二、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

自语用学诞生以来,产生了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其中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受到了中外研究者很高的重视。之后Leech的礼貌原则,特别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大有补救、甚至是代替合作原则之势。诚然,合作原则的不足之处是有目共睹并且被不断证明了的。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合作原则对今天人类的一些具体的交际行为(比如魔术表演中的语言运用)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Grice于1967年提出的,它的提出对语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rice认为,合作是言语交际的前提,人们的语言交际总是相互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因此,他们都遵循着相互合作的原则,以求实现这个愿望。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合作原则。它包含四条准则。鉴于本文篇幅有限,加之所选语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不再对这四条准则与以一一罗列,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质准则这一在Grice看来最为重要的准则上{4},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质准则:行为者不会欺骗对方。因此,行为者会尽量说真话。(a)行为者不会说自认为虚假的事情。(b)行为者不会说缺乏足够证据的事情。{5}

遵循质准则是保障交际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打破质准则的情况确并不罕见,这一现象在魔术这一欺骗的艺术中更是随处可见。下面我们将通过实例分析来观察质准则的违背在近景魔术表演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实例分析

1.关于所选语料

本文将选则近景魔术中魔术师与观众的互动对话作为所分析的语料。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许多舞台魔术可以完全不用语言来完成,而近景魔术如果离开了语言的帮助则几乎无法进行下去。这种特殊职业所拥有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尚未且应当引起语言学领域的重视。

鉴于近景魔术亦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我们将选取其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纸牌魔术。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我们主要选择了魔术天才Oz Pearlman的“Two Card Monte”、John Guastaferro的“Palm reader”以及国际魔术联盟(F·I·S·M)金奖获得者Daryl的“Ambitious Card”三段魔术中的对白作为分析语料。

需要事先说明的是,三位魔术师的母语都是英语,表演场合都是在美国,观众也都是美国居民。其中,观众以表情或肢体语言回应魔术师的部分,笔者将在相应位置以括号形式进行标注。{6}

2.语料分析对比

实例1:

表演者:John Guastaferro(以下简称J)

观众:David(以下簡称D)

表演节目:Palm reader

表演说明:J事先找出了四张A并要D协助他完成下面的表演。

J: I am gonna dribble the cards and cascade when you say stop anywhere you like,ok? (1)

D: (默认)Stop!

J: Right there? Im gonna stick it out right there. Fair enough?

People: Yes.

J: Put you card back in the middle here for me. Perfect. Oh, would you like them (the four aces) to see it? (2)

D:(笑)

J: Push the card back in for me. Would you put out you hand? (3)

D: (伸手)

J: Well use the 4 aces and you palm. Remember the card you have? (4)

D: Yeah.

J: One at a time Ill hold them over your hand. Well shuffle them a little bit just for fun, ok? (5)

D: Right.

J: Im gonna hold the first ace (6) over your hand and that really doesnt feel anything. Lets try with the second ace. (7) Oh, what a strong world! Right on this ace. (8) Oh, a spade, would you have a spade by any chance?

D: Yeah.

J: I just touch this for a second on the ace of spades. (9)

D: (點头)

J: Check this out, it (10) turns to another ace of spades.

...

J: Since you pick the queen of spades, they change into all the queens.(11)

D:(惊讶、鼓掌)

笔者通过观看魔术教学将这段魔术的所有关键点用粗体标示了出来并予以相应编号。我们发现,在这段魔术的所有关键之处,魔术师无一例外地打破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并通过手部技巧的配合和对观众视觉神经的刺激,使观众认为其所言属实。

下面我们以表格的形式将魔术师所言和实际情况以及观众的反应进行对比,借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质准则的违背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观众对魔术师John在与其互动交流过程中有意打破质准则的行为毫无觉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魔术师并未完全打破质准则,而是在打破第一条次则的同时遵循了第二条,即以自己的手法来证明其所言为真,而这也正是使得魔术表演

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

实例2:

表演者:Oz Pearlman(以下简称Oz)

观众:Passenger(以下简称P)

表演节目:Two Card Monte

Oz: Put out your hand for me. I gonna give you a card. There is no trick. (1)

P:(点头)

Oz: We are gonna do a memory test, no cheating, (2) ok?

P:(点头)

Oz:Wait a few seconds. Ok, tell me what card do you have?

P: Ace of clubs.

Oz: Turn it over. Its the ace of clubs. Im not trying to cheat you. (3)

P:(笑)

Oz: Ok, you got the club, I got the spade. Turn your hand over, ok. Im gonna give you the spade (4) and we are gonna move them around.

...

Oz: Watch, real quick. Are you ready? Where do you think the spade is? (5)

P: (思考)Top.

Oz: Top? ... You know what, turn your hand over.

