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评价
2014-09-15招林
招林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职数学教学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在评价体系上,中职数学教学评价应有别于传统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对结果的评价。应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这种评价体系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体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中职数学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79-03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纳德于1983年提出:人类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人类多元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文学、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及自然认知等方面。以往的学校教学一直强调学生在语言、逻辑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学生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人的智能只有倾向和强弱的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从学生未来发展看,各行业所需要的智力强项显然不同,所以,教育应该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元智能理论主要是从挖掘学生的潜能,依照不同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寻求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在现有中职数学教育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值得推广和应用,加强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丰富,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促进被评价者自我发展能力和个人合作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探求多元化智能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传统评价存在的弊端
(一)评价目标单一
传统教学评价目标基本都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项功能的考查;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排序,将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往往会使得成绩在后的学生更加自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通过对所有学生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了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也违背了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评价目的。
(二)评价内容单一
评价内容基本上是简单重复教材内容,以考核书本知识掌握情况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内容,考查的是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相对较弱的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仅仅考核了学生职业能力中极少的内容,考试成绩的高低,完全不能反映出学生其他各项智能的发展状况和职业能力的高低。
(三)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限时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只评价了学生学习的结果,只关注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水平,评价后又以量化的形式给学生定位,完全不关注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不关注学生的情感,由此失去了许多富有意义、价值的东西。
(四)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教学评价的对象一直都是针对学生,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毫无发言权。而教学的完美则体现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教学的过程,数学教学永远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评价的对象不能仅仅是对学生“学”的评价,还应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不仅是师生间的单向评价,还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评价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
许多中职学生数学逻辑智能较弱,但有着其它方面的智能优势。加纳德认为:智能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是以不同方式显示的,所以对学生智能的评估和开发都必须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学评价应考虑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对其优势智能进行评价,评价目标多元化,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体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观念。
1.以空间、运动智能为目标的多元评价。空间智能是指人对视觉空间的感知并以图画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运动智能指个体控制自身肢体的能力,简单的理解就是动手能力。许多中职学生具有这些智能优势,但他们本身并不了解。为了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智能强项,笔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以运动智能及空间智能为目标的多元评价,在评价中促进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教学为例,它是立体几何中的难点,以往教师上课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却一头雾水,一知半解。笔者在实践中尝试情境化教学,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给每组学生都布置以下任务:首先,让学生制作若干个二面角的模型,使其二面角平面角分别为:a=0°,0° 2.以语言智能为目标的多元评价。语言智能是指人对语言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大多数中职学生性格活泼,能说会道,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语言智能进行评价,可挖掘其语言优势智能潜力,引导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评价语言智能可以以概念的讲解复述作为切入点。以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第一章“集合”为例。课文先给出一个实例:小学生常用的五种文具有铅笔、小刀、橡皮、学生用尺、水笔,以该例引入集合、元素概念,接着进入例题环节,整个过程显得较为仓促。因此,教师在讲解完集合及元素定义后,让学生举几个身边集合的例子,复述概念。这样一来,既评价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集合定义的理解,给后续例题的铺垫展开奠定了基础。对于这样的评价,学生是欢迎的,它可以展现学生个体智能优势,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以人际交往智能为目标的多元评价。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智能。心理学家在调查分析后指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力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占70%,由此可见情商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学习压力不大,知识层次水平不高,但情商并不低。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并展示人际交往智能的平台。如让学生分组下到企业调查某产品的成本、合格率、利润等。学生在联系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及员工沟通以及学生之间分工协作、互相讨论的过程中,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使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促进个性发展。此外,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音乐智能、自然认知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进行评价,扬长避短,尽可能发挥学生优势智能。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的内容除了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外,还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有:上课能积极思考并发言的学生给予加分;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学生给予加分;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给予加分;按时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较高的给予加分;能够帮助班上成绩较薄弱的学生给予加分;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的学生给予加分。
广大中职教师要不断积极地努力尝试,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针对学生某方面的突出表现与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性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树立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多元综合意识,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重、自立、自强的人格。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中职学生是从中考中分流下来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知识结构相对不完善。学习素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文化水平低下。要想教好这些学生,帮他们顺利完成专业课等其他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样的格局下,广大中职教师要尝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和学习特色,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强项的方式,进而选择并开设特定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或者模拟情景,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例如: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故事进行叙述,考查其语言表达能力;画几何图形考查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数学能力操作,考查其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等。
由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评价应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学观念。在彰显其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目前职业学校采用“以能力为主线”的学分制教育,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和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需求,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考查方式上有所突破,采取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求突出能力特色和专业特点,建立配套的试题库和标准的数学能力评价体系。
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除了纸笔测验的考试成绩之外,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上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成绩的依据,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在教学活动中考;在实习中学,在实习中考。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根据加纳德理论,教育评价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自我的主体。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评什么,如何评,更多的是指令化,都由教师说了算,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而在多元主体评价中,不但有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加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从而在学习上获得积极向上的自主发展。
比如,在学习高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下)“概率”这一章节时,笔者就采用了多元主体评价方法。课本首先通过著名的蒲丰实验发现随机现象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随后引入频率定义,接着引入概率定义。即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并在它附近摆动,这个常数称为事件A的概率。通过课后了解,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相当感兴趣,但对频率与概率之间关系不是很理解。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这个知识难点,笔者设计A评价表(见表1)和B评价表(见表2)。
学生分A、B两组分别抽取评价表,按表格内容完成实验、自评与家长评价后上交。然后由A、B组学生交换抽取一份评价表完成同学互评这一栏,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在这一多元评价过程中,学生亲手做了随机试验,对频率、概率有了进一步理解。家长参加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来,对孩子的行为态度进行评价,学生之间通过对他人实验结果的评价,也促进了自我反思和进步,通过多元主体评价,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和推广,多元评价也进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可每个学生都有可发展的潜能,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但要开发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还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学生其它方面的智能,要促进其优势能力领域的发展。不能以传统终结性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营造一个优化的评价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个性发展插上理想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纳德,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杨晓萍,朱乃明.多元智能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3]宋玉莲.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学评价观[J].数学通讯,2005(1).
[4]蒋乃平.社会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张红.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新课程评价观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3(7).
责任编辑 何丽华