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4-09-21王拯宇
王拯宇
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性强,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智力因素是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求知欲、学习意向等动机因素对化学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优秀的学生有追求的目标、学习的愿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念及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是他们积极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动力。而差生则不然,由于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佳,成绩越差动力越弱,形成恶性循环,丧失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出现厌学、弃学、逃学等不良现象。为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为什么而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看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压力,还是作为一种乐趣与追求;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或失败是充满信心还是知难而退。了解了这些,就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端正学习动机。
二、分析动机,对症下药
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下面诸多因素的影响:
1.家庭因素。因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不相同,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使每个人的性格也不相同,对动机弱者只有正确分析,才能对症下药。比如本来成绩不错的学生赵某,最近课堂上精神不集中,甚至有时睡觉,课下我找他谈心,才知道上高三后压力很大,父母年纪大,家庭条件不好,考上大学也念不起,因此思想上的压力导致了学习动机不强,出现了上述情况。我感到他的情况具有代表性,就利用几分钟时间在班级进行教育和开导,不但使这位学生打消了思想上的顾虑,其他的同学也豁然开朗。
2.社会影响。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学习好与坏都一样,导致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机不强、整天混日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懂得不上大学虽然能生活,学习不好虽然也能找到工作,但知识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它不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能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3.自身因素。有些学生因自身条件不好或生理缺陷等导致缺乏自信、自卑感强,影响求知愿望。比如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事事比别人差,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有什么难题也不敢问别人,学习上主动性降低,导致学习成绩日渐下滑。我了解情况后,同他进行了认真的沟通和交流,使他认识到自己没必要和别人过多地比较,不要设置太高目标,脚踏实地去生活和学习,后来他有了自信,几乎变了一个人,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升。
4.学校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师资力量的雄厚等无时无刻不从侧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个学校如果校舍整洁、舒适美观、环境幽雅,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之间充满友爱、关心、互助;所在的集体团结、向上;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熟练、关心学生、讲究奉献;师生之间和平、平等、民主,不但能使学生学得放松,还能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5.教师因素。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化学课为例,要利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其良好的学习动机。
(1)利用化学试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讲活性碳吸附作用时,除了讲工业用活性碳做脱色剂及日常生活中用活性碳除冰箱异味外,还讲了一战中德国首先使用氯气等化学武器,而苏联著名化学家泽林斯基用活性碳制成最早的防毒面具,拯救了千百万人生命的故事。这样不但巩固了吸附作用的知识,还解答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快捷经验公式”。如“十字叉乘法”在有机、无机知识中多方面的应用;守恒法、迁移类比法、方程式合并法、多步反应一步计算法在卤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等方面的应用。
(3)利用卡片、图表法记忆。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卡片,在卡片的正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元素符号、方程式、定义、规律,反面写上相应的名称、含义、解释、要点等要记忆的内容,空闲时间拿出来背诵,反复记忆。比如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族卤族元素:氟、氯、溴、碘。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以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比较繁多,学生很不容易记忆,还有一些颜色和状态的变化等知识点比较零散,通过图表法记忆既直观又具体,记忆时相对容易一些。
(4)把一些规律、结论、机理等变成顺口溜。如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机理,概括为“酸脱羟基醇脱氢”;盐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钠溶于水的现象“浮、溶、游、响、红”。
(5)善于归纳总结。如物质的量溶液配置、离子方程式书写六条注意问题;工业制硫酸的“五个三”“一回收”;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等。
总之,要想提高化学教学效果,除智力因素外,一定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并处理好这两种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动机是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