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翻译,科技先行

2014-09-17山东师范大学

外文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术语译者书籍

山东师范大学 徐 彬

一、导言

普通读者一般会认为科普读物要用最简单的话来把科学道理讲明白。其实,科普也要分层次的,作者行文的时候,要根据目标读者的定位,确定自己的文风。同时,科普文本又不同于科技文本,坊间常见的英语文体学书籍所指出的某些科技文本的文体特点,科普文本并不一定全都具备。对于这一点,王振平在“科普著作的文体与翻译”一文中有相关的分析,他指出:“科普文体和普通英语文体并无多大差异,差别只在于科普文章说的是科学的内容,科学技术词汇更多一些而已”(王振平 2006: 37)。

而像《第一推动丛书》这种层次的科普书籍,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严肃科普”,因为其读者对象,并非一般科普那样是“普通”的初级阶段的读者,而更多是针对成人,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深度。此外,像笔者翻译的《艺术宇宙》等书籍,与其说是科普,不如说是科学哲学类的思辨作品。此类科普书籍的严肃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话题严肃。举凡宇宙的命运、科学发展的未来、复杂性科学等等,都是现代科学所探索的重大话题。

2)行文严谨。单就笔者参与翻译的《宇宙为家》、《艺术宇宙》等而言,原作者的文风体现出选词严谨、逻辑缜密等特点,在探讨复杂理论的时候,并不避讳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术语,但这又绝不是像一些人文学科的论文那样故作高深。

可以想见,这样的“严肃科普”,其中的科学原理、科学术语、科学文本的修辞等必定也会给译者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在《宇宙为家》的译后记中,笔者曾谈及翻译中的感受:“(笔者)翻译起来,才发现理论上所谈的种种,又是‘信达雅’,又是‘形神兼备’,全不顶用。我挣扎着想要做到的,就是把我读到的、读懂的那部分考夫曼,说与读者诸君。”(徐彬 2003: 369)

此后,在笔者译其他科普书的过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要是来个“事后追认”,也许可以看作这是一种“译者主体地位”的觉醒,但本文要探讨的,并不是这些理论,而是对笔者的科普翻译影响巨大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二、科普文体的翻译

如前所述,和普通文体相比,科普文体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科学术语多。科学原理的准确、术语的一致,可看作是评价科学文体翻译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于科学原理乃至文本篇章的理解,纯粹属于译者能力修养问题,难以从技术层面予以解决,本文也不拟涉及此种译者培养的“软”话题。但是术语能否解决好,除了译者的学识之外,更多还牵涉处理术语的方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译者水平等变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翻译技术,改善严肃科普书籍的翻译流程,提高翻译质量。

传统的翻译流程,术语的控制完全靠“人治”。人脑对于文本中术语的驾驭能力有限,如果术语量不是太大,应对起来一般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篇幅超过10万字的科普书,其中的术语一般也较多,且翻译时间往往会持续几个月,遗忘等因素,也会对术语的统一造成负面影响。对于这种字数多、术语多、时间跨度大的翻译项目,要想做到术语的统一,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更何况有时候一部书还可能由两三个人合作翻译完成。

其他的一些问题,当前翻译教学、理论、实践各方都普遍忽视,但是对于做大量文字翻译的人,也不得不考虑:工作模式是否符合人体工学,会不会由于长期大量的案前工作造成过劳损伤?即使是假电脑文字处理之便,假如还要一边看纸质的原书,一边盯住屏幕打字,不时还要低头看看键盘选字,也极容易导致颈部的过度疲劳;另外使用键盘长时间打字也有可能造成RSI等手指手腕综合征。这里列举的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

上述种种问题都要求译者拿出时间和精力,从方法论的角度,寻找并评估最佳解决方案。

(一)译前:文本处理及项目分析

关于人体工学,硬件方面容易解决,只需购买更舒服的桌椅、符合人体工学的优质键盘和鼠标、更清晰更大的电脑显示器。但软件方面就会对许多译者构成困难。最大的困难其实还不在于软件的使用,而是一种知行能力,一种思维方式:判断问题属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软件的能力。比如,纸质的书稿固然阅读方便,但是对于译者来说,不断在纸质书稿和电脑屏幕之间移动视线,则会造成译者颈椎的不适,不符合人体工学。如何解决呢?

