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就业创业理念引导及对策研究

2017-01-13李乃忠葛忠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就业创业一带一路对策

李乃忠+葛忠强

摘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机遇,在当前重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加强就业创业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是随着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其附加影响条件又受到当前互联网、信息化的社会舆论环境干扰,整体变化趋势和实际就业创业环境呈现滞后关系,政府,高校等环节需分层次加强就业创业理念引导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就业创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42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友好访问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在此期间提出了要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地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同时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并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据人社部预计,“十三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超过700万人。如何将“一代一路”战略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相结合,加强就业创业理念的引导,在这一机遇中寻求更高更快的发展,是当前摆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加强就业创业理念教育和引导

1.1教育大学生更新就业创业理念,确立正确目标

前已述及,我国高等教育年均毕业生将超过700万人,已经从当年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成了大众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培养少数的创新拔尖人才的范畴了,国家绝大多数的高等学府培养的是实质是大批的职业者,能在生产一线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工程技术人员,这类群体将占全体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大学生更新就业创业理念,确立正确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目前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也是基于这个现状,那就是如何从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一部分能创新,敢创业的精英分子,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因此及时引导教育大学生更新就业创业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目标,就不仅仅是局限在空的口号中。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促进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但教育界都明白,根本原因是大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违背了实践才是创新的最肥沃的土壤这一自然发展,教育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身处的实际环境,引导其求职择业要专业对口,创新创业要最大限度利用专业特长和专业背景,引导其降低就业标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把积累实践经验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其树立创新思想和意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创业的“育苗”作用。

1.2多样化的就业创业理念教育形式

1.2.1抓好就业创业理念课堂教育

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创业理念的课堂教育环节,有条件的高校要设计好把就业创业指导课列入课表,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高校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不能仅仅把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与心理上以及意识上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必须要发挥“就业创业指导课”的主渠道作用。

1.2.2做实社会实践类第二课堂活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在现实教育环境下,还继续墨守十几年前的教育模式,仅开展好课堂文化知识教育,然后在毕业时,通过计划分配的体制直接安排就业单位方式,已严重和社会现实就业创业环境脱节,高等教育必须把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做实,杜绝应付差事,人浮于事的情况发生,让大学生真正利用好课余的第二课堂时间,利用好寒暑假时间,扎实做好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较早了解就业创业环境,提前做好融入社会的准备。

1.2.3互联网做好舆论导向的风向标

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当今舆论环境呈现出瞬间膨胀并可能导致大爆炸的阶段,高等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期间非课堂时间接受的信息量是无法估量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技术阵地,做好舆论导向的风向标,通过流行的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传播就业创业理念的正能量导向信息。

1.3建立分类指导的就业创业理念指导体系

高校就业创业理念指导要重点做好政策指导、思想指导、信息指导、技术指导、心理指导。这几类指导内容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因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分类对应就业创业的行业,每个行业的用人政策、发展空间,新职员发展方向,企业价值观,职员技术需求标准均有不同,因此,高等学校要建立起分类指导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授课方式、组织模式等指导体系,对就业方向指导坚持就业思想、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应聘模式的专业指导,对创业理念指导,坚持普遍育苗,重点选拔,专项对口指导的原则,逐步构建起易于执行、能接地气、分类科学、针对性强的就业创业理念指导体系。

2院校层面,要扎扎实实为就业创业工作服好务

2.1建立“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良性反馈机制

从就业市场需求分析来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总是滞后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标准,大学生入学时计划好的一些专业课程,可能在大学三年或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滞后社会技术进步了,因此,高等学校建立起招生-就业良性反馈机制十分关键,通过专业化的、持续不断就业市场跟踪体系,及时分析就业市场技术需求,反馈到招生及人才培养端,及时微调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招生专业。充分做好招生需求分析,招生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确保就业创业指导能切合实际,见到实效。

2.2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分类极具专业化,学科分类跨度较大,各专业的主要精力一般放在了专业培养上,往往忽视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导致传统的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往往简单的由高校辅导员老师、思想政治班主任担任,这些人员担任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固然有其和学生沟通方便的优势,但是这部分教师有的没有专业背景,当更加深入的开展专业相关的就业创业指导时,就显得先天不足,例如,让一名专业学习中文的教师去指导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当遇到专业知识较强需求时,就无法更近一部指导。因此高等学校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十分必要。

2.3以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

按照国家政策导向,辽宁省从2015年开始,逐步推进10所高校开展“转型”,高等学校要牢牢抓住这一契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在某个企业挂牌“某某高校产学合作基地”这种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而应该以校企科研合作为基础,深入开展就业创业理念培养教育,利用校企合作为契机,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用人标准,有条件的开展订单式培养,牢牢占据企业的用人市场。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互联网和计算机行业为例,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需要四年的时间,可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新几乎以日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法跟踪到最新的技术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签订务实的校企合作协议,在学生临近毕业时直接按照企业需求授课,或直接邀请或聘请企业工程师为客座教授给毕业生岗位需求有针对性授课,使毕业生能在入职后较快进入职员角色,解约企业人员培训成本,提高毕业生适应能力,持续占据相关企业的就业市场。毕业生较早接触企业技术最前沿需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做实创业工作。

2.4把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创业成功比照就业成功来看,创业成功的难度更大,一个成功的创业例子,需要综合创业者性格特征、创新意识等先天条件,需要创业项目的市场前景,需要创业项目所依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因此,注定了创业教育不能功利性太强,创业教育只能以“普遍培养、重点选拔”的心态来进行,学校阶段的创业教育注定了要以“育苗”为主要目标,创业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尤其要抓好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的创业教育,使新生入学伊始就燃起创业意识的火苗,并在四年的成长成才过程中不断“育苗”,以期从中有脱颖而出的真正创业者。

3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3.1制定促进就业创业的导向政策

前几年以中石油、国家电网等为代表的垄断行业招聘方式,庇护内部职工子弟等政策导向屡屡引起诟病,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近年来,公开公正的招聘考试平台的建立,给了所有大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理念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3.2切实提高政府就业创业服务的水平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建立“创客基地”,“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植就业创业的硬件条件,对大学生创业公司,着重简化注册程序、提供小额贷款、税收政策优惠、提供创业场所。制定政策,引导大型国有企业、大型股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接受大学毕业生的义务,建立各级实体就业市场,建立各级网络就业市场,提高政府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3.3大力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健康发展

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但是就业岗位增加绝不是简单的加大国有企业的招聘力度,这样会最终导致国有企业负担过重,带着包袱无法高速发展,政府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分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特别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一些小企业需要在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做大做强,增加就业岗位,承担好社会责任。

4结论

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性政策导向,给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带来的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必须在利用好这一契机,加强就业创业理念教育和引导,高校层面要建立“招生-人才培养-就业”良性反馈机制,构建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以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政府层面,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促进就业创业的导向政策,切实提高政府就业创业服务的水平,大力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姜珍.“一带一路”战略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深刻影响[J].高教学刊,2016,(5):2526.

[2]朱妍洁.当前大学生择业目标不恰当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832.

[3]高琳琳等.“一带一路”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机遇刍论[J].消费导刊,2015,(11):7,83.

猜你喜欢

就业创业一带一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