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象到识解
——Langacker认知语法研习札记(I)

2014-09-17河南大学张克定

外文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表达式语义语法

河南大学 张克定

1. 引言

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法,而是一种“语言学理论”(Langacker 2008c:1),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认知语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形于80年代初、中期,成熟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Langacker 1987a: v-vi, 1990a: iv, 1991: vii-viii, 2008c: vii)。成形期以其创始人Langacker(1982)的“空间语法”(space grammar)为代表,成熟期以Langacker(1987a,1991)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为代表。到目前为止,“认知语法无疑是认知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语言理论模型”(Evans 2009a: 468),因此,Langacker被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创始人之一。他的许多理论概念,如活跃区(active zone)、射体(trajector)、界标(landmark)、识解(construal)、认知域(domain)、侧显(profiling)、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等,也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其他理论分析框架之中。(Evans 2009b)

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论”,是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所创设(design)或半创设(semi-design)的知识系统,而且每种理论都是一个意义相互关联的系统(Halliday 2004: 43-44)。所谓意义相互关联的系统,是指理论中的术语与术语在意义上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网络。这是因为科学家所创设的理论是一种科学微世界,不同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是生活在同一文化圈里的群体在其历史长河中建构出来的。在该文化源起之初,人们恒久而专注地观察其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刻意摒除掉个人的意志,尽量让每一事物在他们所创造的语言或文字中呈现其自身”(黄光国 2006: 8)。科学微世界则“是由科学家个人所建构出来的。科学家们在建构其理论之‘微世界’时所使用的语言和思考方式,是科学家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所制作出来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具有一种强求或挑衅的性格,要求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黄光国 2006: 8)。

显然,认知语法属于科学微世界的范畴,是由Langacker创设的一种认知语言学微世界。要进入这一微世界并在其中行走,就必须学会使用这一意义相互关联的理论系统,从而进行认知语法研究。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弄清楚Langacker所建构的认知语法理论系统。实际上,任何理论,无论其强求性或挑衅性多么强烈,都是科学家经过深思熟虑、不断探索、不断修正和完善后才提出的。正如Langacker本人所言,他的认知语法也是经过10多年的探索研究、反复提炼和完善后才提出的(见Langacker 1987a,1990a,1991,2008c的前言部分)。这就说明,任何理论都有一个提出、发展、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因篇幅所限,本文仅拟通过对认知语法中的意象(image/imagery*在文学批评理论中,imagery是image的总称(Abrams & Harpham 2009: 151)。Langacker基本上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术语的:前者是所有意象集合的统称,是抽象的,后者是人在观察周围世界时大脑中形成的一个个具体意象,即心理图像。)和识解(construal)这两个概念的梳理,找出由前者发展到后者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一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意义。

从Langacker的意象概念和识解概念的发展过程来看,他的认知语法研究大致可以以其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Langacker分别使用意象和识解来讨论人的同一认知能力,即以不同方式认识和描述同一情景或同一概念内容的能力。但是,在认知语法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概念的参数(parameter)或维度(dimensions)一直处在变化和调整之中,而且意象概念也逐渐被识解概念所替代。下面先分述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与变化。

2. 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意象概念

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意象概念是Langacker在其1976年的“语义表征与语言相对性假设”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在此文中指出,实质上,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比喻性的(figurative)。他刻意使用术语“比喻”和“意象”而没有使用“隐喻”(metaphor),因为他的意象概念不仅包括隐喻表达式,也包括以不同方式(alternate means)识解(construe*此时,Langacker仅把construe用作一般实义动词,还未将其用作专门术语。)和表征同一情景的表达式。同一情景的不同表达式体现不同的心理图像(mental picture),即同一意义可以使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Langacker 1976)例如:

(1)The clock is on the table.

(2)The clock is sitting on the table.

(3)The clock is standing on the table.

