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巨大血栓一例
2014-09-15王敏印淑均杨倩玫
王敏 印淑均 杨倩玫
病例讨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巨大血栓一例
王敏 印淑均 杨倩玫
作者单位:400015 重庆市,重庆市中医院超声科
心房; 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描记术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9岁,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20余年,因进行性心悸、气促2周入院。查体:呼吸35次/min,颈静脉怒张,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血清NT-BNP蛋白升高。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30次/min。
心脏彩超所见(见图1):左房明显增大(前后径97 mm,上下径155 mm,左右径126 mm),左室、右房、右室大小正常。二尖瓣增厚、粘连,开放受限,开口面积0.9 cm2。二尖瓣M型超声呈“城垛样”改变,左房内探及约96 mm×83 mm×55 mm的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附着位置固定于左房后壁、侧壁及底部,二尖瓣口可见高速五彩射流频谱,Vs=2.0 m/s,PG=16.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可见少量反流,反流面积2.0 cm2。超声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左房血栓形成。
其他影像检查结果:胸片提示,心影明显增大,气管分叉增大,右膈面明显抬高,侧位示心前间隙消失。CT平扫及增强显示,左房体积明显增大,左房内见大片状低密度充盈缺损影。CT三维重建显示,左房明显增大(前后径134 mm,上下径174 mm,左右径166 mm),形态不规则,左房内见多个片状充盈缺损影。结合图像特征及病史,考虑左房血栓形成。该患者拒绝二尖瓣置换手术,拒绝华法林治疗。在随访的一年中,虽经过积极地利尿、硝酸甘油等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已说服其行华法林治疗。
图1 左房明显增大,左房内血栓形成
2 讨论
本例患者左心房巨大血栓(96 mm×83 mm×55 mm)实属罕见,应与左房黏液瘤鉴别。鉴别要点:①病因不同。黏液瘤属于良性肿瘤,是来源于心内膜下层有分化潜能的原始间充质细胞的真性肿瘤,与左房血流状态无关,只是瘤体增大会影响左房的排血功能;血栓则与房内的血流淤滞状态直接相关。②超声表现不同。黏液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房间隔的卵圆窝附近,瘤体根部大都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和较短的蒂与房间隔相连[1],瘤体可随心动周期活动,从而对心脏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2];血栓附壁的基底部较宽,以左房前侧壁、左心耳、底部多见。根据以上特点及病史,该患者超声可排除左房黏液瘤。
总之,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及诊断正确率高的优点[3],采用多切面观察能综合评估二尖瓣狭窄的类型、程度、继发心脏病变,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时机,并能为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本病。
[1]王新房,谢明星,邓又斌.超声心动图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7.
[2]刘敏,张小玲,唐红.不典型左心房黏液瘤超声表现一例.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553-554.
[3]李冬蓓,张洪彬,宫春颖,等.超声心动图对左房黏液瘤与左房活动性血栓的鉴别诊断.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2,3:742-743.
改良构建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体会 P736
图1 “六线六结”法开胸手术视野暴露清楚
图2 术中左室支的暴露借助左心室前壁的缝线牵拉和棉签外撬,左室支显露清楚
图3 术后两组血浆cTnI水平比较
图4 两组心梗面积比较
DSV技术在PCI术中的应用(附3例报告) P718
Ech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huge thrombus of left atrial:case report
Atrial; Thrombosis; Echocardiography
图1 Dynamic Stent View控制模块
图2 造影示LAD中段狭窄70%~80%
图3 DSV可显示支架扩张不良
图4 IVUS评估发现支架扩张不良
图5 造影示LAD中段完全闭塞
图6 血管开通后连接置入第2支架应用DSV进行衔接定位
图7 急诊造影示LAD支架内完全闭塞
图8 应用DSV在IVUS探头的mark点确定支架一侧断裂
图9 冠脉血管开通后应用IVUS对支架进行扫描发现支架发生断裂
赵蓉,E-mail:zhaorongcs@sina.com
10.3969/j.issn.1672-5301.2014.08.026
R540.4+5
B
1672-5301(2014)08-0767-01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