第一种办法是借助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和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将纸质文字高效率地转化为电脑内码,然后就可结合大多数文字处理软件所具有的“窗口拆分”功能,以两个平行或并列窗口,分别显示原文和译文编辑区,改善工作姿态。可见,简单的硬件和软件的整合,就可大大改善译者的劳动条件。

欲获得欲翻译文字的原文电子版,万维网资源也是可以倚重的,通过网络搜索,往往可以获得一些需要翻译的书的全文电子版。另外,对于新书,由于版权保护严格,网上检索可能一无所获。此时可以直接联系原作者或原出版社,看对方能否提供全书的电子文本。

译前客户提供的还有可能是特别格式的电子文档,这样就需要进行适当转换才便于翻译中使用。一般为出版社译稿,除了纸质材料,最常见的还有Adobe PDF、InDesign等电子文档格式。这些格式的文档,有的需要转换,有的则可直接被某些CAT系统接受。不管怎样,熟悉并掌握常见的电子文档格式的转换,是对希望借助CAT技术提高翻译效率、保证翻译质量的译者的基本要求之一。

有了书稿的电子版,就能迅速统计出全文的字数,并根据经验估计出译文的字数(一般而言,英文文本和汉语译文的单词数和汉字数比例是1∶1.7到1∶2左右)。以此为基础,就能科学判断、分配译员工作量。而且,借助语料库软件或某些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软件提供的语料分析功能,也能统计出词频,并以此为基础判断生成术语表并进行预处理。这样做的益处,对于需要多人参与的翻译项目体现得最为突出: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确定术语的译法,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千人千面的术语处理问题,确保翻译质量。

(二)译中:IT技术的全面参与

译中是整个翻译过程最重要的一环。要想优化此过程,不仅CAT技术要参与进来,还要综合使用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网络搜索等等电子信息检索手段,最大限度地为翻译流程提供服务。

1)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定义

对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定义,国际国内学界各自都存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有的将计算机的自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混为一谈,有的则认为计算机绝不可能取代人脑那样的思维能力,进而将计算机自动翻译也看作是人工辅助下的某种形式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笔者倾向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二分法,并对机器翻译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二者的对比见下表:

表1 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区别

目前商业化的MT软件有多款,虽然不能提供可靠的翻译,但能为完全不懂某种外语的人提供猜测文本内容的线索,完成某种程度的翻译目标。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MT的译文质量不高,一些研究者认为“MT+译后编辑”的模式也不够实用,主要原因是译文错误太多,致使改不胜改,效率不升反降;此外,对于不够熟练的译员,MT翻译的某些结果甚至有强烈的误导作用。不过,近年来一些主流MT的翻译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笔者和部分翻译界同行的应用经验证明,“MT+译后编辑”的模式,越来越有其应用价值。

2)CAT系统的核心功能及其对科普翻译的贡献

目前主流的CAT系统对翻译帮助最大的,乃是以下几个核心功能:

A. 多语种互译

主流CAT软件基本上都能支持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所有语言之间的互译。不仅如此,很多CAT软件还可以在同一个项目文件内支持从一种源语言到多个目标语言的翻译。科普文本中常出现一些物理量表达符号、公式、特殊字符等,使用传统流程翻译时,这些文本元素往往特别让译员头疼。使用CAT则不然,因为这些内容一般无需翻译,属于“非译元素”,编辑的时候直接保留即可。

B. 术语管理

术语管理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在译前自动进行语料分析,统计词频,剔除非术语条目,抽取术语;二是在翻译过程中实时加入新的术语,并应用于此后的翻译。

图1 Dèj Vu的操作界面。翻译或校对时,都可方便地面对双语文件工作

作为科技文本的分支,科普文本同样具有术语词频较高的特点。利用CAT抽取并管理术语库,可以方便地保证术语的统一,这种预先处理术语的做法,尤其适合由多人翻译一部书的情况。而且,一些CAT软件还可以自动插入术语库中的目标语译文文字,这样就免除了重复打字录入之苦。譬如笔者在翻译《爱因斯坦的宇宙》的时候,就发现,爱因斯坦的名字虽不是专业术语,但是也反复出现。因为在译前处理时就已经在术语库中定义了Einstein和中文译音“爱因斯坦”的对应关系,翻译过程中凡是遇到Einstein,都无需打字输入。CAT的这一特性,加上本文后面将要提及的便于校对的优点,使其不仅适用于术语复现率高的科技文本的翻译,也使其适用于属于“半创造性文本”的严肃科普书籍——基于这一认识,甚至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应用CAT技术也有显而易见的益处,至少对于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名字,只需输入一次正确译音,后面的便可由软件为我们插入了。