这3句话是说话人使用不同的意象对同一实际情景的不同描写。例(1)是一个最中性的表达式,属于静态描写,而在例(2)和例(3)中,说话人使用姿势动词sit和stand表征了the clock在桌子上的“坐姿”和“站姿”。

Langacker在1979年提出了“空间语法”的设想,他认为,“语言表达式在各个层次上都涉及意象和视角”(Langacker 1979: 87)。1982年,他对空间语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把意象视为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人在各个抽象层次上对情景的概念化能力、人有选择地把注意力聚焦于某一构型的次结构之上的能力、人调整不同取向(orientation)的能力和人把不同的图形/背景组织(figure/ground organization)赋予某一情景的能力。同时,针对生成语法的观点,Langacker提出了空间语法的7个理论主张:①语言的经济性必须与心理现实性一致。②象征单位只包括语义极和音位极。③句法不是自主的,而是象征性的。④语义结构是语言特有的,涉及不同层次的规约意象。语义结构是规约化的概念结构,语法是语义结构的规约象征化。⑤语法语素都是有意义的。⑥语法结构几乎是完全显性的。⑦词汇和语法构成一个象征结构连续统。(Langacker 1982)

Langacker在1984年和1985年的两篇论文中用“认知语法”替代了“空间语法”,并于1986年发表了“认知语法引论”一文。此文标志着认知语法作为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诞生。他指出,认知语法中的意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视觉意象或知觉意象,而是指对语义内容的不同识解和组织,(Langacker 1984)即在语言表达中情景的概念化方式和组织方式,(Langacker 1985)也就是人以不同方式识解和组织认知域内容的能力。(Langacker 1986)Langacker(1984)认为,意象包括精确度和详略度(precision and specificity)、视角(perspective)、突显(prominence)和基体/侧显(base/profile)4个方面;而在1985年,他则认为,意象包括辖域(scope)、详略度、突显(salience)、图形/背景组织、观察点(vantage point)和背景(background)6个方面。(Langacker 1985)此后,Langacker在“认知语法引论”中又明确提出了6个略有不同的意象维度(dimension of imagery)。第一个维度是基体和侧显。一个述义结构(predication)的基体就是其认知域,或者说,就是一个复杂矩阵中的各个认知域。其侧显是指基体中被提升到一定突显层次的次结构,即表达式所“标示”(designate)的次结构。第二个维度为详略度,即对情景识解的详略程度。第三个维度是述义结构的辖域,即述义结构在相关认知域中的范围。第四个维度为突显,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描写意义取决于人筛选、区分各种因素的能力。第五个维度是情景识解(construal of a situation),即依据不同的背景假设和期望对情景做出的识解。第六个维度为视角,包括取向、观察点、方向(directionality)和客观性程度4个具体因素。(Langacker 1986)1987年,Langacker在“名词与动词”一文中把意象定义为人的一种不可否认的能力,即人能够采用不同方式来识解同一认知域的能力。意象包括如下8个维度:侧显/基体区分(PROFILE/BASE distinction)、辖域、详略度、突显、图形/背景组织、观察点、(相对于不同背景假设与期望的)识解和主观方向性。(Langacker 1987b)

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意象概念在Langacker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中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在第一卷的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第三章“认知能力”中,Langacker集中讨论了意象问题。这就表明,意象是认知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Langacker指出,意象是我们以各种不同方式识解某一情景的认知能力。词汇和语法中存储有大量的规约意象,这些意象会因语言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不同的语言会使用不同的意象来组织表达相同的基本概念内容(Langacker 1987a: 47)。在“认知能力”这一章的“意象”一节,Langacker指出,认知语法中的意象有其特定的含义,既有别于“隐喻”和“比喻语言”,也不同于知觉意象、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意象是我们以不同方式即通过不同的具体意象(images)来识解某一情景并运用语言加以表达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选择、突显、抽象程度、详略度和视角5个方面(Langacker 1987a: 110)。然而,用以描述同一情景的意象会因参数数量的多寡而发生变化。Langacker将这种变化统称为焦点调节(focal adjustment)。焦点调节包括选择、视角和抽象3个参数。选择决定着涉及情景的哪些方面;视角决定着观察情景的位置和角度;抽象则决定着描述情景的详略程度(Langacker 1987a: 117)。

选择包括认知域选择、级差选择和辖域选择。一个述义结构所选择的认知域就是其要描述的方面。级差选择是对认知域中的可比较方面的选择。述义结构的辖域包括基体和侧显,辖域有最大辖域(maximal scope)和直接辖域(immediate scope)之分,而侧显总是包含在直接辖域之中(Langacker 1987a: 117-119)。

视角包括图形/背景组织、视点(viewpoint)及其相关的指示(deixis)和主观性与客观性(subjectivity/objectivity)。图形/背景组织是一种普遍现象,是认知的一种有效而基本的特征。概念结构中的图形/背景组织对于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都非常重要。某一情景中的图形是一个从其余部分(即背景)中“突出”出来的次结构。图形/背景组织一般不是自主确定的,对于一个给定情景,往往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形来建构同一情景。然而,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某一选择的自然性和可能性。一个与周围具有强烈对比、相对紧凑的区域倾向于被选择为图形。视点包括观察点和取向。观察点就是观察某一情景时的位置。取向与视觉场轴线或坐标系一致。实际上,从一个给定位置观察,所观察的情景往往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取向(Langacker 1987a: 120-123)。如例(4)和例(5)所示。

(4)The church is beside the house.

