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培育体系,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2017-02-23李玉翠刘杏潘昕彤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女大学生能力提升

李玉翠+刘杏+潘昕彤

摘    要: 本文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了其培育体系:一是转观念,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二是优环境,积极营造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强服务,努力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平台;四是塑自我,不断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实力。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创业    能力提升    培育体系

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的精英,她们的就业创业情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女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创业,其能力培养甚为关键。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联合多方力量共同配合和努力。

一、转观念,切实强化女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高校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突出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1.定位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女大学生人才,使培养的女大学生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是高等学校需要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每所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学校优势、专业布局、生源结构、学科特点等客观条件,同时考虑地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定位、科学制定女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女大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培养的人才素质过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善于抓住机会,敢于面对任何挑战与困难,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过硬的创业素质和良好的综合能力。

2.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普遍实行的“男女学生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忽视性别优势和个性化人才的特色教育,明显影响女大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和身心健康成长,严重制约女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因此,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对女大学生的成长给予积极关注,综合考虑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性格等特点,促进女大学生从偏重知识的培养模式转化为突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模式、从偏重被动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自主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女大学生以良好的就业创业素质迎接新时代挑战。

3.制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系统的体系,首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本校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专业学科和其他学科、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交叉融合,注重性别差异化,增开适合女大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再次,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和学分,给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实训活动,让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最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倡导自由轻松的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的教学方法。

二、优环境,积极营造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及受传统观念限制的影响还非常明显,进一步优化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1.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文环境。

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加大政策法规宣传,传播先进性别理念,宣传女性自立自强、自主创业的事迹,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营造男女平等社会氛围,减少或消除就业创业的性别歧视现象,为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建立并逐步完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援助中心等服务体系,确保女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2.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平等发展。

一方面,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劳动合同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法律法规,如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和补偿制度、退休制度等具体条款,消除用人单位使用女性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成本增加的顾虑,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在一个公平、自主、有效的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政府应根据女大学毕业生的群体特殊性,制定鼓励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门优惠政策,如实施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资助计划,设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减少税收、降低貸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尝试推行弹性就业政策及保障政策,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权。

3.强化监管到位,确保落到实处。

要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运行,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主要工作是受理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投诉、起诉,监督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等。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证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预警系统,确立各行业中的男女的比例,加大企业在招聘女大学生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歧视女性等问题的处罚力度,同时采取惩奖兼顾政策,对于做得好的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给予适当钱款物资等补贴政策。

三、强服务,努力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平台

面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严峻形势,高校要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主体作用,积极做好搭桥铺路的服务工作,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1.保障工作队伍,强化服务辅导。

首先,高校要在现有工作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动员招聘或培养一定数量的行政人员和专职教师参与到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工作队伍中,形成一支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动态发展的校内工作队伍,并且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学习研讨活动、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确保工作队伍的“电量充足”。其次,学校要制定特殊政策,吸引聘请一些校外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优秀校友、成功企业家、国内外著名学者、成功女性典型等客座人员担任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兼职辅导教师或个人辅导导师,与女大学生面对面、零距离传授就业创业知识、经验和技巧,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完善课程项目,提供锻炼机会。

学校要针对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开设女性专长特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首先,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如开设《女性心理与成才》、《女大学生创业思维》、《女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女大学生求职技巧》等课程,为女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和引导,启发就业创业思路,拓宽就业创业视野,培养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其次,在实践训练项目方面,高校各相关部门间要协调配合,应该确立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开发战略,积极搭建实践实训平台,为女大学生在校内外多提供一些实践锻炼的场所和机会。如专业实践类课程、学生团体实践活动、就业创业设计体验活动、校园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勤工俭学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参观调查活动、三下乡活动、企业见习实习活动等实践实训项目,让女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提升就业与职业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

3.利用网络载体,实现无缝对接。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机遇,做到线上线下两驾马车齐驱,实现无缝对接。一是积极利用互联网充分开辟新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如网络课程学习、在线互动指导、政策法规推广、典型案例宣传、信息传递反馈等;二是积极利用移动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的优势,把移动互联网当成一种有效载体和工具,通过QQ、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开创移动互联网为广大女大学生服务的先河,搭建新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实行线上线下互动,及时跟踪反馈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现状并开展服务指导工作,提高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精确性、互动性。

4.联合各方力量,争取资源配置。

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当地妇联、人事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一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联合举办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或竞赛活动、共建网络媒体,以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加大政府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作的参与和支持;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如通过建立長期合作的就业基地单位挂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聘用、聘用企业成功人士做导师、设立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等多种形式,搭建女大学生与校外企业的对接,更多地为女大学生提供锻炼体验的机会和场地;再次,高校积极与女大学生的家人保持沟通交流,争取有利资源,帮助克服消除不利影响,加大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引导和支持。

四、塑自我,不断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实力

女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不仅需要完善外在的环境支持体系,更需要女大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这就要求女大学生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塑造自我,练好就业创业的“内功”。

1.合理职业规划,切实找准自我定位。

女大学生作为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应该牢牢树立独立自主意识,积极摆脱传统和世俗观念的束缚及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要学会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及早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我定位,做到: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技能、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特长爱好及优缺点;二要清醒认识现代社会对女性求职创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全面了解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的变化和就业创业环境的转变;三要积极决策,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四要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制定操作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并积极实施。

2.加强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已有优势。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普遍表现出踏实勤奋、认真刻苦、学业成绩优良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女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优势,做到: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重点学好专业的核心课程,精深自己的专业基础;二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加强专业以外的人文历史、法律事务、组织管理、社交礼仪等知识的储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扩充自己的眼界;三是要有意识地学会融会贯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具体问题,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实践实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竞争的资本。因此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还要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一要珍惜校内资源,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如社团活动、学生干部经历、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科研项目等;二要尝试走向社会,亲身实践体会,如课余临时工作、家教、社会调查走访、“三下乡”、寒暑假公司见习实习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增强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22-123.

[2]黄艳.女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术论坛,2012(10):176-180.

[3]佘丹丹,宋少俊,孙肖.河北省女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及其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2015(3):136-137.

[4]苏大雪.女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以广西三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133-137.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女大学生能力提升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