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探究

2014-09-17程康文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程康文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学生的课堂要有活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传统的言传身教教学模式来说显然是不能达到的,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更是较有难度. 针对这一点,本文提出了情境教学,结合教学经历简单归纳情境教学的几种常用方法,希望能够激活课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随着教师教学的不断探索,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引用,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变换中感受到知识的作用,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引入,创设悬念

所谓情境引入,就是在上课之初根据授课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情境之中会有一些内容涉及本节课的讲课重点,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数学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这样的方式既能避免开门见山,以及学生的状态不佳,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法引入、实际问题引入、故事引入、视频引入等多种方法对情境教学很有帮助.

情境引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游戏法,可在课堂之初,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引出所学内容,让同学们通过游戏加深知识认知. 例如,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学习“概率”这一章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的同学代表一种颜色,为了抽选出哪一组同学先表演,采用抽签的方法,开始之前可让同学们猜想哪一组的同学抽到的可能性最大. 经过猜想后,再让各组代表进行抽签,看抽签结果与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 这样轮番几次后同学们会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组抽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于是可轻易求出概率.

其次,情境引入的方法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中,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数学对于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 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这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几张图片,如蝴蝶、天安门等,让同学们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同时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的真实感受. 随后,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感受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且以此图片作为主要讲解的载体.

此外,情境引入还可以采用故事引入的方法,这种方法虽不常见,但对于数学情境教学非常有帮助. 上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讲述一个关于知识探求的故事,让同学们对故事着迷的同时,也对探求的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讲述毕达哥拉斯当时在发现和证明勾股定理时的整个过程,以及中间经历的一些困难,这样一来,同学们会对数学产生敬畏之感,会被毕达哥拉斯的精神所感动,在了解勾股定理历史之后更加想知道其本身所蕴涵的魅力.

问题铺垫,层层推进

初中数学的情境教学与语文、英语等大有差别,它不能完全在情境中用语言和表情来阐述知识内容,数学的情境教学更加注重设置情境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将数学知识巧妙地穿插到情境之中,既能寓景于教,又能避免枯燥的讲解. 问题铺垫法就是数学情境教学中比较常用和显著的方法. 顾名思义,问题铺垫法就是在情境之中设置层层问题,当然,问题的难度要由简单到复杂,但不能只是问题的罗列,因为这样会有咄咄逼人的感觉. 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情境,并且将情境融入问题之中,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在情境中表现,一步一步地探索出所讲的主要内容.

比如,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会学习图形与证明,主要是从三角形、四边形性质等角度对图形进行判定与证明,相对于正方形、长方形来说,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有它的特殊之处,在证明边和角的关系中比较容易把握,所以,在讲述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借助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讲解. 因为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基本知识,所以对于各种图形的特点有了大致了解,于是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并让同学们对卡片进行简单分组、讲出分组的原因,这样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 随后,同学们可以用道具制作出各种图形进行比较,使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之后,教师可以拿出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比如,长方形的角与平行四边形的角的差别是什么?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接着再提问——平行四边形各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随后讨论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边、角关系和特点的层层剖析,可以让同学们总结构成平行四边形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哪些条件相互组合可以形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这样层层设置的问题,可以由简单到难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点,同时,能使学生记住判定过程,接受起来也比较轻松.

实践操作、加强认知

素质教育要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自主探究,所以各门学科都在转向实践教学. 初中数学进行实践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一般都比较浅显,而且和生活有很大的联系,这就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其次,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而且非常喜欢动手去做一些东西,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非常适合他们的性格. 再次,学生们在教学中能够增强对知识的了解与认知,懂得哪些地方是难点,哪些地方需要引用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来,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也很有帮助,而且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所以,实践教学作为情景教学的一个分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拿来引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详细展示.

如九年级会引入简单的锐角三角函数,这个概念相对较抽象,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时比较难消化,而且在应用时会感到很迷茫.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们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加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首先,教师要向同学们讲清楚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以及正弦、余弦、正切等的关系,清楚三角函数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随后可以根据特殊的锐角三角形(如含30°,60°,90°的角,且边长能凑成整数)让同学们动手计算一些特殊三角形的三角函数. 亲自动手计算远比直接告诉学生数值更有意义. 在同学们都清楚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天气将同学们带到室外,运用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测量相应高度后计算教学楼和旗杆的高度. 当同学们计算出来之后,可以和学校的官方数据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检查自己的测量结果. 这样一来,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就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这样会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动手实践的情景运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避免让学生们因为实践程度较难而打消学习积极性,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们掌握多么难的题目,而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促进交流

情景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也不是一个学生的任务,情景教学需要最多的就是打破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听的状态,增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因此,在各种情景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配合至关重要,双方或多方可通过合作配合共同完成一项情景任务,从而对某一个知识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这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是情景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情景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形式一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现出来.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以小组为单位让其进行探讨与展示,这样一来会加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其优势互补. 比如,七年级开学后会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即引入代数的相关概念,进而学习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知识. 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与研究,比如一起总结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的事项、哪些时候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哪些时候不可以,在进行合并同类项中怎样探索出更加简便的方法等,同学们以小组为依托进行探究与讨论,共同商讨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大于教师的传授结果.

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也是情景教学的常见方法. 一般的情景教学,教师只担任情境的创设者,为学生们铺垫好情景的相关内容,但是也有教师加入学生行列中的情况,教师在情境中作为指引,学生们是情境中的主要角色,这对于教学很有帮助. 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会给学生们指出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和学生一起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将其应用到后面线段、角以及三角形的对称之中. 教师在学生们思维断层时能起到连接、指引的作用.

情景教学是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现在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与认可,并且在数学教学中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情景教学的意义不用过多叙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需要更多的教师做出更多的实践,探索出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情景教学方法.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对情景教学提出自己的拙见,希望更多的同仁参与到初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之中.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