(5)The house is beside the church.

指示与背景*此处的“背景”不同于“图形/背景组织”(figure/ground organization)中的“背景”,而相当于“言语情景”(speech situation)(Langacker 1987a: 126)。(ground)密切相关。背景包括言语事件、参与者和场景(setting)。Langacker所说的指示实际上是指示表达式(deictic expression)。指示表达式就是以述义结构辖域内某一背景成分为参照的表达式,往往涉及分析层次、表达式类型和观察背景成分的客观程度。主观性和客观性是指一个指示表达式中的背景成分被识解的客观程度。背景成分既可以起到述义结构的来源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述义结构中的参与者的作用,因此,指示表达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要依背景成分的这种双重作用而定(Langacker 1987a: 126-130)。

焦点调节的另一个参数是抽象。人具有在各个抽象层级上对情景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在Langacker看来,抽象是指图式(schema)相对其实例而言所具有的抽象性。图式的抽象性在于,图式与实例相比,即使它们包含同样的认知域和基本属性,图式提供的信息量要少于其实例,因而允许的选择范围就会大一些,适应的场合也会多一些(Langacker 1987a: 132-137)。

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概说”一文中明确声明,认知语法秉持主观主义意义观。这种意义观认为,表达式的语义值不仅仅取决于所描写的实体或情景的固有特性,更重要的是,还要涉及人在对该实体或情景进行思考和心理描述时所选择的方式。因此,同等条件下为真或具有相同指称或外延的表达式,由于心理识解(mentally construe)同一客观情景时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常常会在意义上呈现出明显差异(Langacker 1988: 6-7)。在该文中,Langacker把意象视为人以不同方式对某一情景进行心理识解的能力。他指出,语言表达式和语法构式包含规约意象,规约意象又构成其语义值的重要方面。因此,某一特定表达式或构式的选择,实际上就是说话人以一定方式识解情景的结果,即说话人从一组意象中选择一个特定意象来组织表达其概念内容的结果(Langacker 1988: 7)。这就表明,语言表达式和语法构式的意义与识解方式密切相关,即使是对同一情景的描述,识解的方式不同,形成的意象就不同,表达的意义自然也就不同。

3. 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识解概念

在《认知语法基础:理论前提》于1987年出版之后的两三年间,Langacker仍然沿用意象这一术语。即使在其1989年的“自足识解”这篇论文中,他仍然用意象来指人对概念内容的组织描写方式,即上文所说的人以不同方式识解情景的认知能力。在其“主观化”一文中,Langacker才开始把“识解”用作专门术语*前文所说的以Langacker的两卷本《认知语法基础》为界来讨论其意象概念和识解概念,一是为了便于叙述,二是《认知语法基础》的两卷本确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无法断然分开。另外,Langacker的“主观化”一文的发表比《认知语法基础:描写与应用》早了一年,我们猜测,这可能是著作和论文的出版周期不同造成的。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Langacker首次把识解用作专门术语的最早文献为“主观化”一文。。他在此文中指出,“一个表达式的确切语义值取决于识解的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详略度、背景、突显和视角”(Langacker 1990b: 6, 1993a: 323)。在其1993年的另外两篇论文中,Langacker认为,识解对于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识解是相对于内容的一个概念,但两者不能截然分离。相同概念内容的语言表达,由于识解方式不同,语义会有明显差异。作为一种多维现象,识解包括详略度、背景、视角、辖域和突显5个维度。这些维度反映了人的基本认知能力(Langacker 1993b, 1993c)。在这5个维度中,背景本质上属于外部(external)因素,而其他4个维度则属于内部(internal)因素(Langacker 1994: 13-14)。

