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蝇王》主题浅析

2014-10-21刘倩倩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蝇王救赎人性

摘 要:人性的善恶,自古处于争论之中。然而我们在戈尔丁的《蝇王》中清晰地看到了人性的本恶,作者对此甚为担忧。人性恶一旦脱离文明的管制和道德的束缚,我们就难以估计其所能造成的可怕后果和损失。《蝇王》以孩子为对象,通过孩子们的种种作为,透彻地展示了人性之恶,和文明在与人性斗争中的无力,引发了人们的反思。

关键词:人性 文明 救赎

人性是善是恶,一直以来都是伦理学家和文学家们苦苦求索的主题。东西方的观点截然相反,西方世界的观点也莫衷一是。在1856年,英国作者罗伯特·巴伦坦出版了小说《珊瑚岛》。故事描述的是三个英国少年流落到海岛上,三个人牢记了文明社会给予的教育,行为始终在文明的约束内,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击退了海盗,感化了土著,还救助了一个女孩,克服了所有苦难,展示了西方文明发挥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性和文明的一致。

然而20世纪以来,世界战火不断,危机重重,人类对人性产生了怀疑。《珊瑚岛》出版一百多年后,《蝇王》出版,戈尔丁本人曾就《蝇王》这部小说的主题说过这样一句话:“企图从人性的缺陷中追溯社会弊病的根源”。作者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睹了20世纪西方社会的黑暗:无辜的人丧失生命,真理被践踏,正义难伸张。正如他所言,“人类为自身创造了地狱”。海恩斯在谈到戈尔丁创作目的时说:“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的人性,这是他的心愿”。《蝇王》是一部展现人性的小说,其中体现了冲破文明約束后的人性恶和作者对此的深深忧虑。

一、人性恶

《蝇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次未来的战争中,一架飞机正在执行疏散儿童的任务,载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向南方疏散,结果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被迫降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无人烟的热带小岛上,孩子们最大的有十二岁,最小的是五六岁,孩子们一进入小岛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小岛依山傍水,有森林和野果,孩子们暂时脱离了文明的世界。没有大人,没有约束。海岛的环境有着孩子们未曾见过的残酷和恶劣,但是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环境而是孩子们本身。

孩子们深受文明的教育和影响并按照民主的方法召开会议,也就是以海螺当作象征,通过选举的方式确定拉尔夫为众人领袖,拉尔夫十二岁,父亲是英国海军司令,他的举止大方优雅,心态乐观,浑身散发着自信,自以为脱离大人的管制获得自由而欣喜若狂。拉尔夫领导众人有序地做事且等待救援,有的搭帐篷,有的采集食物野果,有的点篝火、放信号。可悲的是随着夜幕的降临,“野兽”的出现,小岛上逐渐失去了安宁和秩序,骚乱渐渐袭来。由于意见的分歧孩子们成为两派,拉尔夫是文明派的领袖,他坚持孩子们应该按照原有的理性方式有序的生活等待直至救援的来临。另一派是以杰克为首的野蛮派,是文明派的对立面,他们始终对文明嗤之以鼻、对民主不屑一顾,对拉尔夫派的做法不以为然,是人性恶的典型代表。杰克自命不凡,对拉尔夫当选领袖十分不满。他打猎后将猪头挂在桩上领导孩子们进行野蛮狂欢。殊不知此时救命的篝火已然熄灭,恶的可怕后果已展露獠牙。可怕的是,越到后来,这种狂欢的躁动愈加控制着众多孩子的心智,野蛮渐渐占据上风,更多的孩子失去对文明的兴致,加入了野蛮派当中。在远离文明道德的制约合理性的规范之后,人性恶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和久久的宣泄,这使他们一步一步踏入死亡与罪恶的深渊,不可逆转。在以后的多次相争中,猪崽子坠崖死去,西蒙被乱棍打死,男孩子们自相残杀,拉尔夫最后虽然幸免于难,却异常悲痛,为同伴们人性的沦丧而哭泣。

拉尔夫在小说中虽然是正义文明的一方,但他的内心同样拥有着黑暗,在那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不由自主地参与了对西蒙的迫害。杰克是与拉尔夫对立的一个主角,代表着人性的恶。杰克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始终都在与拉尔夫争夺小岛的领导权。当孩子们因为看篝火和打猎发生争执时,杰克与拉尔夫的矛盾激化,杰克认为在所有人吃素的时候,能吃上肉就代表着更高的能力,在拉尔夫所坚持的拯救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时候,如何在岛上生存得更好就成了孩子们的心头大事,显然吃肉比篝火更具有吸引力,杰克理所当然地争取到了更多孩子们的支持。分化由此开始。杰克敏锐地感觉到了在自然本能面前孩子们向他的靠拢,他感到时机成熟,野心随之膨胀,夺取拉尔夫领导权也水到渠成。此时,一开始制定的规矩和议事民主已经崩溃。人性恶此时在孩子们心中已同火山喷发一样,熔岩高涨,无法遏制。这时候人性底层的“兽性”和“嗜血欲”都被激发出来,“杀野兽哟!割喉咙哟!防它血哟!”西蒙的死可能并没使孩子们意识到他们即将失控,更加可怕的悲剧将会随之而来。这是人性恶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道德此时已消失殆尽。他们毫不顾忌地将西蒙杀死而未感到任何良心的不安。

