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10-09陈麟晔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2期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溶栓

陈麟晔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人民医院,云南景东 676200)

论著/冠心病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陈麟晔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人民医院,云南景东 676200)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尿激酶溶栓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效果、引发症状以及并发症与血管再通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溶栓值趋于正常标准化,其标准率为32.3%,观察组中患者有21例的溶栓值趋于正常标准,其标准率为67.7%,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中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6%和38.7%,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引发症状以及并发症都较少,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利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血管再通率较高,不会引发其它症状,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少,比较安全,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尿激酶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在现代临床医学上,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危急病症,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就是心肌缺血造成局部急性心肌坏死,该疾病的主要症状为:严重疼痛感长期存在于胸骨部位,循环工作能力急性受阻,心脏的运作能力逐渐衰竭,心率紊乱等。利用尿激酶溶栓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能够对梗死面积的扩大进行阻止,使血流保持畅通,对心脏的运作功能进行优化,使患者死亡情况得到改善[1]。本文存在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对其利用尿激酶溶栓与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曾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1例,患者年龄在30-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5±3.5)岁,患者梗阻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有15例患者位于前壁,有4例患者位于前间壁,有4例患者位于广泛前壁,另外8例患者位于下壁;观察组中患者男性有22例,女性有9例,患者年龄在20-60岁时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5±5.5)岁,患者的阻梗位置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有12例患者位于前壁,有6例患者位于前间壁,有7例患者位于广泛前壁,有6例患者位于下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梗阻所在位置方面无显著差异存在,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即利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以及肝素钠等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中利用尿激酶溶栓方法来进行治疗,即利用尿激酶与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要对其血常规进行检查,从而来掌握其出血以及凝血时间,依据检查所得到的结果来配备相应血型,以防备紧急需要。将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使患者服食阿司匹林,剂量为300mg,之后将1100000U-1500000U尿激酶与氯化钠溶液相混合来对患者行静脉滴液,在溶栓措施进行之后的12h开始,低分子肝素钠4000U在患者皮下组织位置对其进行注射Q12H维持一周后停用。然后将阿司匹林的用量减小到100mg-150mg,每天行1次口服,并且要长期坚持服用。

1.2.1 诊断标准 (1)患者存在乏血性胸痛,并且患者的胸痛时间在0.6h以上;利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无明显效果;(2)利用心电图能够将心脏的动态变化显示出来,若ST值升高及左束支阻滞的数值变化,则右心室的心肌梗死V3R-V5R有上升0.02mV现象出现;(3)心肌梗死相关血清心肌浓度发生变化;(4)并发时间在5h时间之内[2-3]。

1.2.2 观察项目 对所有患者行心电监护,对患者胸部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并发生情况以及溶栓时间进行观察,对数据进行调整分析,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心电图在每个时间段内的显示情况都要掌握。

1.2.3 溶栓规划 ST段值升高到3个有关导联之上;肢导处在0.2mV以上的状态;胸导处在0.4mV之上并且在2-4mV之间;胸导处在0.4mV之上并且在5-7mV之间;血压值不大于150/100mmHg。

1.2.4 再通规划值 位于ST段最显著升高时间导联值的溶栓在3个时间段之内,其降低值不小于60%;在溶栓的3-4个时间点之内,患者的胸痛现象得以完全优化或者是痊愈;在溶栓3-4h之内,有再灌注性心率失控出现;心肌酶发作高峰期所出现的前移现象不超过15h。若上述几项中有任意两项出现,则表示再通[4-5]。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均数±标准差来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t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利用χ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达标率以及再通率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达标率以及再通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在这两方面均比对照组要高,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两组患者的具体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

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比对照组中患者明显较低,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存在,但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具体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3 讨论

利用尿激酶溶栓来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主要就是利用将尿激酶蛋白酶由健康人体的尿液或者是肾器官中提取出来,从而对心肌梗死进行缓解以及治疗。溶栓效果的充分发挥,其主要途径就是利用尿激酶特性来对内源性纤维蛋白的构造进行影响,从而使纤溶酶被分裂,从而降低以及缓解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因子,从而使溶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6]。在缓解以及治疗心肌梗死方面,使催化纤溶酶原得以进化形成纤溶酶,从而使血栓的溶解速度加快,从而使心肌灌注功能达到正常化的标准,进行对心肌进行保护,挽救频死心肌。强化抗凝血酶Ⅲ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局部凝血因子进行控制,有助于抗凝血将其独特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能够使血管内的皮组织不会受到侵袭,使隔离血细胞与血小板之间形成粘连,可以使动脉侧支雏形的生长加快,阿司匹林对血小板以及其内皮组织氧化进行有效阻止,能够防止发生血栓[7-10],三种药物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能够使其功效得到大大提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死亡情况得以缓解。从本文研究结果能够看出,观察组中的患者的再通率可以达到87.5%,比对照组明显较高。

表1

表2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利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血管再通率较高,不会引发其它症状,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少,比较安全,在临床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基层医院上进行推广,使不具备PTCA(冠脉造影支架术)的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了较为有效的救治方法。

[1]宋艳平,李红杰.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91-692.

[2]杨超.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0(6):146-146.

[3]陈春光,刘永丽.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65-66.

[4]王凤启.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3):168-168.

[5]张晓惠.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196-196.

[6]董明慧.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8例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4):84-84.

[7]赵明喜.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1例的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26-26.

[8]马爱琴.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169-169.

[9]古丽娜尔·巴吾东,努尔买买提·艾海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3):569-569.

[10]陈翔,陈少华,苏大理,于斌,欧建刚.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22-23.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in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HEN Lin-ye
(The First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ong County,Jingdong 676200, Yunn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esults and significance of treatment.MethodsSixty-two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reatment outcome,adverse events, complications,and revascularization rate.ResultsTen (32.3%)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had an approximately normal fibrinolytic value,versus 21 (67.7%)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vasculariz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80.6%vs 38.7%);in addi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fewer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has good efficacy,leads to a relatively high revascularization rate,causes few adverse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and is safe.This therapy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holds promis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fficacy

论著/冠心病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