此后,Langacker(1995a, 1995b, 1997a)基本上沿用上述观点,只是在其“认知语义学的语境基础”一文中,他首次说明了放弃“意象”概念而改用“识解”概念的原因。他认为,识解是我们以不同方式构想和描述同一情景的一种多维能力。之所以用识解来代替原来所用的意象,是因为后者往往引起混淆*这一说明另见Langacker(2008c: 43)注12。。他同时还说,区分“内容”和“识解”主要是为了便于说明和解释,更重要的是为了强调后者对于语义的重要性。实际上,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区分都会是任意的(Langacker 1997b: 250)。

从1998年到2008年,Langacker的识解概念一直处于调整和发展过程之中(详见Langacker 1998, 2000, 2001, 2003a, 2003b, 2005, 2007, 2008a, 2008b, 2008c)。在这一阶段,识解概念的含义基本未变,只是在措词上有时候有个别调整。识解的维度一般为4个或5个。这可能是根据所述内容而做出的调整。除详略度、背景、视角、突显和辖域外,Langacker有时会提到其他维度,如心理扫描方向(direction of mental scanning)、观察排列(viewing arrangement)、隐喻(Langacker 2000)和动态性(dynamicity)(Langacker 2007)等。2008年,Langacker出版了《认知语法入门》一书。至此,识解概念已趋于完善,识解的维度也已基本确定。下面就以此书为据简述之。

识解概念在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中,尤其是在其认知语义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识解与概念内容密切相关。意义既包括概念内容,又包括识解该内容的特定方式。识解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显而易见的认知能力,即以不同方式来构想和描绘同一情景的能力。在概念层面,我们可以用一种相对中性的方式来思考概念内容。但是,一旦要对该内容进行语言编码,我们就必然会把一定的识解方式施加其上(Langacker 2008c: 43)。比如,要对图1*图1、图2和图3均来自Langacker(2008c: 44)。这一内容进行语言编码,至少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如例(6)和例(7)所示。

图1

(6)The glass is half-full.

(7)The glass is half-empty.

这两句话都是对图1的语言描述,但表达的意义不同。两者的不同意义在于不同的识解方式。具体来讲,例(6)是从有水的角度来识解的,注意力集中在杯子中的内容物部分,表达的是“杯子里有半杯水”,如图2所示;而例(7)则是从无水的角度来识解的,注意力集中在杯子中空的部分,表达的是“杯子里有一半是空的”,如图3所示。

图2 图3

这就说明,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构成语义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语言表达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观察情景时,我们所看到的内容取决于4种因素:观察的细致程度、选择观察的主要内容、注意的焦点和观察的角度。这些都是识解的重要因素。Langacker将其称作识解的维度,即详略度、调焦(focusing)、突显和视角(Langacker 2008c: 55)。每一维度又包括若干次维度。

详略度是指识解情景的精确程度和详细程度,可与精细度(granularity)和分辨率(resolution)交替使用。一个高度详细的表达式是以高精细和高分辨率的方式来描述情景,而一个简略的表达式则是以低精细和低分辨率的方式对情景进行描述。与详略度相对的是图式性(schematicity)。图式性是由一些具体图式体现的,是具体图式抽象化的结果。图式具有范畴化的功能,即保存和体现我们以往经验并可用于新经验的功能(Langacker 2008c: 55-57)。

调焦是一个程度问题,与特定目的、结构维度和结构层次密切相关。调焦包括选择、前景与背景(foreground vs. background)、辖域等。语言表达式往往以某一认知域集合作为其意义基础。认知域集合通常叫作矩阵(matrix)。就绝大多数表达式而言,矩阵都是由多个认知域组成的复合体(Langacker 2008c: 44)。然而,在某一给定场合,并非矩阵中的所有认知域都会被激活,只有少数几个认知域被激活。这实际上就是选择,而且所选择的认知域被激活的程度不一。被高度激活的认知域就成为前景(Langacker 2008c: 57)。对于语言表达而言,调焦首先是对概念内容的选择。这种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式可及的特定认知域集合;二是可及认知域中表达式的“覆盖”(coverage)范围。对于矩阵中的每个认知域来讲,每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包含该认知域覆盖范围的辖域。辖域分为最大辖域和直接辖域。最大辖域就是表达式概念内容的整个覆盖范围,而直接辖域则是与特定目的直接关联的那部分内容。直接辖域通常以最大辖域为背景而被前景化(Langacker 2008c: 62-63)。