二、人性恶与文明之争

统看《蝇王》这部小说,人物基本可以分为两派,以拉尔夫、西蒙、猪崽子为主的文明派,和以杰克、罗杰为主的野蛮派。两派从上岛之初的融洽共处到后来的相互争执、互相残杀,可以抽象为文明与人性恶的斗争。作品选取孩子们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是因为孩子们受到的文明影响远不如成人深刻,这时候,人的本性就更加容易暴露出来。在孩子们未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之时,人格就更加容易丧失,人性会堕落。杰克是小说中人性恶的主要代表,杰克的恶隐藏在他的面具之下,人之所以作恶,也是隐藏在一张面具之下,有了面具,便可以隐藏自己,逃脱文明的制约,便有了狂欢的欲望,内心的种种恶行便可以尽情宣泄。

文明的终结也就代表着无序和混乱的开始,这一切以皮格和西蒙之死为起点蔓延全篇,杰克终于夺得了制岛权,统治着全岛、操控着全盘,此时人性恶战胜了人性善。在理性与非理性,混乱与秩序,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中,文明全线溃败遭到了全面压制。恶的爆发不可遏制。《蝇王》代表了戈尔丁对社会现实的看法,通过分析人的本性,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罪恶之源,看到了文明遭到冲破后的可怕图景,有力地展示了文明与理性,善良与人性在人性恶面前多么不堪一击,多么脆弱,也就说明了专制容易而民主困难,野蛮容易而法制困难。说明了追求文明理性与法制有着怎样的难度。说明了在欲望和野蛮面前,人类文明为何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这也是《蝇王》的思考之所在。

三、对人性恶的忧虑与拯救

《蝇王》在西方评论界一般被认为是一部寓言体的小说。但《蝇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作者刻画了一系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极富感染力,作者的目的在于对20世纪的经验做出概括,对现代世界的灾难和现代人的罪恶逐一说明,忧虑是深刻的。作者本人亲历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和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也从做教师的经历中观察过孩子们的天性,他认为,人性之恶在文明的限制下,一时暴露并不明显,如果一旦有适合萌芽的因素,就会挣脱文明的束缚,酿成难以预料的苦酒。戈尔丁的人性恶有着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但是并不悲观厌世,他没有把世界描绘成无望的末日,而是呼唤善的回归。在小说结尾,当孩子们得救时,拉尔夫不可抑制地哭了,为这一切,为善良所付出的代价(皮格的死)和自己的无力而哭泣,为人性所隐藏的黑暗爆发时的恐怖和暴虐而哭泣。然而孩子们最终还是获救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残酷之后,孩子们的获救就意味着文明和正义的胜利。人类的发展需要文明的制约,需要善的回归。启发人们发现,杰克除了自身人性中所附带的兽性嗜血欲等恶性之外,还有着与拉尔夫争夺海岛领导权的目的,有着强烈的权力欲,这也是孩子们发生分裂,乃至互相残杀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人类爆发战争有着同样道理,也是由于人类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对人性恶的忽视。我们需要用善良控制邪恶,用秩序规范野蛮。

戈尔丁所设置的西蒙的形象有影射基督的含义。因为戈尔丁在影射人性恶这一主题的同时,也在小说中蕴含了救赎的主题。西蒙这一形象的塑造在于为邪恶的人树立一个能够播撒博爱,甘于牺牲和奉獻的精神榜样,让人驱走内心的邪恶。它在更深的层次表明,只要能认识到邪恶,人就能自由地重整旗鼓,再站起来。《蝇王》在对人性恶的揭示中暗含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邪恶在被直面和认清之后具有促使人向至善攀升转化的可能性。戈尔丁在获诺贝尔奖之后这样表达它对人类的希望:“人类需要更多的人性,更多的爱”。

参考文献:

[1] [英]威廉·戈尔丁.蝇王[M].龚志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管建明.《蝇王》人性恶主题中隐含的救赎主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7.

[3] 葛夕良.《蝇王》一部探索人性的小说[J].南京师大学报,1992.

[4] 王佳音.《蝇王》中“性本恶”问题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6.

作 者:刘倩倩,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蝇王救赎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浅析《蝇王》人性命题的哲学意义
从“牯岭街”到《蝇王》:儿童之恶的文化思考
《恶童日记》与《蝇王》比较研究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烈日灼心》:一念之差,救赎一生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论文化视角在英文小说《蝇王》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