对于这一特性,有怀疑论者会提出,术语在预处理时,如果正确无误,便一切都好,但若是错了,岂不一错俱错?表面上看此担心颇有道理,但实际上,只要是错也错得一样,在校对阶段修改起来也容易,毕竟现在的文字处理软件都提供了对词汇的批量查找替换功能。鉴于此,我们反过来可以说,倒是传统翻译流程可能导致对某些术语的翻译正误交叠,翻译方法五花八门的情况,才真的是难以对付并值得译者担忧的。

C. 翻译记忆

CAT系统可以根据译者的设定,将翻译完成的单元,以句子为单位,采用双语(或多语)匹配的形式保存入数据库,并提供模糊检索机制,按照指定的匹配度(较优的匹配度为70%~80%)提示可供翻译当前句子时参考的记忆库中的译例。科普文本中相似句子的出现频率虽然不如其他科学文本高,但翻译记忆仍有自身的意义:项目进行阶段,记忆库是翻译内容的备份;项目完成后,双语对照的翻译记忆库将成为翻译研究和教学的绝佳双语平行语料库。

D. 自动化的质量控制

在翻译过程中,或对翻译完成的项目进行术语、拼写、语法等方面的检查,尤其是重点检查术语是否一致,保证翻译的质量。此功能对于多人共译同一部书意义尤其重大。

E. 双语对照

传统上依据纸版书籍翻译,校对的时候必须不辞劳苦查找文本对应关系。而主流的CAT软件,诸如Trados、雅信CAT、DéjVu等,都为校对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方式,译者、译审和编辑都可方便地依据同一屏幕显示的双语文件进行校对。一些CAT软件还提供了输出为Word文档和HTML格式等外部格式的功能,供尚未掌握CAT的审校者校对使用。不论采用哪种校对形式,审校者阅读的都是左右对应的双语文件,校对起来极其便捷。

F. 自动排版

CAT软件对于所支持的多种文件格式,都可在翻译完成后生成和源语文件格式极其类似的目标语文件格式。

(三)译后

在CAT中翻译完成初稿后,最好仍在CAT系统中进行术语检查和校对。完成后即可将翻译完成的项目中的文件导出为指定格式的外部文件,CAT会为译者保留原文件格式。对于翻译科普书籍来说,这种特性特别有用。与纯文学类的作品不同,科普书籍往往包含一些必不可少的公式、图表、强调的句段等特殊排版元素。如果使用CAT,翻译过程中,这些特殊格式的控制符一般是隐藏的,必要时则以标签(Tag)的形式表现出来。只需简单处理,翻译完成后导出的目标语文件,就能完整再现这些特殊排版形式,免除了二次排版所需的人力付出,也能避免错误和遗漏。

除了导出目标语文件,译者还需将最终校对结果重新导入翻译记忆库,并对该库和术语库整理存档,作为将来科研、教学的资料,而且在遇到主题类似的翻译项目时,继续借助这两种数据库,为翻译实践服务。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普文本翻译,如果能够恰当利用科学技术,充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文字处理技术、CAT技术等,就能在保证翻译质量的基础上,优化翻译流程,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自2000年以来,笔者已经借助CAT技术,先后翻译了数百万字的严肃科普书籍,这些翻译实践,也在经验主义的层面上,反复证明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CAT技术为代表、以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为核心理念的现代翻译技术,已然为译者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带来了翻译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同时,这些实践也印证了,CAT技术可以应用于严肃科普书籍以及科学哲学类书籍等创造性文本的翻译,可以提高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

《第一推动丛书》编委会. 2003. 总序[A]. 考夫曼. 宇宙为家[M]. 李绍明等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369.

王洪波. 2003. “新科普出版”走过10年[OL]. [06-08].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30917/200309170019.html.

王振平. 2006. 科普著作的文体与翻译[J]. 上海翻译(2): 35-38.

徐 彬. 2003. 《宇宙为家》译后记[A]. 考夫曼. 宇宙为家[M]. 李绍明等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367-369.

张治中,俞可怀. 2002. “机器翻译”还是“机器辅助翻译”——对“机器翻译”之管见[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54-58.

猜你喜欢

术语译者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