“突显是一种概念现象,本质上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而不在于世界本身”(Langacker 2008c: 72-73)。突显主要包括侧显(profiling)和射体-界标联结(trajector/landmark alignment)。一个表达式往往将其概念内容的某一特定部分选择出来作为其意义基础。这就是概念基体。从广义上讲,表达式的概念基体等于整个认知域矩阵中的最大辖域;而从狭义上讲,基体等于被激活的认知域中的直接辖域。直接辖域中作为注意中心突出出来的部分就是表达式的侧显。如果侧显的是一种关系,参与者就会被赋予不同程度的突显。最突显的参与者为射体,次突显的参与者为界标。射体往往就是要定位、评估或描述的实体。表达式可以具有同样的内容,侧显同样的关系,但会因为射体和界标的选择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义(Langacker 2008c: 66-70)。

视角就是观察情景的角度。Langacker 将其视为观察排列。观察排列包括观察点和动态性两个方面。所谓观察排列,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情景之间的总体关系。观察者既包括言者,也包括听者,言者和听者均为认知主体。观察排列可分为默认排列(default arrangement)、相对排列(relative arrangement)和分离排列(separate arrangement)3种情况。在默认排列中,观察点就是言者和听者所处的实际位置。同一客观情景可以从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和描述,观察点不同,观察的结果就会不同,表达的意义也就不同。在相对排列中,观察点不必是言者和听者所处的实际位置,它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若观察点处于移动状态,观察者的移动路径则往往是隐含的。在分离排列中,言者和听者处于不同的空间或时间,因此,言者的观察点和听者的观察点往往要依各自所在的空间或时间而定。与观察点密切相关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Langacker以眼镜为例对此进行了形象而清楚的说明:“当我戴着眼镜进行观察的时候,眼镜是我视觉系统的组成部分,帮助我形成视觉体验,但我并不看眼镜本身,眼镜也没有得到突显。这就是主观识解。然而,当我取下眼镜来看眼镜的时候,眼镜成了我观察的对象,因而得到了突显。这就是客观识解。”(Langacker 2008c: 77)动态性是概念化的固有本质,因为事体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动态发生的。每一概念化的发生都需要一定的加工时段。作为识解的维度之一,动态性涉及概念化在加工时间(processing time)中发生和展开的方式。时间既可以是描述情景的维度,也可以是描述的对象。作为认知活动发生维度的时间为加工时间,而作为观察和描述对象的时间则是构想的时间(conceived time)(Langacker 2008c: 73-80)。

自2008年起,识解的定义及其维度基本固定了下来*虽然Langacker在2013年出版的《认知语法精要》中详细讨论了识解及其维度,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不是一本新著,而只是其2008年的《认知语法入门》前两部分的重印(Langacker 2013a: v)。因此,《认知语法精要》不能视为认知语法的新发展,此书对识解及其维度的论述也不能视为识解概念的新发展。(参见Langacker 2010a, 2011a, 2013b)。在很多情况下,Langacker都是根据所述对象直接使用这一概念,而没有再加以定义(见Langacker 2009a, 2009b, 2009c, 2009d, 2010b, 2011b, 2012a, 2012b)。这可能是识解已成为认知语言学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之故。

4. 简要分析与讨论

以上两节分别简要梳理了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意象概念和识解概念。从中不难看出,意象和识解都经历了提出和修正以及维度的调整几个阶段,最终前者由后者所替代。在《认知语法基础:理论前提》中,Langacker将意象的维度设为选择、视角和抽象3个,在《认知语法基础:描写与应用》中,他将其参数调整为详略度、突显、视角、背景和辖域5个,其中,详略度基本等于抽象,选择被置于突显之中。而在《认知语法入门》中,Langacker不仅用识解替代了意象,还将原有的背景和辖域归入调焦,识解的维度被调整为详略度、调焦、突显和视角4个(参见刘玉梅 2010)。相对而言,识解的维度更具一致性,其解释力也随之增强。可以说,Langacker(2008c)对识解的界定和维度调整,相对于他(1987a)对意象的分类来说,是一种进步,(Evans 2009b)表明其理论更加成熟。

Langacker曾分别于1997年和2008年两次以注释的方式说明,他之所以用识解替代意象是因为意象概念常常会引起混淆。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可以从意象和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原文中看出。

[T]hey (= the term image and its derivatives)describe our ability to construe a conceived situation in alternate ways—by means of alternate images—for purposes of thought or expression. (Langacker 1987a: 110)