P:(大惊失色)

与表1相同,我们依然通过表格来观察在这段魔术中魔术师对观众无意识地遵循质准则这一现象进行利用的情况。

在这段魔术中,我们可以看到,魔术师仍然是采用“睁眼说瞎话”的方式并配合手部动作迷惑了观众,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相信了他的“瞎话”并按照他的指引,一步一步配合他完成了整个魔术。

实例3:

表演者:Daryl(以下简称D)

观众:十人左右(以下简称P)

表演节目:Ambitious Card

表演说明:D声称要用一个词来向观众解释所有的纸牌魔术是如何来完成的:控制。他让观众自由选择了一张纸牌并在牌面上签名,以此证明他将要控制的是整副牌中(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纸牌。

D: It goes in and Ill shuffle them up. So it is really hopelessly lost. (1)

P:(默认,点头)

D:The card is not on the bottom or next to the bottom, so are the top. If I want your card I just snap my fingers and it will rise to the top by itself. (2)

P:(惊讶)

D: Now in slow motion it looks like this: the two of hearts (3) goes in to the center of the deck about half way down.

P:(默认)

D: All I have to do is snap the fingers. Thats all it takes, and the card will rise to the top position.

(4) And it works every single time.

P:(惊讶、笑)

D: Now, anybody can do this in fact. Would you do me a small favor, lift about half of the deck, perfect. Cover it up by yourself. (5) Put all those cards on top and take the entire deck out of my hands. Just snap your fingers. Turn over the top card.

P:(按照魔术师的指引一步一步完成其要求的动作; 惊讶、笑、掌声)

再一次,魔术师利用观众认为其始终遵循着质准则这一特点赢得了成功。

在这三段魔术中,魔术师所做的只是在打破质准则第一条次则的同时通过手法为其“谎言”提供证据,即非言语语对语言语的加强作用{7}来达到迷惑和误导观众的目的,从而使表演获得成功。进而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三段魔术的成功是否仅仅得益于对质准则的巧妙应用?如果观众不同,那么魔术效果仍会相同吗?

3.在中美观众对相同魔术的反应对比

为进行较为公正的对比分析,笔者将三段魔术

中的魔术师的语言一一对应翻译成了中文,用与魔术师相同的纸牌和表演过程原封不动地表演给三个

素不相识的中国人看,以模拟外国魔术师在中国观众面前表演的场景。令笔者备感意外的是,表演尚未

正式开始,笔者便遭到了观众的质疑,并且这种质疑自始至终穿插在了在三段表演过程当中,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下面,我们仍以表格的形式来对中外观众在三段魔术表演中所做出的反应做一个对比。

通过表格4的中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第一段魔术的十三个关键点中,外国观众丝毫没有质疑,怀疑的比例为0:11。而中国观众却在七处表现出了怀疑。怀疑的比例为7:11。在第二段中外国观众的怀疑比例为0:5,中国观众的为2:5。第三段中外国与中国观众的怀疑比例与第二段相同。这说明与西方人(美国人)相比,中国人的疑心要更重。甚至在第一、二段魔术尚未正式开始前,观众即对纸牌本身产生了怀疑并要求对纸牌进行检查或洗牌。这一现象在笔者的多次表演中都得到了验证。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影响。西方人长久以来形成了直率、坦荡的性格,他们更容易相信别人的话是真的,而中国人却要在对别人的话回应前再三思考和猜忌。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比中国人更加注重对质准则的遵守,并对他人有意违反质准则却不让其知道的行为不易察觉的原因。而这种差异,也就决定了魔术师在对西方观众表演时更容易利用质准则的有意违背来取得成功。

本文选取了尚鲜为人涉猎的魔术领域内的对话作为语料,并以质准则的运用为切入点进行了原创性的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合作原则在今天对于一些语言现象仍然具有其独到的诠释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合作原则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某些方面无法自圆其说的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它忽略了文化对交际规则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事实上,没有一种语用理论是完美无瑕、包罗万象的。因为所有的语用规则必将打上文化的烙印。只有了解和熟悉不同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中灵活应用这些语用规则,才能使交际成功地进行下去。

{1}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3.

{2} Herrmanns, F.Interkulturelle Linguistik[A].Handbuch inter

kulturelle Germanistik [C]. Stuttgart: Verlag J.B. Metzler,2003:364.

{3} Lin-Huber,M. A.Chinesen verstehen lernen [M].Bern:Verlag Hans Huber,2001:201.

{4} 賈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84.

{5}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82.

{6} 本文所使用的三段魔术视频文件均下载于http://www.verycd.com/。由于篇幅所限,文中删除了部分对于分析和语篇连贯无关紧要的对白,下同。

{7}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2.

作 者:张 杰,博士,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篇章分析、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冀婷婷,硕士,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合作原则文化差异
英语网络流行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分析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合作原则下的《老友记》语言幽默分析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