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软”实力影响分析
2014-09-29胡芹龙董杉
胡芹龙 董杉
摘 要:素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使高校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素质教育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影响,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软实力;思想素质教育;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252-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困难户日益增多,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家长的积极斡旋及学生不厌其烦的应聘,都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做的积极应对。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国家培养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素质教育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大学生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一、大学生“软实力”素质的内涵
高素质的体现是一种情绪的智慧,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感情、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包括信心、恒心、毅力、忍耐、直觉、抗挫力、合作精神等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感情心理素质和处理情绪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软实力”素质的内涵是指大学生思想、精神、信仰、追求等集中一体的没有办法用证书考核的能力。通过对大学生思想、精神、信仰、追求的了解做出正确的指导,从而使他们无论是从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提高他们的未来竞争力。“软实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将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属性和质量。
二、大学生“软实力”素质对其就业创业的影响
大学的“软实力”教育包括大学生要完成学习、生活、交友、生涯规划等众多适应与发展的课题,要发展多种能力,学会情绪管理,处理好独立与依赖的问题,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学会建立与另一个人相爱的亲密关系,完成学业,这些都促使大学生在毕业以后成功地从学生的角色快速转换到职业工作中去。大学生的“软实力”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大学生在工作中不骄不躁坦然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大学“软实力”素质教育也使大学生提前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和生活规划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软实力”教育不但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提高他们的未来竞争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就业问题从本质上得到解决。
三、当代大学生“软实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大学生“软实力”的自我认识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认识自我和选定职业就成了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事情。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对自己的优缺点认识不够清楚,不能准确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未来工作方向不清晰,导致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迷茫或者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最终他们的思想、精神、信仰、未来的竞争力都急剧下降,导致了无论是在双选会还是招聘会上的好高骛远或缺乏自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上遭受双重打击,最终工作中常常出现不稳定现象。
(二)没有良好的性格品质,丧失进取心
“软实力”中的性格品质培养是作为大学生的一个成长“指标”,性格品质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性格品质决定命运也决定生命的质量,追求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大学生每个人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大学生在家庭、父母和学校的强烈意识的保护下,失去了独立的能力,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不注重内涵和人格品质的塑造,丧失了进取心,导致部分大学生失业的现象。
(三)不能主动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处理不善
大学生面临新的环境,从自然环境到语言环境、人际交往、校园外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变化,往往大学生都会产生自我认知失调导致自卑心理,从依赖到独立带来的焦虑心理,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导致抑郁心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失落心理。这种现象也会造成大学生“软实力”缺陷,没有养成一个主动适应环境的习惯间接地造成大学毕业后由于“软实力”缺陷在面临新的就业压力环境下不能高效率地完善自我,在新的环境下部分毕业生处于思想低迷的状态,对于双向选择缺乏机会和主动性。
(四)不能自主学习,没有正确的生涯规划
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决定大学生未来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大学的学习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不同于高中学习,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使个人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与提升。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大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大学课程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学生要在课外阅读大量参考资料并且运用于实际,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面对这种快节奏教学方式同学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进而丢失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软实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软实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对各种事物感受的过程,在学习与生活中教师的诚挚关心、耐心的引导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从生活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并客观认识自己当前的工作、学习情况,与人交往情形,个人理想抱负,情绪状况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等。在学生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利用引导无形的思想信仰训练的方式来达到当代大学生自我重塑的目的。开展情感陶冶法利用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软实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构思
“软实力”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学生价值观、教育质量观的培养过程,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科技素质、身心素质综合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发与整合这些课程资源的能力。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倡导学生研究性自主学习、探究性自主学习和协作性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德育教学,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软实力”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整的大学生。开展德育教学,要注重德育的现实性,也要讲究德育的理想性。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激励其不断上进。这种教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其中奖励性评价可以增强学生荣誉感、上进心和责任感,惩罚性评价能够唤起学生对自己思想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的警觉,激发羞耻感端正对自己缺点、错误的态度,终止不良行为,改正缺点错误。
(四)专业实习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
专业实习就是要引导大学生主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通过实习、见习、考察、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发展前景和工作领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将来所从事工作的领域。“软实力”培养中要求专业实习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在专业实习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人本精神。专业实习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平行推进的,也不是有先有后分层次进行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五)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
心理教育是“软实力”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让大学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受挫准备”,这是事业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及时进行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要教育大学生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既有远大理想又要有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正视社会,适应社会;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挫折既要充分自信又能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他们抗挫折的能力。
(六)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就业指导
“软实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参与性强等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接受信息,开展网上交流,发布信息,建立个人主页,投递个人简历,进行网上求职等,深受大学生欢迎。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构建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实现对大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用人结构的改变,企业对员工基本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尽管国家出台了对大学生就业的系列优化政策,但是企业的用人标准却不会因为优惠政策的出台而降低。在这种现状下,“软实力”便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综合素质,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必须抓住在校学习的大好时机,适应市场的变化,努力从思想、精神、信仰、追求等方面提高自身内在涵养,从而使大学生无论是从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领导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最终提高他们的未来竞争力,从而做到大学生就业好好就业。
——————————
参考文献:
〔1〕何祥林,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段玉强.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李印伟,唐邦勤.试论班主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93~94.
〔4〕倪师军,曹俊兴,程孝良.光辉的评建过程,进取的未来之路——成都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回颐与总结[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56~60.
〔5〕刘萍,苏玉琼,刘国勋.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99~10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