Construal is our multifaceted ability to conceive and portray the same situation in alternate ways. (Langacker 1997b: 250)

The termconstrualrefers to our manifest ability to conceive and portray the same situation in alternate ways. (Langacker 2008c: 43)

在意象的定义中,Langacker把意象定义为人以不同方式识解情景的能力,但又把“不同方式”解释为“不同意象”。这样就似乎成了用意象来定义意象。而在识解的两个定义中,Langacker把识解定义为我们以不同方式构想和描绘同一情景的一种显而易见的多维能力,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循环论证的嫌疑。同时,Langacker所用的动词conceive的义项之一为to form a conception of或imagine(Mish 1998: 238)。这一义项本身就包含了image的mental picture和mental conception(Mish 1998: 578)之义。因此,可以说,Langacker的识解概念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避免了意象可能引起的混淆,排除了以意象定义意象的循环嫌疑,并且保留了意象原定义中的应有之义。

总之,Langacker的识解概念很好地揭示了作为认知主体的人、语言和世界三者的关系。人对世界的观察需要用语言加以表达,而语言表达不仅取决于周围世界中的情景,而且取决于人对情景的识解。所以,“每个语言表达式都包含着对概念内容的某种特定识解方式。因此,识解不仅成为语义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同时也成为词汇语法成分的规约语义值的一部分”(Langacker 2011a: 46-47)。据此可以认为,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对于语言表达是同等重要的,两者均为语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就概念内容和识解方式的关系而言,概念内容是基础,识解方式是关键,两者共同决定着语义表达。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识解的主体毕竟是人,而人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概念内容进行识解,所表达的意义也就会因此而不同。换句话说,同样的概念内容,识解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会不同。

Abrams,M. H. & G. G. Harpham. 2009.AGlossaryofLiteraryTerms(9thed.)[Z]. Boston: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Evans, V. 2009a. [Review of] Dirk. Geeraerts & Hubert. Cuyckens (eds.),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J].JournalofLinguistics45(2): 461-472.

Evans, V. 2009b. Review of Ronald Langacker.CognitiveGrammar:ABasicIntroduction[J].LanguageandCognition1(2): 277-288.

Halliday,M. A. K. 2004.TheLanguageofScience[C]. J. J. Webster (ed.). London: Continuum.

Langacker,R. W. 1976.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J].FoundationsofLanguage14(3): 307-357.

Langacker,R. W. 1979. Grammar as image[J].LinguisticNotesfromLaJolla6: 87-126.

Langacker,R. W. 1982. Space grammar, analyzability, and the English passive[J].Language58(1): 22-80.

Langacker,R. W. 1984. Active zones[J].ProceedingsoftheTenthAnnualMeetingofthe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y10: 172-188.

Langacker,R. W. 1985. Observations and speculations on subjectivity[A]. J. Haiman (ed.).IconicityinSyntax[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09-150.

Langacker,R. W. 198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grammar[J].CognitiveScience10(1): 1-40.

Langacker, R. W. 1987a.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I: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87b. Nouns and verbs[J].Language63(1): 53-94.

Langacker, R. W. 1988. 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A]. B. Rudzka-Ostyn (ed.).TopicsinCognitive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3-48.

Langacker, R. W. 1989. Absolute construal[A]. F. J. Heyvaert & F. Steurs (eds.).WorldsbehindWords:EssaysinHonourofProf.Dr.F.G.DrosteontheOccasionofHisSixtiethBirthday[C].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65-75.

Langacker, R. W. 1990a.Concept,Image,andSymbol:TheCognitiveBasisofGrammar[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 W. 1990b. 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1): 5-38.

Langacker, R. W. 1991.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II:Descriptive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3a. Grammatical traces of some “invisible” semantic constructs[J].LanguageSciences15(4): 323-355.

Langacker, R. W. 1993b. Universals of construal[J].ProceedingsoftheNineteenthAnnualMeetingofthe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y19: 447-463.

Langacker, R. W. 1993c. Clause structure in cognitive grammar[J].StudiItalianidiLinguisticaTeoricaeApplicata22: 465-508.

Langacker, R. W. 1994. The limits of continuity: Discreteness in cognitive semantics[A]. C. Fuchs & B. Victorri (eds.).ContinuityinLinguisticSeman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9-20.

Langacker, R. W. 1995a. Viewing in cognition and grammar[A]. P. W. Davis (ed.).AlternativeLinguistics:DescriptiveandTheoreticalMod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53-212.

Langacker, R. W. 1995b. Raising and transparency[J].Language71(1): 1-62.

Langacker, R. W. 1997a. Consciousness, construal, and subjectivity[A]. M. I. Stamenov (ed.).LanguageStructure,DiscourseandtheAccesstoConsciousnes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49-75.

Langacker, R. W. 1997b. The contextual basis of cognitive semantics[A]. J. Nuyts & E. Pederson (eds.).LanguageandConceptualiz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9-252.

Langacker, R. W. 1998. 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A]. M. Tomasello (ed.).TheNewPsychologyofLanguage:CognitiveandFunctionalApproachestoLanguageStructure[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1-39.

Langacker, R. W. 1999.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 W. 2000. Why a mind is necessary: Conceptualization grammar and linguistic semantics[A]. L. Albertazzi (ed.).MeaningandCognition: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5-38.

Langacker, R. W. 2001. The English present tense[J].EnglishLanguageandLinguistics5: 251-272.

Langacker, R. W. 2003a. Constructional integration, grammaticization, and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J].LanguageandLinguistics4(2): 251-278.

Langacker, R. W. 2003b. Construc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J].EnglishLinguistics20: 41-83. Also in R. W. Langacker. 2009.InvestigationsinCognitiveGrammar[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39.

Langacker, R. W. 2005. Integration, grammaticization, and constructional meaning[A]. M. Fried & H. C. Boas (eds.).GrammaticalConstructions:BacktotheRoot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57-189.

Langacker, R. W. 2007. Cognitive grammar[A]. D. Geeraerts & H. Cuyckens (eds.).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21-462.

Langacker, R. W. 2008a. Cognitive grammar as a basis for language instruction[A]. P. Robinson & N. C. Ellis (eds.).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New York: Routledge. 66-88.

Langacker, R. W. 2008b. The relevance of cognitive grammar for language pedagogy[A]. S. De Knop & T. De Rycker (eds.).CognitiveApproachestoPedagogicalGrammar:AVolumeinHonourofRenéDirven[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7-35.

Langacker,R. W. 2008c.CognitiveGrammar:ABasicIntroduction[M].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2009a. Reflections on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prepositions[J].Belgrade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1: 9-34.

Langacker, R. W. 2009b. 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J].CognitiveLinguistics20(1): 167-176.

Langacker, R. W. 2009c. Constructions and constructional meaning[A]. V. Evans & S. Pourcel (eds.).NewDirectionsinCognitive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25-267.

Langacker, R. W. 2009d. Metonymic grammar[A]. Claus-Uwe Pantheretal. (eds.).MetonymyandMetaphorinGrammar[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45-71.

Langacker, R. W. 2010a. Cognitive grammar[A]. B. Heine & H. Narrog (eds.).TheOxfordHandbookofLinguisticAnalysis[C].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7-109.

Langacker, R. W. 2010b. Control and the mind/body duality: Knowing vs. effecting[A]. E. Tabakowskaetal. (eds.).CognitiveLinguisticsinAction:FromTheorytoApplicationandBack[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65-207.

Langacker, R. W. 2011a. The English present: Temporal coincidence vs. epistemic immediacy[A]. A. Patard & F. Brisard (eds.).CognitiveApproachestoTense,Aspect,andEpistemicModality[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45-86.

Langacker, R. W. 2011b. Semantic motivation of the English auxiliary[A]. Claus-Uwe Panther & G. Radden (eds.).MotivationinGrammarandtheLexic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9-47.

Langacker, R. W. 2012a. Elliptic coordina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23(3): 555-599.

Langacker, R. W. 2012b. Interactive cognition: Toward a unified account of structure, processing, and discourse[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gnitiveLinguistics3(2): 95-125.

Langacker, R. W. 2013a.EssentialsofCognitiveGrammar[M].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2013b. On grammatical categories[J].ForeignStudies(外文研究)(4): 1-23.

Mish, F. C. 1998.Merriam-Webster’sCollegiateDictionary[K]. Springfield: Merriam-Webster, Incorporated.

黄光国. 2006. 社会科学的理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玉梅. 2010. 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概括——《认知语法入门》述介[J]. 外国语文(4): 142-144.

猜你喜欢

表达式语义语法
一个混合核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范数表达式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语言与语义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